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谭屑

2020-05-29兰楚

阅读(书香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辣椒油炒面肉丝

兰楚

苏老夫子有言:“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

没有一种事物能够如民间美食这样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记忆,让人如此回味无穷,它简直就是一种笃定的信念,能伴人度过清贫、富有、落寞、热闹、孤独等等生命的各个时刻。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生命况味下,每个人的每个年龄段都保存有自己的民间美味记忆。

锅出溜

“锅出溜”,在东北地区是一种很常见且很有特点的美食。它制作简单,是从大铁锅边“出溜”出来的一种米饼,因形状和大小像牛舌,东北又将它叫做“牛舌饼”。

有时候真感谢儿时乡下的淳朴生活,那时也没有这么多制作为成品来出售的食物,大多数家庭吃的食物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小时候有幸看到过“锅出溜”的具体制作过程。首先制作这道食品得有好用的家什。说起这做吃食的家什,许多工具在现代小家庭中不多见了——有大黑铁锅、土锅灶、洋铁盆、木把的铁菜勺等,这些都制备齐了,才能做出地道的东北“锅出溜”。现在没有大铁锅等物件,所以很少有人在家做这种美食了。市场上有小摊贩将大铁锅改成电动旋转铁盘,将水面摊在上面来做“锅出溜”,但摊出的形状都是统一大小的圆饼子,早就没有了牛舌状的神韵了。除了制作的家什要全之外,还要把做“锅出溜”的各种东北小杂粮上石磨细磨,磨成水面。原材料不同,制出来的“锅出溜”的口感就不同,玉米面的清香,小米面的微甜,也有的几种杂粮掺在一起。记忆最深的是在小学同学家吃过一次大米面的“锅出溜”。那时条件有限,大米是少有的细粮,细粮细作,那真就不得了的解馋,一气吃了两个,那个香甜的美妙味道,穿透脑海的尘封记忆,至今还在齿间盘旋回转,挥之不去。

“锅出溜”除了食材的选择决定口感,想来,还有它独特的制作过程。把磨好的水面盛在大洋铁盆中,加入砂糖,不停搅啊搅,直搅到特别稀的糊状。做饭讲究统筹方法,乡下没有那么多时间磨洋工,所以边搅米糊糊边将土灶下的柴火点着。待灶下柴火烧得旺起来时,大铁锅受热,升起青蓝的烟气,这时用刷子往铁锅的锅边上薄薄地刷一层黄莹莹的豆油,也有用猪皮蹭的,然后用铁勺子舀上一点稀稀的米糊,顺着锅沿往下倒。只听“刺啦”一声,油烟腾起,稀糊糊没等到锅底,已然凝成一张软软的、或浅黄或米白的薄饼。我非常享受这米糊入锅时的“刺啦”声,有点像葱花爆锅,有时甚至听到这响声,就口水泛起,条件反射原理端的厉害,要说美食除了味道,也是有声音的,是种有声有色的美妙感官享受,这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美妙之处。随着铲子将“锅出溜”起出锅,清新的米香直窜入鼻中。現烙现吃的“锅出溜”口感最好,河山细微,民间久远,这些精美的食品曾那样真实地温暖过我们纯洁的胃,滋润过淳朴而又甘甜的清寒生活,这些都值得我们留念。一盘简单的美味,一杯干净的白水,一个褪去尘嚣的生活,思量再三,仔细咀嚼着模糊的过往,原来不变有不变的好。

记忆中的辣椒油

儿时在乡下居住时,辣椒油给童年清汤寡味的生活镀上了一层明亮而温暖的色彩,多少年之后那段的记忆片段还在我的头脑中熠熠发光,香透骨髓。

想想那时的辣椒油真是好东西啊,相当解馋。

最馋老爸炸的辣椒油了。老爸的方法是,把研磨得最细的辣椒面放到小瓷碗中,只装半碗。把黑铁马勺放到烧暖气土炉子的炉圈上,里面放上几菜勺黄盈盈的东北纯豆油,等油烟轻轻腾起,缓缓地把熟油倒入小碗中,红辣椒面开始泛沫,焦香味儿开始四溢出来,老远就能闻着。有时候,我放学时一进院就嚷,“又炸辣椒油了”,大人就会说,“这孩子是狗鼻子!”那时食物纯,无添加剂,不转基因,不加苏丹红,不含三聚氰胺,做啥都香。多少年后,那一碗红彤彤的辣椒油的香味犹存,真真切切地浸在我的脑海中和我的味觉里,是我挥之不去的温暖影像。

20世纪80年代时,东北乡下的冬天几乎没有什么菜,常喝的是稀里晃荡的酸菜汤、红萝卜条汤,而且冬天极冷,常常户外大雪泡天,四野无人,百木凋零。一到每个温暖的晚饭时间,家家屋内柴火烧得极旺,大黑铁锅中炖着花汤菜翻着滚。这时若盛上一大碗汤菜,撒几小撮鲜葱花末儿,再加一小汤勺漂浮着的、鲜红的辣椒油,哎哟……红彤彤的油花浮在汤面上,你就转着碗边,边看边吸溜,那汤混着辣椒油的醇香,和着热气腾腾,已然扑入口鼻,相当的鲜!相当的热乎!这新出锅的汤菜,这么一调和,微辣清新,一吃一身汗,再就着这样的汤菜,泡上一大碗白饭,下肚之后,十分熨帖,在这极冷的冬天,特别的解乏。

东北名菜“尖椒干豆腐”

