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临表涕零苦用心
2020-05-30汪名和
摘要: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的泪眼婆娑,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去认真领会。其中有诸葛亮因先帝离世、无人可述说的心酸悲痛之泪,有对陛下叮咛嘱咐、担忧不舍之泪,有自言身世、报恩赴死的悲壮之泪,有细致安排、操劳心碎的悲凉心伤之泪。从诸葛亮的眼泪之中,可以读出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诸葛亮;《出师表》;眼泪;良苦用心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细读《出师表》,不禁为诸葛亮的肺腑之言所深深打动。在文章的结尾,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写《出师表》时为什么会眼泪纵横、泪眼婆娑呢?仅仅是因为要远离陛下吗?金圣叹批云:“此文,自来读者皆叹其矢死伐魏,以为精忠,殊不知此便是了没交涉也。看先生自云:‘临表涕泣。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惟此曰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笔者认为,诸葛亮写作《出师表》时心情是复杂的,临表涕零的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临表涕零”应是文章的文眼。下面试从那些表面上看来唠唠叨叨的叮咛嘱咐之言中来品味涕泣的个中滋味。
一、唠叨先帝,心酸悲痛涕泗流
表中提到先帝共十三次。开篇即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心情十分沉重悲痛。先帝的离去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想起曾与先帝同创业,共患难,而现在只有自己独力支撑,自然悲从心生。文中反复提及先帝,足见先帝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诸葛亮对先帝的情感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他既不忘先帝的知遇之恩、与先帝的患难之情,又念及先帝的殊遇重托、遗德遗训,更是时时以先帝之言為依据,以父子之情去打动后主刘禅,促使后主励精图治。在《三国演义》汇评本中,毛夹批曰:“要他纳言,亦必重之以先帝。”
追念往昔,不禁感慨万千。诸葛亮不知刘禅能否继承先帝遗志,听从自己的建议。他期望大臣们感念先帝的殊遇,对后主“忠志”“不懈”。他更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大,而又无法知晓自己能否完成先帝遗命。这些话,他多想同先帝慢慢述说,而现在自己却无人可以述说,只能苦闷在心里,只能借一篇表文而尽情尽兴言之,所以诸葛亮自然将先帝在世时的一言一行一一“唠叨”出来。其涕泣,乃无人可述,心酸悲痛之泪。
二、唠叨陛下,忧愁不舍泪涟涟
表中又七次提及陛下,再加上暗提陛下的尚有五处,这样一共十二次言及陛下。如:“(陛下)诚宜开张圣听”“(陛下)宜付有司论其刑赏”“(陛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愿陛下亲之信之”“陛下亦宜自谋”等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和后主的关系可以说既是君臣,又是父子。表文多次提到陛下,可以看出诸葛亮既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对后主刘禅十分尊重,又因为形同父子,所以一项项事件都要进行唠叨,进行嘱咐。“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金圣叹)清朝文人浦起龙在《古文眉诠》中说:“其圣贤气象兼骨肉恩情,似老家人出外,叮咛幼主人,言言声泪兼并。”诸葛亮在出师之前,言之惟恐不尽。他希望后主能够使得内政安稳,朝廷和睦,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使自己能专心北伐。其用心良苦,不知后主刘禅可能真正领悟。其涕泣的原因,是临行之前,万分不放心,叮咛嘱咐,依依不舍。
诸葛亮一再向陛下“唠叨”具体的做法。他运用两两对举的手法,把自己的建议说白说透,让后主刘禅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采取正确的做法。如:“宜”和“不宜”的两次对举:“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如果表文只是简单地申述建议,平平道来,那么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如何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既需要从正面进行阐述,还需要从反面列举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错误的做法正是刘禅可能会犯的毛病,诸葛亮对此最担忧,列举出来告诫刘禅,让他有所警醒。
再如,历史经验教训的对举:“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向后主提出亲近贤臣的建议,在这篇表文中分量最足。广开言路,就必须亲近贤臣;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就是希望后主亲近他们。作者犹感不够,再举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谆谆告诫,要刘禅学习历史的成功经验,勿重蹈历史覆辙。“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清丘维屏语)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心里对陛下充满担忧,又十分不舍,自然泪不能自已。
三、唠叨自己,悲苦悲壮泪不断
与之相对应的,诸葛亮在表中自称臣子的有以下十次:“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为什么在表文中,反复唠叨自己的身世和过去的经历呢?按理说,这些情况后主刘禅应该都知道或者早已听刘备说过,不必赘述呀。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表达对蜀汉王朝的效忠之意。二是以自己二十余年来悲苦和危难的经历来讲述创业之不易,让后主知道创业任重道远,激励后主奋发图强。三是通过回忆表明自己与先帝的深厚情谊,唯有北伐完成先帝的遗命才能真正对得起先帝,借以向大臣们交代自己为何要力举北伐的原因。这样,君臣同心,团结一致,排除万难,才能完成北伐重任。看似可有可无的唠叨,实则有多种用意。如此说来,唠叨自己很有必要。这些悲苦的诉说,充分凸显了一名臣子的感激之情、效忠之意、兴复之志、尽瘁之心。在金圣叹的评点之中,连用五个“自叙最悲苦”来分析诸葛亮当时的心境。诸葛亮似乎预感到北伐之曲折不顺,早已有报恩赴死之心,读来是何等的悲壮感人。其涕泣,也足显悲苦悲壮。
四、唠叨良臣,心生悲哀泪泉涌
《出师表》中多次提到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朝廷重臣,一共四处,摘录如下:“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诸葛亮为何把这些语句不放在一处说,而是做四次一举再举呢?这四句中,前两句是介绍其品德、才能,向陛下举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并指出任用的效果。“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两句看似重复,其实一再强调其忠诚可靠有才干,是告诉陛下重用时无后顾之忧。这样反复提及,后主刘禅自然会有所思,有所触动。后两句是要求这些大臣要毫不保留地提出忠诚的建议,甚至不提好的建议还希望后主刘禅要责罚他们。言下之意,当他们提出好的建议之时,希望后主刘禅不至于推三阻四,不闻不视。两次强调,是要引起刘禅对他们建议的高度重视。如果放在一处说,轻描淡写,一言而过,完全起不到这种效果。四次细说,一再叮咛,看似啰嗦,实则体现了诸葛亮心细如发,真可谓操碎了心。
后人认为,一再提这些良臣,别有用意。金圣叹批云:“说自出师必连三臣裨补者,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目彼言此”。诸葛亮出师在外,最担心后主受到蛊惑,寄希望于良臣们能匡君德。朝廷良臣的选拔与重用,也体现了诸葛亮对人事的一些安排具有前瞻性,也为自己之后的接替者做了培养。
这样读来,提到良臣,确实使人心生悲哀。哀在诸葛亮事无巨细,皆要安排,谨慎至极,操劳至极;哀在诸葛亮出师之前,已对不测之事做了考虑,悲凉至极,心伤至极。想来,诸葛亮一提再提良臣之时,心里自然也十分难受,有一股哀伤之泪奔涌而出吧。
文中提到先帝、陛下、自己和良臣,往往又是连在一起叙说的,因为这几者之间确实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多次提先帝、陛下、自己和良臣,真正显现了“两朝开济老臣心”:报先帝,忠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诚之心,堪比日月;其殚精竭虑,天地可鉴。其泪,为忠诚效死之泪。那些看似唠叨啰嗦之语,尽显了诸葛亮涕泣的个中原因。领会了这些,我们就能读出先生出师之前那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高大的诸葛先生,他必将为蜀汉耗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還是陆游说得好:“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作者:汪名和,安徽省怀宁县金拱初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