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PA定位分析法的物流操作台改进设计评价

2020-05-29徐元英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4期

徐元英

【摘 要】通过总结影响物流操作台工作效率的因素并编制调查问卷,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4个指标,分别是物流中心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和作业范围,基于指标对物流操作台进行改进并投入试用,通过调查问卷整理改进后的物流操作台4个指标的重要度和满意度(通过对一线使用员工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关于改进后的操作台重要度及满意度信息进行分析),采用IPA定位分析法定位4个指标,据此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人因工程;物流操作台;IPA定位分析法

0 引言

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对物流的运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仓库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分支,其效率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1]。对物流仓储体系而言,仓内时效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指标,时效决定了物流体系的运作情况。物流仓储体系的物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入库、上架、拣货、流转、分拣、包装和出库等基本环节。其中,货物在仓库内的流动和周转都与操作台有关,货物入库、分拣、包装和出库等环节都需要在操作台上进行,如果货物在仓库内的流动和周转中耽搁过长时间不能尽快发货运送到客户手中,不仅会增加物流时间,还会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客户满意度[2]。因此,可以针对操作台进行人因工程方面的改进设计,使得物流仓储体系内的操作台更符合人体工效学,减少员工疲劳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间接提升物流仓储体系的运作效率[3]。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预调研

为了评价物流操作台改进前后的效果,先整理影响物流操作台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现场观察物流操作台使用情况、调查现场员工的使用感受及整理物流中心管理人员和物流专家的意见,编制了《物流操作台设计影响因素调查表》,从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大小、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操作台作业范围5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咨询相关物流中心中层管理人员、一线使用人员和物流专家,关于这5个因素对于员工工作效率重要度情况,针对管理人员和物流专家,采用发送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于一线使用人员,采用现场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以便收集来自现场的一线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6份,有效问卷为186份,将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1。

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物流仓储体系中,物流涉及的工作环节持续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对体能要求较高,所以女性人数较少,在年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20~30岁人的体能较好的阶段。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一线员工占到总人数的61%,他们是直接使用操作台的对象,对于操作台各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对于操作台的使用感受最深,操作台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所以一线员工对于操作台设计的各方面重要度评价最客观,也是最具价值的。

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数据进行spss分析,删除标准化系数低于0.6的指标,得到4个重要指标,再将整理后的指标重新编制问卷进行问卷发放,发放对象为该物流仓储体中没有参加过预调研的员工。将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分析,通过spss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有指标的标准化系数均大于0.7,具体分析结果建见表2。

从分析结果来看,操作台高度对员工工作的影响最大,表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操作台的高度会影响员工处理货物时弯腰或者俯身程度,长时间和高频率的弯腰或者俯身,会增加工作疲劳度,降低工作效率。显示屏高度对员工工作的影响最小,主要是因为显示屏是员工进行货物信息确认的工具,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人的视觉有一定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精准识别信息不会有较大的影响。

1.3 物流操作台的改进设计

在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礎上,结合人因工程相关理论,对物流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和操作台作业范围等方面进行改进设计。对于物流操作台的高度设计和显示屏高度设计,可以分别在操作台和显示屏部分设计高度调节装置,使得操作台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情况(身高)和货物的性质(体积和面积)进行灵活调整,减少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弯腰拿货和俯身操作的程度,从而减少员工的疲惫程度[4]。对于操作台平台面积和操作台作业范围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物流仓储体系中常加工的货物性质(体积和面积)设计基础的操作台面积,同时可以增加伸缩板预防异常尺寸的货物处理,因此,可以从物流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和操作台作业范围4个方面进行改进,将改善后的操作台投入某物流中心试用,试用期限为3个月。

2 物流操作台改进设计评价

IPA分析法最早是由马提拉(Martilla)和詹姆斯(Jam-

es)于1977年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度建立坐标体系,将指标重要性作为横坐标,满意度作为纵坐标,划分坐标体系形成4个区域,分别是第一象限(继续保持区)、第二象限(持续加强区)、第三象限(低优先改进区)和第四象限(重点改进区),然后将收集到的各项指标按照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布到这4个区域进行研究分析和阐述[5]。

为了评价改善设计后的操作台是否在人因工程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员工试用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操作台的工作疲劳感是否有所缓解,工作效率是否有所增加,编制《物流操作台改进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将问卷发放给该物流中心使用过改进前和改进后物流操作台的员工,调查员工的使用感受,其指标及满意度情况见表3。

将汇总后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各指标满意度为纵坐标,指标重要度为横坐标绘制二维矩阵,根据各指标具体的重要度和满意度均值将每个指标定位在二维矩阵中(如图1所示),从而识别改进设计后的物流操作台对实际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可以改进的方向[6]。

从图1中可以看出,操作台高度位于第四象限区(优先加强区),属于优先改进指标,说明调查对象认为改进后的操作台高度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较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满意度不高。结合问卷数据和现场的调研反馈可以得出,对于管理者而言,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改进后的操作台安装的是电力高度调节装置,对于24 h运转的仓库而言,极大增加了操作台的成本;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高度调节装置是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操作台高低的调节,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疲劳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电力调节装置每次调节的高度相对固定且刻度较大,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细微调节,由此带来使用感不强的体验。基于以上问题,可以将电力装置改换为普通伸缩结构,使得对操作台的调节可以人工调节其高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显示屏高度指标在第二象限(持续加强区),属于可以继续努力的指标,说明相对其他指标而言,显示屏高度重要性不高且使用者对改进后的显示屏高度较为满意,后续的物流操作台改进设计中,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设计。

操作台平台面积和操作台作业范围位于第一象限(继续保持区),属于继续保持指标,说明对于这两个指标,其重要度和满意度相对来说较高。通过问卷和数据分析,调查者认为改进后的操作台平台面积比以前有了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处理货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平台面积,当处理货物的面积较大时,通过伸缩板增加操作台平台面积,稳固货物,对提高货物处理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操作台作业范围的扩大,由于该物流中心每天流通的货物数量较多,常会出现货物在操作台旁边杂乱堆积的现象,这样一来影响员工的后续工作,员工搬拿货物时会有所阻碍,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大量货物的堆积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了作业现场的“5S”管理。因此,应扩大操作台的作业空间,给堆积的货物一定的位置空间,规范现场作业环境,使员工搬放货物时更加井然有序,同时扩大了操作台周围的作业范围,增加了员工的作业心理范围。

3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物流操作台工作效率人因方面的因素,总结了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大小、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操作台作业范围这5个影响员工效率的因素,编制了调查问卷表,得到主要影响现场工作效率的4个因素,这4个因素分别为操作台的高度、显示屏高度、操作台平台面积和作业范围,根据这4个因素改进了物流操作台并投入试用,将试用后的情况反映在IPA定位分析表中,通过识别IPA分析图中不同象限中指标的重要度和满意度的相对关系,并根据问卷和现场情况反馈总结不同指标在不同象限的原因,由此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本文对于物流操作台的改进设计是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的方式,接下来可以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对物流操作台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设计,设计其具体结构并进行現场检测和使用。

参 考 文 献

[1]陈方健.也谈推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J].物流技术,2019,38(7):1-4.

[2]涂淑丽.浅议现代物流中的仓库管理效率[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5):211-214.

[3]王钰雷,王倩倩.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的应用研究[J].商,2013(13):377.

[4]王向银,刘坚,蒲海蓉,等.基于能量分析的装配作业疲劳改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5):31-34.

[5]蒋琴,杨成,吴学成.基于IPA分析法的镇远古城游客满意度调查[J].凯里学院学报,2018,36(4):60-65.

[6]张春草,陈楠.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构建研究——基于IPA分析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