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2020-05-29赵桂荣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师生音乐情感

赵桂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不但可以带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情感。本文将重点讲解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怎样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通过师生之间互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1 引言

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决定着整个课堂中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而且完美的配合还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2 课堂互动教学的原则

能够体现出民主且相对公平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对于那些还适合课堂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理解与尊重

理解与尊重所有课堂教学的前提,若教师在讲堂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则可能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为达到相互理解尊重的效果,一方面是是教师需要感会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身体活动细节,以学生真实接受到的为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天真幼稚就嘲笑或者直接批判,音乐教学需要灵感的创新。

2.2 交流平等

这个方面是指学生与教师的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对彼此的想法给予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平易近人,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做到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也需要做到学生之间的交流平等,从而能够解决学生之间不平等的问题,即一些学生成为强势主体,一些学生相对弱势群体。

2.3 理解并容忍学生的错误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其心智水平发育尚且不高,阅历相当浅薄,这就使得小学生能够提出一些不符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音乐学习上体现尤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音乐没有太多的理解与感会,没有节奏也不赶音调,此时教师须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将其错误指出来,并且鼓励学生去学习正确的方法。学习中难免遇到问题,如何引领他们走出错误才是正解。

2.4 容许差异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如何实现容许差异原则进行说明:第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为主要参考,对那些学习能力好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多给他们上台表演的机会,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可以给他们唱歌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进步;第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习,也需要给他们上台表演的锻炼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并且还能够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需要关注差异性与整体的共存,即在照顾个体的同时关注全班的学习。

3 小学音乐教学与有效互动之间的关联

3.1 有效互动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音乐课堂教学主要讲究的是能够让课堂氛围可以真正活动起来,“活动”并不是想像中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互动,而是一种新型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应试教育中主要表现的是老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硬性的接收知识,进而便会忽视学生才是整个课堂中真正的主体。有效互动是指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进而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学习。例如: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解决问题,进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到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个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3.2 有效互动可以推动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中的整体实践,主要的目的就是运用音乐教学进而来挖掘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学生的各种潜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照学生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找寻到其中的规律所在,运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老师可以慢慢指引着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的演唱、演奏以及聆听等综合性的艺术当中去,真正让学生能够走进音乐的世界当中。比如:在进行《小动物回家》的音乐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模仿一下小动物的运动形式,编制一种小动物跳跃的舞蹈。例如:可以通过模仿小乌龟的慢动作来感受音符的时长;依照小鸭子习惯于摇摇晃晃的动作体会二分音符的特点;小兔子喜欢蹦蹦跳跳来学习四分音符等。这样对于音乐的求知欲以及探索便会促使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整個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推动音乐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热爱。

4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性

4.1 活跃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

课堂的学习氛围主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对于整个教学目标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这种学习氛围可以更直接的反应出整个教学质量的成果。课堂上的氛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积极向上的、消极的以及富有对抗性质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带动学生喜欢音乐、学习音乐以及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消极的课堂氛围则是一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一种课堂,学生在小面情绪处于负面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没有兴趣。对抗性质的课堂氛围则是场面十分混乱的状态,老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对抗性,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老师,进而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教学成果。

有效互动课堂指的就是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不但有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增强,而且还可以活跃学生之间的思维。所以,师生在课堂中只有充分有效进行互动,学生积极配合老师,老师一步一步去指引学生,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4.2 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课堂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的、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的安全气氛”。心理学家同样认为,只有人处在心情愉快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或者是思维才可以更加发散、开阔;反之,人如果处在情绪比较低迷的时候,思维方式便会变得比较狭隘。放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处在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才会更加开心的放松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小学生都会喜欢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因此老师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微笑或者手势等等一系列动作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特别是要更加关注那些不爱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学生,通过更多的交流以及密切的关注,让他们不被遗忘或者孤立积极参与到互动中去。

4.3 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学生对于整节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对于所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学生对于所学科目的喜爱程度。教师不但应该懂得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还应该知道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学习的喜爱。

教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将“教”与“学”进行统一,不但要发挥老师在传授知识时的主导作用,还应该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整个课堂氛围能够处于积极向上的一个状态,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

4.4 促进情感交融策

情感交融的形式大多是从教师对学习的关心上来体现的。比如,一些学生不懂得音乐的语调,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在进行小学教材中《小白杨》一课的学习中,我就是使用情感交融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这堂课教学效果达到了我的预期。曾有一位学生向我提问:“白杨树不就是一棵树吗,树又没有思想,哪里来的那么多感情呢?”在这一刻,我感觉这是实践情感交融策略的好机会,于是我就顺着他的思路,先问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他回答道:“白杨仅仅是一种植物,不会交流,又没有大脑,课文为什么描述它像人一样呢?”我告诉他道:“小白杨当然是植物,不过在此,是作者通过它所表达的一种情感,它只是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并不具备人的思想。”那位同学听了后,觉得我说的对。

5 结束语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在任何方面都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老师是整个课堂上的主导者,应该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使用的设计与组织。运用到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进而师生可以共同去感受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生是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营造出一种欢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发挥自身主体的作用,使得学生的情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师生音乐情感
情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台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音乐
麻辣师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