突破《壶口瀑布》教学的三“围”
2020-05-30袁海锋
袁海锋
摘要:入题处理不落窠臼,结构设计模糊难辨,修辞运用翻新出奇,梁衡的散文《壶口瀑布》带有鲜明的个人化色彩。入题、结构、修辞,在写作纵深、空间布局、言语效果几个维度,为教学的深入设置了障碍。突破这三“围”阻碍,理解梁式章法的匠心,才能体悟《壶口瀑布》的高妙,推进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入题处理;结构设计;修辞运用
《壶口瀑布》是作家梁衡的散文作品,被收录在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不落窠臼的入题手法,模糊难辨的文章结构,翻新出奇的修辞运用。入题、结构、修辞,在写作纵深、空间布局、言语效果几个维度,如围墙一般阻滞学生理解、教学深入。突破这三“围”阻碍,才推进教学效果的达成。
入题:“第一次”里有玄机
作品写作强调及时入题,进而顺势铺展。但《壶口瀑布》的第二段用了325字介绍梁衡的第一次壶口瀑布游览遭遇,超過全文体量的五分之一,不可谓不反常。理解梁衡如此入题的目的,是课文教学走向纵深的前提。
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谈到略写雨季壶口瀑布,作者采用俯视视角感受到的是疏远、模糊、可怕,并匆匆离去,完成了对这一视角的否定,也就把自己的文章与大多数表现壶口瀑布的作品区别开来。[1]教参的这一解释显然并未触及梁衡的写作意图,解释效力难尽人意。
第二段在标明“雨季”这一游览时间后,马上跟进了旁人的“告诫”:这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别到河滩里去……事实上梁衡还是“大着胆子下到滩里”,在视角选择上,这与第二次游览没有差别,这是教参视角之说无力的原因所在。因为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梁衡面前“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所以,梁衡只能“扫了几眼”壶口瀑布。雨季的水势让洪峰凶猛,梁衡的“扫”是“急慌慌”的,是“便匆匆逃离”。这样的游览经历让梁衡充满遗憾:一是外在物的遗憾,因为雨季水势,壶口瀑布的奇秀雄险之美被遮蔽了。不能一睹为快,这样的遗憾直接催生了二次到访的可能。这是梁衡结构上的匠心。再则是内在的遗憾,散文写作须体物寄兴,但这次游览除了物的凝视缺失外,梁衡的情绪状态极其狼狈,甚至斯文扫地,少了一份写作者的泰然自若逸兴遄飞。二次到访是对梁衡内心重建的文学补偿。
“第一次”到访的写作,事实上为作品的后续建构了所需的写作情境。梁衡要在壶口观看什么,要用怎样的生命姿态来观看,观看之时会有怎样的生命之思,都在这“第一次”里悄然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整篇文章的写作空间也由此悄然廓清。由此审视梁衡的入题操作,确实极有水准,极具创意。
结构:视点迁移与水势变化
虽是游记散文,《壶口瀑布》并未按照“移步换景”的程式展开。第三段开始,用“下到沟底”“一直走到河心”“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几句话,将写作者的方位和盘托出。接下来的大段景物描写,蕴藏了怎样的写作逻辑,这是必须探究的问题。
《教师教学用书》试图以壶口瀑布景致特点概括文章结构:俯视龙槽见水之奇,仰观河面见水之雄,看河冲跌见水之险,写河床流水见水之美,借顽石之静写水之动。这样的作品把握,因为缺少对作者写作逻辑的疏通而极易使人昏昏。把握《壶口瀑布》结构时,有一点须特别关注:梁衡以什么推动壶口景物描写的切换。在作品中,梁衡之所以把“移步”点利索地交代完,是因为他本就不想在壶口以来回走动的方式观察瀑布。这是他第二次到访壶口,那些观察方案已经被自己和别人反复用过,他需要一个不同的方式与壶口完成生命的交接。河心一块大石头作为立足点,他得以静静凝视眼前黄河;在身体静止时,视点迁移满足梁衡静态凝视之余,又为他笔下景物的切换提供了动力。
视点第一次迁移:“向上游看去”。眼光放向远处黄河,河水由远及近,临近壶口时水势随即变化—“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水势由宽变窄,用“千军万马”“挤”“撞”“撞”“推推搡搡,前呼后拥”等词汇描摹黄河水势,雄阔之势溢于言表。
视点第二次迁移:“向龙槽里隆隆冲去”。眼光收回近处,俯视龙槽水势,河水由高下注,用“冲”“跌”“翻”“碎”等词写壶口槽头崖势之陡峭;又用“飞毯从空抖落”“一卷钢板出轧”两个比喻写龙槽外延水势湍急。
视点第三次迁移:“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视线从龙槽收回,环视周遭。水势由雄阔湍急的主流分散到河滩细流,细致描摹它如泉如溪如潭如丝如缕的缤纷姿态,写出了壶口黄河秀美柔媚的另一种风姿。
这三次视点迁移写出了壶口黄河由宽而窄、由高及低、由聚而散的水势变化,进而凝视河水,写出了壶口黄河的多种风情,皆是正面描写。后段写河滩、龙槽之石坚硬又窟窟窍窍,一切由水而凿,“切出一道深沟”“一寸寸地剁去”,切得轻快,剁得有力,石之坚,水之急,又以侧面曲笔勾勒出黄河穿石的刚硬,是宽厚而不软弱。
由视点的三次迁移写出水势三种变化,写出壶口黄河三种特点,再以水与石侧面的描摹收束。这便是《壶口瀑布》的整体结构设计。
