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教材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29黎穗红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性新教材课程标准

黎穗红

随着社会发展,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纳入了语文学习的目标,而部编版新教材也对综合性学习做出了相应体现。本文联系部编版新教材,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必要性、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开展综合性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教育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完善。而作为国家教育课程基本纲领性文件的课程标准,也不断的变革着。从2000年首次亮相至今,课程标准已经经历了七次变革,如今各个学科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便是2011年由各位专家学者讨论后所形成的成果。为了更好的达到2011年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在不停的改编着,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部编版教材应运而生。

部遍版教材全称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部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按各个学段不同的要求编写的教材。从2016年起,广东省内就开始使用新的部编版教材,小学阶段如今使用新教材的年级已经有三个:一、二、三年级,2019年7月使用人教版老教材的目前只有四、五、六三个年级了,2019年9月以后则全部年级都使用部编版教材。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立足于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融合,不仅在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也加入了在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提出的新目标要求一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相对于生字词、阅读、写作这一类语文基础性的教学目标,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关系似乎并沒有那么紧密。那综合性学习为什么会在语文学习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希望学生拥有的这些能力和核心素养都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来实现,这也是新课改中加入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的原因。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准确把握住语文教材中的要求,更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革而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因此当新部编版新教材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出现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1.2 语文和其他科目学习的需要

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语文包含的内容太过广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言文字是语文,那些沉淀于历史长河中却熠熠生辉的文学宝藏是语文,人们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也是语文......如果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中来学习语文那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只依靠课本来学习的语文是没有生气的,只有让学生把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综合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出语文的真正的教学意义,才算是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同时语文又不同于其他学科, 虽然也注重学生在文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但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认识事物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语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其他 学科内容的理解的深浅。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这座巨大的魔宫中,语文就如同位于最底层但却承载着各个学科的基石,厚重而又无所不在。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综合以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综合。它的综合性无论是对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还是对其他学科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甚至可以说,语文内容的广泛性与语文的功能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必然。

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面临问题

2.1 教材中的“似有实无”

虽然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整合来自生活以及其它各个学科的知识,但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本为主,而无论是以前的人教版老教材还是如今使用的部编版新教材,课本内容大多围绕生字词、阅读和习作展开。教材中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是与其他语文学习目标内容相比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很少。如人教版老教材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直到五年级才出现,即使部编版新教材对这方面更重视了些,也到三年级才出现关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

这种现行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缺失的实际情况,使得综合性学习成了空中楼阁,让它在教学中则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一一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但在课本中却得不到重视。于是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师多会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在生字词、阅读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却往往忽视了同样也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的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2.2 教法上的“得上且上”

由于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过少,没有相应的可依据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往往不够充分,教学研究也不够深入,教学时通常都是得上且上,或者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省略学生综合研究学习的部分,教师包办直接小结,又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随意研究不加以指导。这两种不恰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扩大学生知识面,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也削弱了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3 教学中的“孤立无援”

综合性学习不同于其他的语文学习的内容,很多综合学习的展开会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或实际经验,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能够达到这样条件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自身难以达到要求,大部分家长们也认识不到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没有给与足够的支持,学校能够给综合性学习提供的物质资源更是十分有限。如此窘境,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自然很难展开。

3 高效综合性学习的解决策略

3.1 “挥起锄头”挖掘语文新教材

虽然目前的新教材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仍有所缺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既然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作为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综合性学习内容,主动挖掘开发教材中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学生创造条件。

比如现今一到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几乎每一册都收入了与季节相关联的诗歌,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诗中的意境,但其实这也可以是综合性学习的好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和季节相关的主题,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同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孩子的能力,低年级活动以听,看,画为主。如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出现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由于教学时间与清明节和端午节都比较接近,不妨带领学生进行祭祖扫墓活动或者开展一个包粽子比赛,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参与热情,也让学生自然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3.2 延伸书本学习,迎来意外收获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开放的,自主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拓宽渠道,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我采用了 “课内、课外”两条渠道来开展活动。我先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之源、汉字之趣、汉字之美,让孩子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开展书法比赛,孩子们对汉字似乎更有情意了,作业整体书写有了明显好转。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的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简单了解到细心走访,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神奇有趣,还让一部分学生因欣赏书法作品或走访身边的书法大师,从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谁能说这不是意外收获呢?

3.3 指导与评价并行,活动更高效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比较宽泛的,孩子们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多,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活动进展情况,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比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寻找错别字”活动时, 我每天都要了解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询问他们遇到什么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面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我们教师都要及时了解,指导到位,逐一解决,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同时,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各小组成员身上的闪光点, 如积极参与活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搜集整理资料、敢于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都要及时表扬或奖励。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缺一不可。指导到位了,活动更有序;评价及时了,活动更高效。所以,我们教师在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切不可当“甩手掌柜”,要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地位,力求指导与评价并行,让活动更高效!

3.4 打开思路,联系其他学科

除了可以纵向挖掘语文教材,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深层次的学习语文知识,也可以横向开发,与其他学科进行连接。如今部编版的教材中,不仅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增加了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知识。比如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我爱阅读”选取了一篇关于家乡风景的文章《画家乡》,而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书中也有和家乡有关的一课《家乡的山和水》,两者内容发生了重合。此时不妨把两科目的内容做一个联动,设计一个关于家乡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风景,物产,人文等方面搜集关于家乡的信息,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同时就达到了两个科目 对“家乡”这个内容的要求,一举多得。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使用部编版新教材是有利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展开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好语文以及其他學科的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更深更广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好组织、指导与评价工作,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亲身实践,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孩子们就一定能感受到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并乐此不彼!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新教材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