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陌生化角度谈网络语言的直陈性与非直陈性

2020-05-29李佳琳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陌生化手段成语

李佳琳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来源于网络的新颖表达,这些网络语言体现出陌生化的倾向,摆脱了日常语言机械化的制约,让人们对早已熟知的表达变得新奇独特。本文以网络语言为例,阐述了陌生化手段与语言直陈性、非直陈性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生活中的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

1 陌生化理论

20世纪初的俄国不仅仅经历了一场社会性质革命,这场革命也扩散到了文学上。与此同时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各大流派的影响下,形式主义诞生了。

陌生化理论正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其针对对象是自动化与机械化。作为陌生化理论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实质就在于持续更新世间万物带给我们的陈旧之感,使人们狭隘的日常关系变得清新脱俗,摆脱司空见惯的常规化的制约,并在不断创造中使人们面对数见不鲜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本该熟视无睹的事物的不同寻常。

直白地说,自动化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模式,也就是某种套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高考写作。我们的文章看似写的很好,但实际上在阅卷老师眼里所有答卷都一样,因为它们毫无新意,其中的名言警句都变成了陈词滥调,所以并不能说它们是文学作品。陌生化手段,也包括换一个视角来描写事物,以及不直呼事物名称,而是去描绘这个事物,好像我们初次见到它,初次感觉到它一样。有一种写作方法叫“故弄玄虚法”,其实这一方法的精髓就是陌生化理论。也就是说,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采用传造性的独特方式,这样对一些常见的事物会有新的发现。直白点说,就是如何将其写的“高大上”。以一些网络流行语为例:“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有钱,任性”——“家有千金,行止由心”……例子很多,正是陌生化理论,才让自己写出的东西有了吸引力。此时“陌生化”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犀利和深切,因此营造陌生化氛围很重要。

在俄国形式主义论者看来,语言宛若纸币,在重复利用中会出现磨损。人们通过语言来感知世界,这使语言被反复使用,从而慢慢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进入“无意识的,机械化的”的使用阶段,这些就使得人们逐渐对事物视若无睹。而“陌生化”使人们摆脱了习惯化的麻木感,令其再度感受到语言的新奇。陌生化语言就是把我们所熟知的事物用新奇陌生的语言来表达,或者重新解读一些我们熟知的语言的意思,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些网络新词的出现就是陌生化的体现。如“壮士断腕”这个词,本来是指壮士的手腕被毒蛇咬伤,然后壮士果断地砍下自己的手腕,用来形容做事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而在我们的双十一、六一八等期间这一词汇又重新火爆起来。网民又赋予它新的意义:购物车里放了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买了只伤钱不伤心的非必需品,在优惠结束的最后一刻咬牙付款的悲壮心情。这种网络语言如果只用于生活中就失去了艺术美感,而一旦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陌生化手段,就会让人眼前一亮,令人回味。这也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指出的“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

2 直陈性与非直陈性

直陈一词出自《汉书·谷永传》中“疏贱之臣,至敢直陈天意,斥讥帷幄之私”。这句话意思是“疏远卑贱的臣子,能够敢于直率地陈述天意,斥责讥讽宫帷隐私”。明朝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致堂胡氏》一书中也出现过“直陈”:“孝宗一日在宫中阅《通鉴纲目》,有致堂胡氏断语,未知其人,因出御札付内阁,问其本末。时洛阳刘文靖诸公在阁,俱茫然失对,遂直陈以谢。”通过对“直陈”的追溯,我们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直陈——径直陈说,是为动词。而直陈性则有同样的意思,它指的是直接反应语言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和信息。与直陈性对立的是非直陈性,但是在不同情况下对非直陈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成语中,非直陈性理解为修辞性,成语相应地分为直陈性和修辞性成语。以未雨绸缪与防患未然这两个成语为例,它们都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来预防”的意思,但是防患未然有“防患”两字直接表达了这一意思,语义更为清楚、明确。而“未雨绸缪”的字面意思则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从而暗指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这一成语就是比喻性成语,也叫修辞性成语,它通过比喻的形式间接表现其特点的成语。

而在诗句中与直陈性对立的则是暗示性。如杜甫《春望》一诗中伤时感怀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看似直陈,描述春望之景,但实则是睹物伤怀,含有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烟稀少的强烈暗示。诗歌中大多为这种暗示性诗句,鲜少有直陈性的表达。

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示非直陈性的是委婉性。比如年轻人表达爱意时的常用句型“今晚月色真美”,却不仅仅是描述美好夜景,正是这一含蓄的表达把男孩对女孩的爱慕隐藏在“愿意与你共享美好事物”的感情中。这种委婉性是交际中所必须的。

如果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让受话人第一时间接受并理解,那么这就是直陈性语言,反之,若这种表達并未直接反映所含信息,而需要受话人在进一步思考才能理解,那么这就是非直陈性语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提高聊天的效率或诙谐程度,网络上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在已有的词句基础上加以修正,或者完全形成新的表达方式。可以说网络语言的形成正是陌生化手段的结果。而正是这种陌生化手段促进了非直陈性语言的诞生,以及对直陈性语言的再创新。

