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0-05-30麻永华

光明中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椎动脉头痛颈椎病

麻永华 伊 飞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以眩晕、头痛、头晕等为临床症状,病程时间长、易反复发作,若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发生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重,致使该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并呈低龄化趋势[2]。本研究对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给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4.68±10.37)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2.07±0.36)年;研究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4.25±10.97)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2.18±5.08)年。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资料不完整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心理、精神疾病者,妊娠、哺乳期者,因某原因中途退出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中医针刺治疗,选取主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太冲穴、三阴交穴、风池穴、风府穴、颈夹脊穴,配穴:合谷穴、太阳穴、太椎穴、印堂穴、天柱穴,应用提、插、捻、转法,平补平泻,对患者风池穴、颈夹脊穴针灸,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补泻手法,每次针灸20~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后休息2 d,再行下一个疗程,需连续治疗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肢体自然下垂,放松深呼吸:对患者颈肩部、颈枕、患侧上肢进行理筋及分筋;在风府、合谷、风池、外关、天宗等穴位采用点、揉、拿、摩、拔伸法放松患者颈项和肩背部肌肉;双手托在患者两侧下颌,枕部用拇指顶住,缓慢向上提拉,连续放松30 s,反复多次,提拉过程中实施被动运动,如前屈后伸、旋转、侧展等运动。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及工作恢复;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眩晕等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及工作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头痛(2)分、肩颈痛(4)分和眩晕(16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改善效果越佳;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4]。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2组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肩颈痛(3.82±0.19)分、眩晕(12.11±1.26)分及头痛(1.80±0.17)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80.24±16.91)分明显比对照组(65.66±15.81)分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骨科是一种较为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主要以眩晕、头痛、头晕等为临床症状,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一定程度上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5]。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且加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均发生改变,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趋于低龄化[6]。为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肩颈痛(3.82±0.19)分、眩晕(12.11±1.26)分及头痛(1.80±0.17)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缓解患者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还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纳入“眩晕”“头痛”等范畴,多认为与肾虚密切相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肝肾不足、过度劳损等均是该疾病主要病证[7]。人体受到风寒湿邪入侵,入侵至体内经络和关节,致使机体气血凝滞,脉失所养,营卫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进而引起了椎动脉型颈椎病[8]。因此,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病理机制可归纳为头颈部经脉气血失调,经气运行不通,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引起[9]。针刺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方式,可以舒筋通络,能够促使神经以及肌肉肿胀消除,有助于缓解、消除椎枕肌群紧张及肌肉痉挛现象,使神经压迫减少,增加脑部血流供给,有效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此外,对患者夹脊、风池等穴位进行针刺,可以有效缓解其肌肉僵硬、肌肉酸痛等不适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功能[10]。另外,推拿在临床上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能改善颈椎生理曲度,进行纠正,缓解或解除对颈神经根压迫的刺激,进而减轻肌肉、颈项背部筋膜、软组织痉挛情况,使血管、韧带、肌肉张力及弹性恢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炎症吸收加快,从而达到缓解消除肩颈麻木、疼痛等目的[11,12]。同时,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80.24±16.91)分明显比对照组(65.66±15.81)分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2组患者临床依从性,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椎动脉头痛颈椎病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