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2020-05-29戚富安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戚富安

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它作为一种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种理念又有一定的时代性,从《大教学论》统一学校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度的主张,到《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提出,再到《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提出,都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善于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最成功地教学目标达成。

江苏省特级教师姚焕成认为:历史教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发掘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精神及民族精神,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特别是在立德树人上有成功的建树,既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德技并修,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发展和创新创业打下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建军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获得新知的所有方式方法,并达到掌握知识、练就技能、活学活用。通过两位专家的论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达成历史教学在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会运用、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才。根据这一结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谈一管之见。

1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爱是教育的第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慈爱并信任他们,建立起互信互尊的良好关系,教育自然水到渠成;另外,教师的教育活动要根植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及方式方法,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教师成了学生前进的引导者、领路人,同时又是学生进步的航标,指引学生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初中历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他们一般年龄在十二到十五之间,既有叛逆之举也有依恋教师之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既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把历史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又要用爱心为学生创设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一,对学生要充满爱。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人生因爱而美,爱,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温润如玉,暖若春风。学生沐浴在教师爱的氛围,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健康成长。第二,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是思想丰富、有个性差异的“完全平等的人”,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虽然他们是被管理者,但他们又是学习的主人翁、教育教学的主体。第三,要信任和理解学生。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不仅能成为师生交流的直通车,而且又是师生互相理解的通途。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 合理处理教材,善于创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合理地处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教材有普适性,教师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处理教材,以便有效地服务课堂教学。如:在教授第五章“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回顾贾谊的《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词句,使学生对战国时期秦国强大、一统六国的气势、过程有所体悟,进而在头脑中形成规模宏大的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画卷,然后提问:如此强大的秦朝为何迅速灭亡了呢?这样学生就会强烈地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并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讲授《开放与交流》的“玄奘西行”这一知识内容时,同学们都觉得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连续剧,有的同学甚至看过几遍,自认为其中的历史知识非常熟悉了,笔者问学生:“同学们知道剧中的内容吗?”。学生脸上都表现出不屑。看到这种情景笔者马上接着问:“现实历史中是不是真的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呢?”。学生们的脸上表现出愕然!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在他们心目可是栩栩如生。笔者又接着问:“唐僧是不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了真经?”。学生们都陷入了思索,孙悟空降妖除魔的高大形象已经深印在他们心中。这时候笔者开始讲述“玄奘西行”的故事:公元627年(贞观元年),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于公元645年回到大唐。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又把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玄奘不畏生死、西行取佛经,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的使者”。这样导入,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体味“历史是过去生命的生动、形象的体现”

3.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逼真地再现历史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历史图片、视频、影视资料等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历史场景再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授“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播放党史简评,同时,再播放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届领导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人们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给学生强烈的感官震撼,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确来之不易。

3.2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既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又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如在讲授战役时,教师有效利用地图分析当时双方情况及战况、意义等,特别是解放战争中三大决战;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学习,同样借助路线挂图实施教学,变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3.3巧用历史故事、历史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历史教材所讲授的历史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历史故事、历史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在讲授《伐无道,诛暴秦》的教学设计中,利用幻灯片给出四组典故成语(1)株连九族、指鹿为马;(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3)破釜沉舟;(4)约法三章、四面楚歌、楚汉河界。先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说出每组成语典故的来源。再探讨:每组成语典故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样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 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涵,把握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我们的祖先在过去历史长河中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生活痕迹。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又加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许多历史资料及遗迹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给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增加了难度,实际上,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继承历史的文化成果。如在讲授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题时,笔者先设计了以下问题:(1)我国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2)你知道这一主食作为农作物时叫什么吗?(3)它的生长环境及主要生产地区有哪些?(4)你知道是哪个国家最早种植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来了解古人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的。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米饭作为农作物时叫水稻——它生长的环境是高温多雨、主产区包括整个东亚(我国主产地在南方)和东南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课堂教学中注重古人生活和我们现代人生活加以对比,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也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减少学生头脑中对历史的遥远感,这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同时又使学生把握了历史的真实性及历史文化成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新历史
美育教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