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探讨
2020-05-29李暘
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的各个意识逐渐发展成熟,其中审美意识也在慢慢形成且越来越成熟,他们开始对生活中的美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初中时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的重点关注。美术课一直以来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学科,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近些年来各个初中学校开始重视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学校和美术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初中的美术课程一直以来就不被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所重视,即使有的学校设置了美术课程,但是在实际执行时还是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首先,美术教师自身就不重视,课上也不教授美术知识;第二是学生不重视,不认真学习。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社会大众逐渐意识到美术课程的重要价值,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各个学校的美术教师也在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继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都重视主课成绩,这就使得就算是开设了美术课程,也不得不为其他学科让路,这也就导致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一直停滞不前,教师上课的热情也不高涨。第一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初中美术课程的地位太低,自古以来都当作是一门辅助性课程来对待,只有那部分想往美术方面发展的艺术生才会重视美术课程,而其余的学生则会为了考试成绩而忽略这门课程的学习。受到中考的升学压力,许多初中学校会在九年级甚至八年级就停止美术课的学习。虽然有的美术教师还是认真的教学,但是授课时间较短,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提升。第二,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大部分的专业化技能水平偏低,不能给予学生很好的指导。此外,学校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投入较少,使得美术课程的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较为落后。第三,有的初中学校甚至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有的美术课程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显然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三、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一)创设美的意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审美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初中美术教学都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教师对于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认识不到位,在遇到美术欣赏知识时就直接跳过,基本上不会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讨论美术作品。就算有的教师上欣赏课,教师也是将教材上或者网络上与作品有关的知识一一罗列的传达给学生,整堂课死气沉沉,学生只是听课,对于美术作品所传达的美的感受无法亲身体会。众所周知,美术欣赏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美术欣赏需要学生的直接参与,这样才能获取美的体验,激发欣赏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语言、教态、知识以及各种手段如动画、音乐等创设有声有色有形的教学意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此外,学校环境的布置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副大气的国画、一座经典的雕塑、一张张精美的照片,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不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去进行生活改造。学生充满幻想和想象,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把学生丰富的幻想和想象转化成为审美创造能力,实现美术课程的审美教育。
(三)学习和创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时期的大部分学生认为那些逼真的、色彩斑斓的美术作品就是好的艺术品。初中生一般都无法很好地理解抽象派的美术作品,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它没有美感,甚至会有点丑。实际上,艺术品的美不只是体现在外在的造型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传达给人的精神感受以及其内在蕴含的灵魂。好的美术作品不能够只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其应当由丰富的内涵,能够引起人的深思。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抽象派的作品,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抽象美,再引导其区分学习抽象和意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练习抽象作品,发挥自己的现象去进行创作。
(四)引导学生评价美术作品,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许多初中美术教师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评价都是那些专业评论家做的事,与学生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初中生因为学习了历史课程,对于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学生就会有自己最初的感受。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学生这种最初的感受,将其作为分析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起点,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例如,在欣赏郑板桥的作品《風竹》时,教师可以同时将画作上题的诗读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画作,用自己最简明的语言阐述看到这幅画之后的感受,学生在发表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适时介绍画家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这时学生就会将竹子的精神与画家的思想境界有机结合起来,也将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与黑暗的社会进行对比分析,将画家高尚的品德展现出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够感受到高尚情操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结束语
简而言之,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关注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后不断反思和总结,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忠.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2015.
[2]李克.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教育时代,2014.
[3]王彦琼.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5.
[4]钱秋彤.美术欣赏教学在初中美审教育中的作用:以乌鲁木齐六十六中学七年级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112-113.
作者简介:
李暘,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