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工笔画画面内容转化的探索
2020-05-29林昕晨
林昕晨
摘 要:在当代多元美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汲取了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技法和材料上不断推陈出新,画面题材也不再受到局限。当代的观念、思想内涵和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入了工笔绘画的画面当中,使工笔画呈现多样化生长趋势。在画面架构有所突破的当代工笔画中,画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值得人深究并探索其所想表达的个人绘画精神世界。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绘画内容;思想性
一、时代更迭下画面内容的转化
(一)时代性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魏晋时期的工笔画以描绘仕女、贵族、帝王将相等人物画为主,更多表达了宫廷等贵族生活或是神话传说。工笔画在古代绘画中向来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以客观描绘为主,成为了记录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价值,这点在当代工笔画中也被体现出来。
当代工笔画在画面表达方式上继承了传统工笔画技法,并进行了扩大补充。而画面的表现对象从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到加入了很多当代的静物、民族和都市等题材,选择范围也更加个性化、自由化和观念化,反映了社会、文化、艺术等的变化。艺术家遵从自己本心,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创新是绘画发展的必然性。
(二)鲜明性
工笔画画面内容的变更并不意味着画面内容就不是在记录这个时代,其从传统中派生演变过来但又未远离传统,融入了当下社会的最新观念和个人的风格特征。画家在区别于传统的客观临摹基础上创作为主观性更强的绘画,画面当中的一花一叶都能成为作者隐喻内心世界的代表,成为了观念性更强的绘画,画面风格个人特征鲜明。如叶芃的作品《时空·天际寥廓》和《法兰西映像》便能看出极强的个人风格,西方的透视空间及中国画中的空间感二者得到了巧妙结合,画面中象征性的元素已完全脱离了视觉表象,秩序感十足又极具西方的现代性。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在画家的画面中凝缩成了一只鸿雁或一尾斗鱼,这正是艺术家想表达的永恒时间观。
二、多元文化在画面中的交织
(一)西方绘画思想的体现
如今当代工笔画艺术家大多是学院派出身,受过西方系统的绘画训练,对解剖学、透视学、光学、色彩学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从根本上就区别于古代画家。
在创作思想观念上,受人文思想的影响,当代艺术在表现中不断放大了自我表达,运用个人的艺术观念与视角来反映社会的集体情感以及自身的精神感悟,肯定人的自我价值,主观性不断提升。
部分画家把题材定位于大众题材,表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具有现代意味的形象或者场景,普通的生活化场景使受众深感亲和。罗寒蕾在《小猫》这个作品中以一位母亲温情的视角给予绘画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女儿小心呵护的爱和母女之间的相依相伴。还有一部分画家则是表达了自己观念上的诉求,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把画面当成了自己抒发情感的另一场所。如杭春晖所作的《木马人》(图1),画中的主体物小熊玩具本是象征着孩童时代的天真烂漫的好伙伴,但是画面整体都是暗色的基调,一束光打在了主体物的上方着重强调主人公和血液元素,暗色中唯一的红色最先跳出画面成为了吸睛的主体,使整幅画给人压抑沉闷的感觉,令人遐想作者本人是否对童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宣泄。
(二)空间感和色调的融合
西方绘画给国画带来了空间构成和色彩上的改变。国画中本就有远近关系的表现手法,但更多的是通过墨色的浓淡来表现虚实的变化,在西方素描介入之后,画面的空间构成产生了不小的变革,西式构图在画面中逐渐出现。
色彩方面与过往随类赋彩的作画方式也有所区别,超越随类赋彩的审美规范而客观地表现自然、反映现实。画家把具象写实融入到画面色彩创作中,色调的和谐统一,色层的微妙关系,色彩与物象的一致性,以及空间感、虚实感和质感的表现,色彩被赋予浓郁的客观写实性。
例如雷苗的绘画作品就是典型的西式靜物画的构图,色调方面也采取了高级灰的色调,将莫兰迪色系巧妙与国画进行了结合运用。雷苗的作品多数为折枝花和玻璃器皿,艺术家赋予画面当代的视角和情感体验,突破性地营造出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的绘画语言。鲜花离开土壤后短暂易逝,玻璃器皿易碎,二者同样表现出了难以永恒的生命力的短暂,这样的隐喻让人不免感叹唏噓,原本大家都熟知的物象被营造出了疏离感和陌生感。
如果说能从莫兰迪色调淡泊、静谧的绘画作品中品味到宁静祥和而朴实的情感,感受到作者抵御着时代的喧嚣,而追求着自己的平静,那么雷苗则更多的是表现出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去感叹生命短暂易逝的哀愁,为花修史,为心留影。
