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察冀日报》逸事

2020-05-30阎丽

时代邮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邓拓日刊骡子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即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仅晋察冀根据地所办的报刊就有几百种。《晋察冀日报》《抗战生活》等报刊成为时代号角,鼓舞了千百万民众的抗战热情。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在阜平县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刊,最初为石印,三日刊。1938年4月,《抗敌报》转为晋察冀省委的机关报,邓拓任社长。1938年8月16日,报纸改为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为日刊。报纸内容以新闻、通讯、社论为主,并创办了副刊《老百姓》。所载文章大多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成为根据地军民了解八路军抗战和根据地政策的主要渠道,也是边区党政军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

在《晋察冀日报》办报过程中,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最有名的是“八匹骡子办报”。

为适应游击办报的需要,报社人员尽量减轻设备重量以便于转移,比如排字工人把铅字缩小,把笨重的字架改成可装卸的轻便字架,把笨重的石印机改成轻便的木制机。邓拓还要求编辑和记者写文章都限定在3000字以内,以减少字盘重量。因为报社的全部设备拆装方便,敌人来时,拆完装入箱子搬到骡背上就走。等到了安全地区,立即卸下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工。全部设备用八匹骡子就可带走,非常适合当时的游击环境,因此就有了“八匹骡子办报纸,三千字内著文章”的说法。(摘自《学习时报》,阎丽/文)

猜你喜欢

邓拓日刊骡子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郭沫若为《“抗敌”三日刊》题词
英国画报中的晚清
国立北京大学体育研究——以《北京大学日刊》为中心
邓拓挨批后想当颐和园园长
裹着鲜花的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