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2020-05-29吴芳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设计

吴芳

摘 要: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都较强,并且都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应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的视角。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被普遍采用,发展也相对成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要求不断提高,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急需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工学结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119-02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教育所开设的专业课其实用性也较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生产型企业的用人需求,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除了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外,还不断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协调,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应该兼具较强的实践设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独特的创新思维以及一定的理论基础等基本素质,以此来满足社会、企业以及客户的要求。从整体来看,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支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论是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形势都较为乐观,但实际上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所在地的高职院校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且缺乏系统性

艺术设计类专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气、潮流、思想观念的影响,它的呈现方式与设计风格与人们的审美观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必要而及时的更新,能够给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和理念,帮助学生与时俱进,以此设计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此外,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的设置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内容,对外延知识拓展较少,导致学生的能力培养出现短板。艺术设计不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设计过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调研能力及信息收集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且设置得更为全面、系统,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缺乏实际操作、展示自我的平台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大力提倡课程改革,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方向發展,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理论的学习时间要远远多于自主创作作品的时间,这种无法将理论转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因此,在课时设置方面,要适当增加专业实践能力操作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

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招生时基本上都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但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而学习艺术类专业的成本相对其他专业较高,这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这门专业无形中设置了门槛,进而导致生源减少,加之很多高职院校不再增加美术课的考试,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专业基础水平上能力高低不一。此外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视程度不一致,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为帮助该专业的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专业技术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的用人要求,且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对来说学生人数偏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行性较强,有利于实行精英教育。高职院校所实施的最常见的工学结合模式一般是在学生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分批送到企业去实习锻炼,那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样进入企业能够较快地接受岗位工作,减轻企业的压力,企业更能接受。同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习并基本掌握了专业设计软件的使用,到企业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能够协助完成很多工作,为企业带去新鲜的思维和创作灵感,为企业带去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环艺、广告、装饰及动漫等行业。对于学生而言,能够较早地进入企业学习专业技能为毕业后正式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若能管控得当是完全可以实现双赢的。

三、 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种常见模式

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实施的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学生自主创办工作室、校企合作、课后学习小组、假期自主实习等模式。

(一)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办工作室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难事,很多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学校都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如果运营得好,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盈利,为自己的大学学习提供经济来源。这种工学结合的模式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的勤奋、努力冒险和、创新精神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学校应该大力推行这种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鼓励,包括物质和政策上的支持。

(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基于学校、企业双方互利共赢的出发点而逐渐被推广盛行的。通常情况下,相关企业会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实习,大型正规的企业则会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式,一般是以师带徒的方式来指导实习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有时候会将优秀的学生直接留在企业录用。可见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摸式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输送人才的渠道,让企业较早地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且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

(三)成立课后学习小组

成立学习小组是很多学科都采用的教学模式,它多是由几个学生组成,小组成员应各有所长,能够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通常是教师制定一个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来设计作品,在规定时间让所有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设计理念以及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等,最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艺术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课后学习小组的成立能够有效地将有不同优势的学生进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一个平台,有助于学生在正式参加工作后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团队,在团队合作中凸显个人智慧。

(四)假期自主实习

除了学校安排到企业实习外,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自觉地去寻找合适的公司或单位进行实习。由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会存在困难,但是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很多学生在学校成绩好、人际关系好,但是进入复杂的社会不一定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一定能处理好公司的人际关系,通过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联系实习单位其实是一个发现自我、推销自我的过程,只有经历过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正。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时候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成长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竞争力。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单纯的课堂教育而言有着天然的优势,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成长,进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中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多方面去配合,这样才能使其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严增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4,(8).

[2]叶国丰.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 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

[3]郭咏.中职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学改革[J].家居装饰,2015,(8).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