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2020-05-29马存艳
马存艳
【摘 要】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展开分析。首先阐述了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生物课堂融入人文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教育;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59-02
物质生活已得到充分保障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发强烈,素质教育时代的高中教育需要将思想教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此,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二者有机整合的路径。
1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物学的自身属性决定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整合的必要性。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将向受教者传授系统生物学知识为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为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透过科学现象认清世界本质为情感价值目标。这在客观上要求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1.2 科學化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将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所以,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坚定科学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潜力,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为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奠定环境基础。
1.3 渗透性原则
生物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将言教与身教融为一体,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标。所以,生物教师需要将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同时实现生物学内容与人文关怀有机整合,兼顾课堂的趣味性与科学知识的精准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思维的同步发展。
2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2.1 合理利用人文资源
生物隶属自然科学,自身具备人文属性,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立足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隐藏的人文教育资源中,利用合理的方式予以处理,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多模态整合与渗透人文教育,亦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集中人文资源,确保生物课堂异彩纷呈,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如针对生态学相关内容展开教学,教师要立足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向学生讲授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如乱砍盗伐引发的土地荒漠化,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污水排放引发的水体污染等,通过展示一系列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文视角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生态破坏的图片与视频资料,调动学多重感官,深入刺激学生的人文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呈现冰川融化的图片,并将近年海平面上升数据统计出来,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危机,透过数据、图片等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深刻感知生态学知识的同时,树立生态意识,学会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环境现象。
2.2 变革教学方法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一种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所以教师应该立足“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构建生活化生物教育模式,对生物学知识做出生活化讲解,引导高中生透过生物课堂窥探生活现象[1]。
如对“神经调节”一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神经调节的方式,告知学生神经性药物的作用规律。之后教师还可以讲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心理药物的副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神经性药物。对高中生而言,此类老生常谈的话题显然不具备吸引力,拒绝毒品也是常见的宣传标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渗透人文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引入生活化案例,吸引学生关注。如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抑郁症”话题上,在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增大的社会背景下,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加,那些不了解抑郁症的人将其称之为精神病,往往敬而远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学知识为学生做出科学解释,同时向学生讲解抑郁症患者心理特征,以及需要接受的治疗,引导学生认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同时提醒学生生活中要尊重抑郁症患者。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可以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人本思想,树立人文情怀。
2.3 完善人文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使命,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是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目的。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学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实现人文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促使人本思想的升华[2]。
人文教育评价必须深化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而杜绝传统应试教育的“以成绩论英雄”。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总结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诉求,强化学生潜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欲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结合教学评价结果做出多维教学反思,实现对学生政治素养、科学素养、情感价值多方培育。人文评价必须深刻展现新课程的情感价值教学目标。生物教师必须深刻把握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内涵,多举并用开展评价。如可以适用连续观察、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多种方法,或者以学习小组作为单位引导生生互评,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成绩评价“四位一体”的人文评价模型。同时,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体现素质教育课堂的人文关怀,潜移默化的渗透人文教育。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遵循科学化、渗透性原则,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变革引导方法,重视多元评价,实现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毛玉.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范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