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2020-05-29屈树贞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精神职业

屈树贞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对个人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高。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将职业精神教育设置为一门专业学科融入教学当中,因而职业院校大多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内容,以实现职业精神教育目的。本文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现状,研究了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效果的措施。

1 引言

职业精神与人们的职业活动有密切联系,其指的是具有职业特点的精神及职业操守,所有从事此工作的人均需具备此精神。职业精神将充分展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境界,也可反映一个人的发展目标。因而,职业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2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为:为企业、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且我国对人才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然而部分职业学校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但是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学生在实习或就业中存在功利性过重、诚信意识不够强、不能吃苦等多种情况。部分学生在实习或就业中可能提出无理要求,甚至有部分学生随意使用客户送到店中保养的汽车,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学生的职业精神不足,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3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3.1 研究方式

为了解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选择某地区的5个职业院校160名汽车维修专业学生、15名教师、6名管理人员、5个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此调查问卷中主要设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对职业精神重要性的认知、培养途径、评价制度等几方面内容。

此次研究中,总共发放186份调查问卷,回收186份问卷,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3.2 调查结果

3.2.1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所有参与研究的学校管理者、企业都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十分有必要。160名参与调查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认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精神是有必要的,而8名学生认为不一定需要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有8名学生表示不清楚职业精神与其发展是否有关系。

3.2.2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制度。参与调查的教师、管理人员均认为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制度不够完善、评价制度也不健全。

3.2.3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内容、形式。参与研究的学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道德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很少有学校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

3.3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3.1未制定相应规范

首先,职业院校未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科学设计。现阶段,职业院校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在不同层面、不同点位进行,且未设置专门的部门推动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职业院校未建立健全针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制度。为提升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效果,不仅需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营建优质教育环境,还应制定完善考核制度及考核标准。

3.3.2未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职业院校开始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且由职业院校提出要在本校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方式不够先进。调查发现,现阶段为培养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大多选择课堂教育模式,并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职业精神培养中的应用较少,且未建立网络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其次,不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正是由于对教师的培训次数较少,汽车维修教师的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效果较差。

3.3.3为充分发挥汽车企业在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的作用

首先,未建立完善校企共育制度。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对学生的教育、培训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职业精神水平。汽车企业则是人才的需求方,学校、汽车企業之间存在供需方面的联系,受到管理模式、权责协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更为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企业更重视对人才的使用,两者并未建立共育制度及模式;其次,校企共育方式较为单一。目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合作办学、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培育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但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这也是影响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4 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效果的措施

4.1 做好顶层化设计工作

首先,做好规划部署工作。此工作由省教育厅指导各职业院校做好职业精神培育方案规划、部署工作,在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发展方案中融合职业教育培养方案,或者科学制定职业精神培育方案,为提高职业精神培育效果提供依据;其次,做好考核工作。职业院校应把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融入考核标准中,科学制定奖惩制度,以提升教师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

4.2 建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各院校应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以提高本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效果。学校应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评选、考核制度。为保证“双师型”教师团队组建工作可顺利进行,学校应由本校中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参与者。学校应定期对本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可在企业中选聘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本校兼职教师。只有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实践能力,才可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4.3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其行为、思想道德水平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合格的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通过树立良好学习榜样的方式,在默转潜移中影响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实现这一效果,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不仅需为学生讲解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还应充分发挥其教育方面的作用。简言之: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不仅需通过语言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还应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思想及道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学习新知识及先进教学方式、先进教学理念,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素养。

4.4 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开设职业精神教育课程

为保证职业精神培养效果,应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只有保证职业精神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教育观念的先进性,才能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职业精神、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对人才专业素养、职业精神的要求在逐渐增高,教师应依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培养为合格人才。教师不仅应在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责任心。同时,职业院校应开设职业精神教育课程(此课程由企业、学校合作开发),并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比如:为学生分析专业及行业发展趋势;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职业素质扩展课程,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

4.5 做好班集体、社团组织建设工作

除上述几点因素外,班集體、社团素质的建设情况也是影响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人并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集体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平台,因而教师应重视集体的建设情况。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建立汽车维修相关的社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比如:教师可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进行情境模拟,依据相关标准完成相关操作,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其日后职业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也有一定效果。

4.6 营建良好职业精神教育氛围

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学习,因而为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的目标,职业院校应积极营建良好校园文化。第一,职业院校在规划校园时,建筑、文化长廊的设计都应与本校办校风格及专业特征相符,并将职业精神融入在设计中。如此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学校的人文精神,这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有效;第二,充分展现专业特征。职业院校教师、实验室中都赢展现企业文化特征及职业精神。同时,学校应建立融合职业精神的网络平台,比如:建立校园完整、微信群、论坛等。网络管理部门应建立网络监管制度;第三,建立多元化实践平台。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义务活动等多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责任意识,这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有利。

4.7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高、对人才专业素养及职业精神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企业应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探析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把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纳入合作范畴。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改变用人、育人观念,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利用自己技能、先进知识方面的优势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精神水平;其次,制定校企共育模式。企业可与学校制定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校企共育模式,以实现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高责任心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职业院校可与一家或多家企业合作,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可与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合作,分析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策略。此外,可通过组织学生、员工进行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了解及重视程度;最后,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学校可通过播放企业食品、展览企业文化等多种方式,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5 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精神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意识,其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影响较大。因而,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将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多个方面,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职业精神、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精神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