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研究

2020-05-29赵俊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评价过程

赵俊

发展性评价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情况而评价的一种动态评价模式。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适当的评价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发展性评价对于小学生阅读课的学习以及教师的阅读课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着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是一种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进步的评价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分析了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阅读课是小学语文课程里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为以后初中及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的学习埋下基础性的认知,因此,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评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考察语文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将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与考评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趋势。”由此看来,评价必须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1 发展性评价的应用价值

在发展性评价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评价的主要对象,学生的持续发展是评价的终极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并且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这对学生建立动态化的全方位监督和考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性评价是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它的发展性与学生这个发展的主体是密切相关的。并且它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无论是思想的成长还技能方面的提升。

2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现状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知道,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在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也要感悟编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在文本里的具体意思。并且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使得学生在之后遇到类似的课文时可以自己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教师从旁协助学生的阅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与体悟上。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时纯粹在照着教案生硬地授课,不顾及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忽视学生的阅读现状,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过于注重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课堂的互动性,导致教师讲课乏味、呆悶,学生提不起来兴趣。此外,学校缺乏发展性评价的制度体系,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也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因此,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性评价的可行性措施。

3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的对策

3.1 教师方面

3.1.1 尊重评价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价里,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评价对象。而发展性评价模式则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对象,并且不再把评价作为教学目的,而是把它当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发展性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感知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然后依据感知情况进行客观且准确的评价,对于课堂表现稍微差点或者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尊重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对他们多给予肯定的赞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对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处在需要得到外界认同的阶段,因此极其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都通过教师和父母的肯定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并且这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强烈,因此这时候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及肯定,这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此外,教师的评价还要考虑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处在发展阶段,每个个体发展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感知不同个体的发展情况,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每个学生,并且多给予他们肯定,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面都读多给予肯定的答案。用很确定的态度告诉他们勇敢表现自己,积极进取。多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1.2 重视评价内容

在发展性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不仅仅评价学生的语文阅读课知识的掌握,更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价值观和态度进行评价,可以适当地减少知识掌握的要求,注重实践操作。

3.1.3 注重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在传统评价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将焦点聚集在分数上,唯分数论学生的优秀与否以及聪明与否,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多方面综合发展的主动性。所以这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不是纯粹的打分形式,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感悟。

教师要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对照、查阅资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方法上,并不是彻底抛弃定量评价法,而是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

3.1.4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主体。切勿本末倒置。相对比在发展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优化学生的阅读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进而有效地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改进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与阅读习惯,最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2 学生方面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然后形成事情的结果。因此,内因也是重要的因素。并且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离不开学生自身对发展性评价的理解。所以在学生方面,主要强调学生对发展性评价的态度和认知。让学生了解发展性评价,并且不再唯分数评价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关注自己的进步,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了解自己在学习语文阅读时的进步与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

3.2.1 形成良好对评价的反思习惯

形成良好对评价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其次也有利于学生后期的跟进学习、树立自信心,以及自主学习。学生对评价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能够明确学习得任务。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这将是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不仅能对现阶段的学习有帮助,也有利于将来的学习。甚至这个习惯不仅是对语文阅读有益,对整个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也是有益无害的。要形成良好的对评价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写日记,一方面可以记录平时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的写字和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一段时间后回过头看自己写的日记,也间接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包括每天的目标、每周的、每个月的以及一学期的。并且要实现目标具体应该怎么做。

3.2.2 具有自我客观评价的意识

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不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期待的影响,从而缺乏正确的自我客观评价的意识。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表扬,往往会过分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因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客观评价的意识,引导其健康成长。

综上,评价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总结。好的评价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潜力,强调学习过程,着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性评价无论对于学生阅读课的学习还是教师的阅读课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评价过程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