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2020-05-30

光明中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通窍红花活血

辛 琳

脑出血在临床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及病情危重等特点[1]。该病是以突然跌倒、半身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为临床表现,若未接受有效治疗,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2]。本研究对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给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4.70±7.27)岁,基底节区25例,下丘脑20例;研究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4.94±7.58)岁,基底节区23例,下丘脑22例。本研究医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发病至入院时间均≤24 h;患者血肿体积均<30 ml。排除标准:年龄大于80岁者;近期使用激素者;存在严重心、肝、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血压控制于140/90 mmHg,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止血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麝香(绢包)0.03 g,桃仁9 g,红花9 g,川芎12 g,赤芍15 g,鲜姜3片,红枣3枚。除麝香外,以上药物均加水浸泡30 min,水煎煮40 min,煎煮好装袋,200 ml/袋,在早晚饭后冲麝香口服使用。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治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1%以上;显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6%~90%;有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9%~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进行比较;使用MMSE量表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共6个项目,0~30分,得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佳,而低于27分则视为认知功能障碍[3,4]。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5.56%率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2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体积(14.60±3.08)ml以及水肿体积(4.05±1.07)ml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2组患者认知功能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26.83±5.86)分明显比对照组(20.58±5.17)分优(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溢血,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中风”范畴,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5]。该疾病主要以突然跌倒、半身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为临床表现,具有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及病情危重等特点,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其安全[6,7]。为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分析,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血肿体积(14.60±3.08)ml以及水肿体积(4.05±1.07)ml明显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26.83±5.86)分明显比对照组(20.58±5.17)分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缩小血肿、水肿体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还能提升其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当前,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较轻者均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其血压,促使出血重吸收,并给予理疗、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间较长易导致患者机体无法耐受,且并发症较多[8,9]。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属于“眩晕”范畴,而脑出血与中风有所关联,其根本病因主要是机体内脏腑功能阴阳失调,致使血脉失约外溢[10]。脉外之血是属于“瘀血”范畴,在疾病早期主要以化解瘀血为主,因此临床需使用能化解头面瘀血的药物[11]。在本次研究中,临床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通窍活血汤主要由麝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鲜姜、红枣等药物共同组成[12]。麝香是一种芳香开窍药物,在不同头面部脉络受阻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如中风、头痛等。麝香可兴奋神经系统,具有促进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之效;红花、川芎、赤芍、桃仁均是活血药物,红花可疏通血管,促进血肿吸收,红花注射液在脑出血中是一种常用药物,有相关研究表示,红花注射液与黄芪联合使用能减少患者颅内血肿体积;而红花中所提取的红花黄色素,可对血小板凝集有抑制作用,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此外,在脑出血大鼠实验中,红花黄色素能使脑组织周围TNE-α以及血清CPR含量降低,进而缩小脑水肿体积,但活血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出血,因此临床需把握用药时机和谨慎药物,避免不良事件发生[13-15]。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2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不仅能缩小患者血肿、水肿体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还能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通窍红花活血
红花榜
红花榜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红花榜
红花榜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