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心衰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30张晓慧

光明中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患者心衰黏度

张晓慧

心衰病常见证型一般包括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心血瘀阻、血瘀饮停等[1],发病与血脉通行受阻、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内伤、外邪侵入、先天不足等有关,常致患者液体潴留、呼吸困难[2],干预不当会对患者个体、患者家庭产生严重影响。本院常以中医护理手段辅助诊疗心衰病患者,可益其身心,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笔者为具体分析中医护理在心衰病患者中的实际效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于2017年12月5日—2019年6月17日期间收诊的心衰病患者78例,应用等距抽样法分观察组(中医护理)、对照组(基础干预),各39例。观察组中,16例女,23例男;年龄49~68岁,平均为(59.52±6.52)岁;对照组中,17例女,22例男;年龄50~70岁,平均为(59.83±6.47)岁。比较以上资料,P>0.05:组间无差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对象的知情同意书已签署,均属自愿参与;②入组对象的病例资料完整,其认知状态、精神状态均良好,符合心衰病标准。排除标准:①妊娠者、未成年人等特征人群;②严重心包填塞、瓣膜病(未修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梗阻性心肌病及室性心律失常。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一般包括扩血管护理、利尿护理、检查指导、强心护理以及环境管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干预下再行中医护理,方法:①膳食护理,指导患者控制每日的液体摄入量以及钠盐摄入量,遵循多餐少量原则。若患者属血瘀水停证或阳气亏虚证,应忌油腻、寒凉、生冷食物,多吃玉米须、木耳、冬瓜、桃仁、海参、羊肉等益气温阳之品;若患者属血瘀饮停证或心肺气虚证,应忌肥腻、生冷食物,多吃大枣、莲子、蜂蜜等补益心肺之品。②情志调理,为患者讲解心衰疾病的诊疗手段、诊疗目的、诊疗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期间可举例成功病例,并可通过心理学各项沟通手段(如安慰、拉家常、接受协商等)给予其对症干预,可短时间内稳定其内心情绪。③穴位贴敷护理,采用三七粉、冰片、麝香、全蝎、石菖蒲、降香、生白芥子、川芎等药物及蜂蜜制成药膏状,于患者三阴交、内关(双)、肺俞(双)、心俞(双)、厥阴俞(双)、膻中等穴位处作相应贴敷治疗,每日用1次,一次贴敷时间为30 min。贴敷前,医务工作者需排除体质过敏者、皮肤病者。

1.4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2组心衰病患者的血浆黏度、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中切)、生活质量总评分及满意度。通过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GD3LBY-N6K)对患者的血浆黏度、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中切)行有效检测;通过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明尼苏达)量表评测心衰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分症状、情绪、社会及体力四个维度,单维度0~5分,共20分,分值低视为其质量水平高;院内自制满意度评定(0~50分)量表评测心衰病患者的总满意情况,特别满意至非常不满意的分值范围可分为41~50分、31~40分、16~30分及0~15分。总满意率=(相对满意例数+特别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心衰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比较 2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前的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血液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后的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血液黏度)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后的血浆黏度(1.08±0.19)mPa·s、低切血液黏度(11.24±1.18)mPa·s、中切血液黏度(6.35±0.38)mP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心衰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比较 (例,

2.2 2组心衰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2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症状、情绪、社会及体力)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症状、情绪、社会及体力)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8.02±1.19)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心衰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心衰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1)P<0.05(t=10.068)

2.3 2组心衰病患者的干预总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衰病患者的满意率(92.31%)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心衰病患者的干预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心衰病属“怔忡”“水肿”“心悸”“痰饮”及“咳喘”等范畴[3],病因包括心气不足、心阳虚等,多表现为发绀、胁下瘀块、浮肿、咳喘与心悸等症状。近几年心衰病的发病率随着民众生活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而持续走高,引发各大医疗机构关注。本院为解决心衰病患者的上述问题,以中医护理、基础干预作联合诊疗,与单独基础干预比较,联合干预手段可帮助患者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维持其充足睡眠,增强患者体质,并可对其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水平行有效改善[4]。如文中表1~3,观察组心衰病患者干预后的血浆黏度、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中切)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病患者的满意率(92.31%)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可证中医护理在心衰病患者中的实际效用。其原因主要是中医护理可结合“温馨关怀、因人施护”理念,并通过膳食护理、情志调理、穴位贴敷护理等方式,对患者的临床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可避免患者心脉失畅、气血耗逆,维持患者的心肌供血功能以及其他脏腑功能,整体效果显著。

综上所得,心衰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对其内心压力、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良性影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患者心衰黏度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