三、绘画观念的转变
(一)个性化
比起技法,画面对于观众的感受或是作者想表达的观念来说更为重要。重感受,轻技法,但在这基础上绘画还与艺术家本身强烈的个人风格脱离不了关系。
从古至今,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工笔画中线条也极其重要,但工笔画发展至今,线的表现形式随着画面表达效果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化了。在同样都是女人体的题材表现形式上,从徐华翎的不少作品中都能看出她的画面处理方式更倾向于弱化线条,甚至看不出来,线条的表达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更注重在设色方面去体现女人的体态和韵味。而罗寒蕾则相反,少着色重线条,加强了线条的对比,以溪水潺潺为灵感去加强结构上的线条,每根线条看起来弹性十足,有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徐华翎和罗寒蕾作品中两种不同的用线风格,一个含蓄轻柔、若隐若现,一个大胆刚健、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特点。她们既传承了“以线造型”的传统,又紧跟时代的变化,根据自己的需求创作了适合自己的作品。
纵观徐华翎的绘画作品,她对颜色的简化,就像去掉生命中那些繁杂浮躁的部分,最后只留下了她想要的东西,以此来表现画面的精粹。大多数作品中的颜色表现就很空灵、通透,整个画面笼罩着以蓝灰、绿灰、紫灰为主的灰色调。她灰色调的设色风格,有别于传统的以黑白为主或颜色鲜明的画面设色风格,营造出介于实与虚、鲜与暗之间的第三种视觉效果,创新出一种蒙胧的意境。
而罗寒蕾的作品中却偏爱选取中国传统的黑白两色为主体颜色,给人底蕴深厚、沉稳大气的感觉(图2)。在黑中寻找层次,既能表现出黑色“黑、密、厚、重”的特点,又能把象牙黑画出通透、明亮的视觉效果。两位艺术家的风格截然不同,也代表了她们自身观念上的强烈差异。
(二)精神思想的体现
当代工笔画家个性的真实性、复杂性也得以张扬,努力表现客观世界中的人与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魅力与个性,表现人们纷杂、多层次、多侧面的形象以及人性美、人格美,并且着眼于人的心态观照,涉及悲、喜、幻、梦、潜意识,同时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发现。从当代的一些新工笔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作者们想要表达观念以及精神元素,创作作品的初衷应该是所思所想,是想将真实体会、真切感受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把绘画当作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借助作品将精神观念转变为真实物体。一幅作品如果只有空荡内容,只是单纯想把生活中喜欢的东西表现出来而没有内在精神、切身感受的注入,那么这幅画就失去了灵魂。
当代艺术不能没有精神的体现仅仅是审美形式的探索,这种绘画思想和方式会让艺术走向媚俗。如果当代工笔仅作为一个风格化的艺术趋向而被定义的话,那这样的一个命题便缺少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显然的是,以当代工笔为概念基础而外延出的新观念与新意识正逐渐扩散并放大。
四、结语
当代并不是直接等同于西方,而是因现实环境更迭,所遵循的艺术价值观等不断创新,画面也随着调整改变。思想是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格局上发生的转变,是跳开固守的艺术语言这一限定范围,向无限成长着的“艺术语境”空间中去探寻新的路径。当代工笔画依旧保持工笔画本体不变,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兼容并蓄,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观念重叠与东西融合,而真正成为了全新语境下以藝术表述为主导的自主蔓延与生长。
参考文献:
[1]毛宇.探析当代女性新工笔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以徐华翎、罗寒蕾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9(8).
[2]朱玉娇.当代新工笔表现对象的探索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8).
[3]陈芝瑾.浅析工笔人物画现代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
[4]卜维芳.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性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8(2).
[5]陈乃惠.谈“旧”论“新”:当代“新工笔”人物画色彩[J].湘南学院学报,2019(4).
[6]张书青.工笔画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J].书画世界,2019(7).
[7]车敏.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追求[J].美与时代(中),2019(8).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