3 陌生化手段与直陈性、非直陈性的关系

3.1 陌生化手段促进非直陈性语言诞生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增加,网络语言的发展也如日中天,其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一些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但并不妨碍我们的使用。很多新鲜语言描述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或者世界观等,但是却和我们以往熟知的语言大相径庭,这是陌生化所赋予我们的新奇感。

网络词语的出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但是其并非是凭空出现,而是对我们所熟知的事物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让人眼前一亮。如最新的网络词语“天选招财猫”——不仅能喜提十万颗鸡蛋、一万斤西瓜等价值千万的大礼自由分配,天猫618当天还会为其家乡发500万现金红包雨,拥有天选的幸运和招财的技能,因此被称为“天选招财猫”。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开始淘宝在每年的6月18日左右会举办一系列抽奖式活动,而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奖品不再是电子产品或化妆品之类,而是改为万斤农产品。而中奖者则会将这些新奇奖品分给众人品尝,同时淘宝部分商家承诺将在6月18日当天为中奖者所在地区发大额红包。此“招财猫”并非其直陈意义,而是指中奖的幸运儿。对于这一现象,若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将自动地将之称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实际上,出现了同义词语“天选招财猫”,这正是陌生化的结果,

再如“摸鱼爱好者”——不是为了躲避工作或学习而摸鱼,只是很简单地为了摸鱼而摸鱼。它是身体的本能,是其坐在那里就不由自主想去做的一件事,是不可反抗的爱好。这里的摸鱼也是非直陈性的,这正是对“浑水摸鱼”的陌生化处理,但实际上又融入了新的意思,表面浑水摸鱼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爱好。这种网络语言不胜枚举,陌生化手段使我们熟知的现象或事物以另类的方式呈现,在加深了广大网友的理解的同时,也为生活带来些许乐趣。

除此之外,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曾提到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常会融合一些方言和外来语,以达到为文本出人意料的陌生化效果。网络语言也正是如此。新时代的网络用语也常常融合一些字母、数字、符号或表情等,从而创造了一些非直陈性的网络语言。如nsdd,乍一看仿佛英语单词,但实际上是“你说得对”的字母缩写,同类的还有dbq——“对不起”、pyq——“朋友圈”、zqsg——“真情实感”等;数字则多利用其谐音,如837——“别生气”、456——“是我啦”、098——“你走吧”等;其组合如3q——“谢谢”、3wc——“上厕所”等,这大大提高了语言表现力,使人们体验到不同的感受。

3.2 陌生化手段对直陈性语言的重塑

陌生化手段除了能促进非直陈性语言的诞生,还能对直陈性语言进行再创造。最直接表现为将我们已经熟知的语言进行重新解读、赋予其新的意思。这种旧词新义能克服人们对语言使用的麻痹感和疏远感。如果合理运用,则更能增加句子的新颖性,刺激人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并触动人们的感情,以新的目光来审视生活。

一个典型例子是人们对“四大喜事”的解读。“当代四大喜事”是“爱豆更微博,西皮终发糖。大大不再鸽,姐妹吃安利。”但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由于当代科技进步、交通发达、个性释放等原因,“四喜”也失去了原有所含有的深厚感情,从而发生了转移,对于现在来说,“四喜”更倾向偶像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再如对“精神病”的认识有所不同。当代青年认为自己有“精神病”,这并不是指神经方面的障碍,而是说主要表现为又困又累、提不起精神、精气神儿低于常人的状况。如此看来,该词仍然是直陈性语言,仍然表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但通过陌生化的手段该词又进行重新定义,以至于产生不同的理解。还有“偷着乐”,重新定义为遇到开心的事不敢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只能克制着笑,生怕不幸下一刻找上自己。如今网络上对于旧词的全新解释越来越多,这无形中反映了陌生化为我们所带来的新鲜感。

除了旧词新义,陌生化手段也对一些直陈性的习惯用语进行了重塑。如“雷声大、雨点小”一词,其意思为话说得很有气势而本领却很少打破。人们冲破思维定势,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來解读,为其量身打造了新词:“拖拉机式努力”——准备干点什么,却像拖拉机一样,手动摇半天,声音又很大,又容易哑火。陌生化手段对直陈性网络语言的重塑反映出大众对生活的求新求变的需要。

4 结语

网络流行语受到广大网民欢迎的原因正是其背离常例的言语习惯促成了陌生化,在认知层面上产生了一定难度,使受众在认知过程中受到阻碍,从而产生新奇之感。究其本质,这种陌生化倾向反映了对正统文化及规约语言的背离与揶揄,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和解放。网络语言产生后,其使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而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公共场合下的发言也包含了网络语言。陌生化手段构建了新的非直陈性语言,产生许多网络新词,也重新定义了某些直陈性语言,使很多我们已经习惯的语言有了新的解释,并且将同义表达替换为直陈性表达,使语言不断完善,能在有限表达形式内传达更多的信息、表达更深的情感。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

猜你喜欢

陌生化手段成语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拼成语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猜成语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