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遇匠心 实践传非遗

2020-05-29鸥露

新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华县唐三彩茱萸

鸥露

在林林总总的“非遗”项目中,“非遗”项目绝大多数来自民间,传承人绝大多数是退休老人。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老年朋友从事“非遗”项目的研究、制作、推广,没有多大的生意概念,又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琢磨、优化、传授。因此,老年人是推动“非遗”项目健康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可以信赖的生力军。那么多老人在刷“存在感”,必定会对小辈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高仿唐三彩:开设展厅做推广

在古都洛阳,61岁的高水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洛阳唐三彩研究院院长。高水旺是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人,高氏家族从事高仿唐三彩,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了,从小耳濡目染,田间地头偶尔发现的三彩陶片都会让他痴迷。唐三彩的风格与其特殊的工艺有密切关系,唐三彩是低温铅釉陶器。用北邙特有的高岭土作原料,以金屬氧化物为着色剂,低温800摄氏度烧制而成。低温铅釉具有流动交融性质,造就了唐三彩特有的流光溢彩、艳丽无匹的风格。

高水旺是一个虔诚的传承与守望者,他和他的高仿唐三彩是盛唐之美的“铁杆粉丝”。他潜心钻研,从选料、配釉,到不断地烧制试验,终于恢复了唐三彩烧制核心技艺,使这一沉睡千年的古老技艺得以保护与传承。他的作品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并被国内外50余家博物馆收购、收藏。

近年来,为了让唐三彩烧制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高水旺收徒办班,为唐三彩行业补充新鲜血液,并开设展厅,创办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唐三彩,把唐三彩烧制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高水旺说。

“洛阳三彩胜万彩,大唐华章在盛唐。千年古窑通神术,欲知还须问高郎。”这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冯骥才特地赠送高水旺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他高超三彩复仿技艺的由衷赞美。

茱萸绛囊:八旬老人有传人

旧时,每逢重阳佳节,女子都会佩戴茱萸绛囊,以求吉祥洪福。而今,传统的茱萸绛囊缝制之法,只有一位86岁的老人还在坚守。河南省上蔡县的86岁老人——张杜,一生都在坚守茱萸绛囊,可缝制40多个品种,做工精细,精妙绝伦,被认定为茱萸绛囊缝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据悉,老人出生于一个穷苦家庭,8岁丧母,曾跟父亲逃荒要饭,12岁时,父亲生病卧床,张杜便跑到地主家做绣工挣钱为父治病,也因此练就了一门好手艺。因绣工了得,张杜成了村里的名人,谁家娶亲都要请她去帮忙做嫁衣、褥绣,凤凰报喜、喜鹊登枝、孔雀开屏、鸳鸯情长……每一种图案,都是栩栩如生。

当年,为庆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杜提前一年,每天清晨6点起床缝制和平鸽,一针一线,千丝万缕,最终缝制出600只和平鸽,亲自送往北京献礼,感动无数人。为传承茱萸绛囊缝制技艺,多年来,张杜先后免费收了上千名弟子,将一生技艺全部传授,只希望他们能将这份“重阳文化”传承下去。张杜托人做海报收徒传艺。

如今,张杜和弟子们所做的茱萸绛囊工艺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华县皮影:直播平台有助力

近日,为非遗拍摄的纪录片《追影》上线,片里5为平均年龄70岁高龄的老师傅,和一位老师傅的孙子,守护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华县皮影”传承人魏稳柱已经72岁了,从小在“戏窝子”里,天生一副好嗓子,十几岁就开始唱戏,小生女旦都能唱。他的一辈子,都在皮影的故事里。其他几个师傅都是他认识四五十年的老朋友,2011年,西安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几位老师傅在世园会表演了一段时间。直到2014年,来了永兴坊,才稳定下来。

陕西最有名的是华县皮影,2006年入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最繁荣的时候,有48个班社,超过两百人从事皮影戏。但现在,华县的皮影戏班社从48个锐减到3个,能随叫随到的只有两个班子。这两个班子中,一个班子的艺人平均年龄是80岁,凑合着能唱几段折子戏。另一个就是魏稳柱和他的皮影戏班,平均年龄70岁,是华县高塘镇仅剩的能唱本子戏的五个老人。魏稳柱没有徒弟,没人学,“皮影戏不挣钱”,魏稳柱就不好强迫别人学。魏稳柱想过未来,再演几年,他和师傅们都老了,只能回家养老。直到魏稳柱的孙子孙赞的加入,顶替戏班一位回老家养老的老师傅,戏班表演才出现转机。孙赞把皮影戏拍成了视频发到了网上,让“永兴坊皮影戏”迎来了命运转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渗透在血脉中的文化,是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留住人,才能留住艺,留住文化之脉。这些银发“非遗传人”在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

猜你喜欢

华县唐三彩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唐三彩韵
绚丽之花——唐三彩
论唐三彩的收藏价值与鉴别
陕西地区传统戏剧的历史传承与保护开发
——以华县皮影戏为例
华县大葱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一束茱萸满乡情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