修辞:不拘俗套的机心别裁
“阅读散文,不仅仅是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且要通过这些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2]要理解作者熔铸于作品的情绪内容,微观的言语修辞把握便是散文阅读要穿越的阻碍。作为言语修辞大师,梁衡的抒写有着不落俗套的新意。课文中有两处言语修辞,是《壶口瀑布》不可错过,亦不容错过的教学资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河面宽阔)
(河水)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龙槽狭窄)
写壶口瀑布,壶口水势自是重点,来水水势稍次。河道宽阔,龙槽局促,水流顺势变急,这是自然常识。梁衡却一反常规,写河面水势洋洋洒洒,写槽口惜字如金。河面水势已如此汹湍,更何况槽口,三个“更”字便有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只有将这种“正衬”的修辞手法立起来,其他附着其上的比喻、拟人、排比才能合力托起壶口水势的雄浑之态。不过,正衬手法的运用,同时也产生了详略的言语表征。龙槽水势毕竟是焦点,正衬的略写也在消减它的焦点地位。正衬之下,无论详略都是正面描写,这是教学中需要明确的。藉此,梁衡适时抛出了“侧面描写”的文学手段,予以补偿平衡:
①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②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黑猪落槽,猪毛被水拔个精光,水势之汹湍溢于言表。不过这只是传说,梁衡又将自己的心理及时托出,这个“寒噤”还是得自于水势的汹湍。妙处在于,侧面描写之外,梁衡还打通了传说与眼前的时间分离、物与我的间隔、描写与抒情的阻滞。如此,正衬略写带来的言语势单力薄之危機消弭,记叙描写抒情的言语组合拳也让“体物寄兴”的文学机制由此触发。这是此处修辞的一箭三雕之妙!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此处为类比修辞的运用。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例、事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特征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类比常规用法,是以具体事例比对抽象事理,以求形象具体,亲切可感。如“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我”“你”抽象人情关系借“老鼠”“大米”取食关系而形象具体,“老鼠”“大米”取食关系又因“我”“你”人情关系而可爱动人。按照如此言语逻辑,句子表述似乎应为: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此句由眼前景升华到观者人情——对人性的关注,对苦难的认识。事实上,教参推荐教学设计的落点正是如此:观壶口瀑布,见黄河,见人生!
但梁衡并未如此书写,将更为疏离抽象的人性变化作为比对的喻体,将眼前具体的黄河河况升级为修辞重心的本体。教学困境聚焦在类比修辞的远近关系错位、抽象与具体的特质错位。梁衡不会不懂这点修辞规范,但如果梁衡的句子是一处规范修辞,那教学思考便应聚焦在“黄河”一词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汉语文化语境中,“黄河”承载民族、国家的象征意义,早已约定俗成、童叟皆知。如此,“黄河”“两岸的山,地下的石”有民族、苦难的象征可能,此时“黄河”承担的意义则要比“一个人”更为悠远、抽象。类比修辞的言语逻辑重新被理顺,同时梁衡书写的修辞“野心”也开始绽放:观壶口瀑布,见黄河,见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宽厚而不软弱;她如水般利万物而不争,遇到不可忍受的压迫又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哪怕“顽石”亦会寸寸剁去。为什么“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因为壶口是黄河的一道大坎,此时方显本色,才熠熠生辉。梁衡眼里的壶口黄河早超越了个人,而是这个多遭磨砺、生生不息的民族。这样的高度看壶口瀑布,就有了别样的文学体验了。
句子读到这里,才读到梁衡的好,读到梁衡的高妙。这些是语文教学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人教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49页。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172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责编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