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创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2020-05-29程婷婷
程婷婷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幼儿园创设科学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得到很好的帮助。幼儿时期的科学教育,会让幼儿认识到科学,产生科学意识探究意识,本文将就幼儿园科学活动创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措施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与小学的科学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幼儿园是需要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而小学则是教授科学学习知识和方法。而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教师在创设科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减少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受到伤害。
一、科学活动要来源于生活,简便操作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现状是,教师仅仅使用语言让幼儿知道科学,认识科学,直接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幼儿,进而让幼儿仅知道知识,不知道基本原理,无法养成探索精神。因此幼儿园创设科学的活动,要来源于生活,例如声音从哪里来,就可以用简单操作,实践科学活动。教师准备水杯、水,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在水杯中倒入的水,然后教师对幼儿手中水杯进行敲击,幼儿握着放在桌面上的杯子,当教师敲击杯子的时候,杯子中的水会有波纹,幼儿也会感受到振动,教师敲击水杯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进行指引,让幼儿意识到振动会产生声音。这样的行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奥秘,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还可以安排敲鼓的科学活动,教师用鼓进行教学,让幼儿敲击鼓面,然后用手去摸鼓面的,让幼儿感受振动的大小。而教师的敲击力度大小,导致声音大小不一,让幼儿感受振动的明显程度和声音的大小的关系,进而让幼儿明白声音是来自于振动,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的振动幅度。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幼儿自己感受到科学是什么,对科学产生好奇感和定义,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改变主观意识过强的直接灌输教授,用来自于生活的科学小知识进行实践,才能让幼儿园创设的科学活动有意义,才能让幼儿从小学习在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环境中。
二、科学活动需要重视安全
(一)避免教具的破损
针对幼儿园创设科学活动,需要格外重视安全问题,避免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受到伤害,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具的时候,要把教具的安全性维护得当。幼儿年纪较小,在实践科学活动中,会因为不经意的触碰和打闹,手握教具时碰伤。当开展互不相碰的气球的科学活动时,教师要把气球准备好,但是不能充满气,还得让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不破。幼儿对色彩和飘在空中的气球,有很强烈的好奇感和新鲜感,并且因为年龄小思想跳跃,会坐不住,从而气球可以当做奖励,让幼儿在课堂上更加专注认真。教师先用细线把绑着气球,然后让幼儿看到气球是相互依靠着的,然后用棉布摩擦气球,幼儿就会发现,气球没有粘在一起,而是远离,这样的对比状态就是幼儿需要观察的状态。教师分发气球让幼儿尝试,自己亲自验证一下这种情况是不是会出现。气球在充满气体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幼儿在争抢、打闹期间,会把气球挤爆,被挤破的气球有可能会打到幼儿,因此教师在给气球充气的时候,不要充太满,以免幼儿弄破气球。让科学活动在安全系数高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发生幼儿在园期间受伤事情出现。让幼儿在玩耍中发现科学,在欢笑中了解科学,潜移默化得在幼儿心中种下一棵科学的种子。
(二)教具的可替代性
科学活动的开设,是让幼儿动手制作中,认识到简单的科学道理,而幼儿年龄比较小,无法完美协调去制作,因此教具的设计,要避免甚至用更安全的物品进行替代。安全教具的重要性,是可以避免幼儿在感受科学活动的时候受到伤害,减少课堂上出现受伤的情况。大班的幼儿们,已经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去完成一些科学活动的内容了,譬如制作陀螺的,认识物品旋转起来需要什么条件的科学知识。在以前的教案中,了解到教师们会使用光盘作为陀螺的平行物品,会用铅笔或者钢笔作为旋转轴,让幼儿进行组装,用胶布让幼儿把两个物品连接起来。但是,幼儿的协调性不如青少年,会在不经意间,或者协调不过来的时候,弄伤自己。光盘很薄,可能会被掰断,掰断后的切面非常锋利,铅笔钢笔的笔尖很尖,一不小心会让幼儿把笔扎进手中,这样会发生非常严重的教学事故。因此,教师在进行旋转科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用纸板代替光盘,用平缓的有顶角的胶状物质代替旋转轴,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了解科学知识。陀螺的旋转需要外部给予力量,在纸板的平行,有顶尖的胶状物品作用下,幼儿可以明白陀螺的旋转需要什么因素,基础的科学知识,就这样,在制造过程中了解科学。
三、科学活动要明确目标,拓展视野
(一)明确教授内容
幼儿园创设科学活动,因为没有对应的具体教材,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教师在安排科学活动的时候,要针对幼儿的情况,明确科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明确科学活动的目标,才能让幼儿在了解和实践中明白科学活动想要教授的内容。浮沉作为一个可以开展科学活动的科学知识点,就需要教师设计针对浮沉的教学方案,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点。教师准备水和水杯,然后让给幼儿分发教具纸片、纸皮、棉花、小石头,然后教授幼儿在自己杯子中,放置这些物品,看一下物品在水中的情况,什么物品时漂浮在水面上,什么会下沉,有没有是吸收水分后下沉的,指引幼儿知道浮沉是什么概念,明确教学目的。纸片会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纸皮会先在水面上漂浮,然后湿水后慢慢沉入水中;小石头就直接沉入水中;还有棉花,一直漂浮在水面上,即使把它按下水面,也会浮起来。浮沉的关键在于物体的重量,与物体的大小无关,棉花很大,但是它浮于水的上面,而小石头很小,但是它却沉在水中,用这样的现象讲述浮沉是取决于物品的重量,让幼儿意识到物体的浮沉是和重量有关。科学活动教学内容要明确,明确教学内容才能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才能让幼儿在课堂上产生好的科学思想,对科学产生兴趣,并主动去探索科学。
(二)开拓幼儿视野
科学活动的目的性强,会让幼儿对基础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教学作用。当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开拓视野,就会让幼儿学习一些还未接触过的事物,用简单易明的方式,让幼儿的科学意识得到提升,让幼儿视野变得开阔。教师教授幼儿花朵的颜色变化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好花和有色素的水,放在教室中,让幼儿观察花颜色的变化。教师要给幼儿准备浅色系的花,让幼儿插在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泥中,教师安排幼儿每天进行浇水和查看花朵颜色的变化,并向大家讲述自己观看到的内容。用花泥替代水,是为了避免幼儿在看花时拥挤,花瓶掉落,水洒到幼儿的身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花朵的颜色变化侧重点在,花朵的颜色取决与花朵吸收水的颜色,花朵吸收的水会从根部慢慢转移到花瓣上,让花瓣的颜色变得不一样。让幼儿明白生命需要水,而水的颜色会影响花的颜色,植物吸收水不会自动把色素排出,会直接把色素提供给需要水的部位花朵。开展科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在日常中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找到科学,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并明白科学是需要探究并且验证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为今后的科学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四、结语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创设,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及时对身边事物进行提问和好奇,让幼儿在生活中也养成好问爱问的习惯和性格。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是关于安全性、教育模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强教具的安全性,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创设到科学活动中,增强科学活动的目的性,让幼儿从小接触到基础科学,养成科学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生活化、游戏化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解读[J].才智,2018(24):169.
[2]姜绵绵.本土资源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运用——以石狮市永宁中心幼儿园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3):114~115.
[3]张亚红.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心理环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11(13):44.
[4]梁向紅.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支持性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3):69~70.
[5]陶纪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63~65.
[6]荆在京.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区的创设与实践指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