东北有道名菜,名字特别普通,却深为人喜爱,那就是“尖椒干豆腐”。

这道菜宜素宜荤,区别就是在炒尖椒时是否加上点肉片。东北青辣椒的最大特点不是辣,是清新味儿,炒食时还不容易出水,但炒青辣椒时最注意的是火候,这样才能保证炒出来的辣椒不失清鲜味儿。一般来说先炒肉片和干豆腐,然后加盐、糖、料酒等各种调料,入味后,再一齐加入老汤和青辣椒,大火翻炒几下,最后用一点点淀粉勾勾芡,收收汁儿,这样这盘菜中就是芡中有汁儿,汁中有油,油中有味儿,就可以出锅盛盘。

肉类食物烹制到熟的时间比蔬菜类的食物需要的时间长,肉和青椒一起加热,等到肉熟透了,辣椒就熟过劲了,皮皮的,水水的,味道早就流失,口感不好。

所以,炒这道菜最好素炒,当然也有素菜荤作,加点肉片的。若实在馋肉,也可以加肉片,但最好选上五花精肉,切成两公分大小见方的薄薄的小片。炒时,将五花肉先放进锅,就着热油,大力翻炒,待五花肉煸出油后,加入切好的干豆腐片,再加点清水或老汤,干豆腐吸入汤汁特别鲜嫩,入味,而且干豆腐吸水,清水和老汤可以适当地多加一点。这道菜要点是,干豆腐和辣椒,不能一起炒,否则辣椒火大了,干豆腐却没有入味儿。

别说,就这道家常菜而言,我总结的这套经验在清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的“配搭须知”中,找到了精妙的理论依据,“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才有和合之妙”。民以食为天,看来这吃的,从古至今大有融通之处,无论庙堂草莽。

孜然炒面

前段时间,无意中复制出上学时吃的洛阳孜然炒面,一口品出光阴的味道,不禁欣喜。

洛阳孜然炒面,是油炒的面絲,而不是那种用滚水沏的油面糊糊,不可弄混,二者完全是两种食物。

洛阳孜然炒面的选料是上好的龙须面,就是那种细细的,筋道的面丝。将要入馔的面放入锅内蒸,蒸汽渗入面体,变软,但不沾手,就可以做翻炒的准备了。

将底油倒入锅中,加热,待油微微腾起蓝烟时,用姜丝爆锅,然后将面倾入锅中翻炒,边炒边用锅铲将面体划散,待面体受到热油的浸渍后,放入各种佐料,盐、白糖、花椒等,面体炒得干焦时,放入豆芽、大白菜、油菜、青菜等,菜和面应是各半,我喜欢吃菜,一般放大量的青菜。青菜遇热时,变成翠绿色,稍微点少许清水、几滴老抽调色,撒点味素、香油,当然孜然炒面嘛,孜然也要扬一小把,加速翻炒,快速盛盘即可。

洛阳孜然炒面有孜然的浓烈香气,咸香盈口,颜色也漂亮。最常见的炒面有素炒、肉丝和鸡蛋。素炒是多加青菜。肉丝面就是在面条开炒之前,将切好的寸余长精猪肉的肉丝在热油中爆几下,待肉变色后,再向锅中倒入面条即可开炒。也有先把肉丝炒好,边炒面边放熟肉丝的。肉丝炒面,肉丝嫩红,面体油黄,配上碧绿的油菜,煞是漂亮。而鸡蛋炒面,则是一切程序结束后,在锅中另煎一只鸡蛋。我喜欢吃嫩点的煎蛋,一般是煎单面的。煎蛋时,待热底油将贴在锅底的蛋清微微鼓起,煎蛋的周围已然卷起一圈微焦的蛋清泡泡,而浮在上面的蛋黄遇热蒙上一层白膜,这时将煎蛋铲出放在炒好的面上,蛋清莹白,蛋黄却嫩嫩的,筷子一挑蛋黄能淌出来。这样的鸡蛋炒面一眼看去,澄黄的面条、白色的蛋清、金黄的蛋黄,再衬上月白的豆芽儿、绿油油的青菜,赏心悦目。

炒面的配汤也十分诱人。置一大瓷碗于案板上,碗底放一小捏葱末儿、香菜末儿、盐、味素,舀入少许已滤去油沫和肉渣的老汤,再加滚水,一碗清汤调制而成,有白有绿,煞是好看。这种汤清鲜爽口,趁热喝,暖身暖胃。手巧不如家什妙,总认为那种敞口的双耳平底铁锅用来烹制炒面最好,受热快,易于掌握火候。夏天夜市,常常有这种炒面摊儿。炒面师傅在黄土垒的灶上支一口双耳薄底小锅,灶中蓝荧荧火苗轻微微地舔着锅底。炒面的时候,师傅往往一只手垫着白抹布掐牢双耳锅的一耳,来回掂着,另一只手用锅铲划、翻、磕、敲,动作极麻利,“叮叮当当”中,没等面炒好,一波波的浓香渐渐地袭来,早已沁人心脾了。

清代笔记《小豆棚》序曰:“盖能用忙中之闲,而闲及自忙中化出;无他,贵心耳。”是啊,再忙也不能让心忙,连做碗炒面的工夫都没有,人生也就没有什么生趣了,连苏老夫子都“我生涉世本为口”嘛。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饮食谭屑》一书)

猜你喜欢

辣椒油炒面肉丝
炒出来的麦香味
吮手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椒油中的溶剂红5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的含量
鸡肉丝菇
“峰会炒面”
吃辣加点醋不伤身
团子的生活日记
炒面蛋糕
我最得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