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零库存管理研究
2020-05-29章霞青
■章霞青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2100)
一、零库存管理理念
零库存管理,又称为JIT适时制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库存管理理念。它并不是指库存物资的数量为零,而是尽量使企业的库存数量的配置能接近于最优化配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JIT适时生产提供了机会。目前,零库存管理有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客户管理库存(CMI)、联合库存管理(JMI)三种形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供应商对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客户管理库存(CMI)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相对,库存归零售商管理,因为零售商在配送系统中最接近消费者。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介于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客户管理库存之间的库存管理方式,就是供应商和客户共同管理库存,进行库存决策。
零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库存积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库存管理能力成为重要的企业竞争力。马云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提出快递行业加速发展,核心目标是想消灭库存,库存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难点。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制造业库存管理包括原材料库存管理、在产品库存管理、产成品库存管理。
存货的存在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营运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循环链。库存管理工作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库存管理不当也会影响企业有效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工作。我国很多企业都是由于大量的存货积压走向破产的边缘。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主要问题有:
(一)大多数企业存在高库存问题
存货管理的根本是为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减少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存货尤其是产成品的积压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与“适时制”“零库存”管理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法,在存货管理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主要凭企业管理人员的主官经验判断来决定原材料的采购量、产品的生产数量及进度。企业在最初生产的时候,只是一味关心扩大生产和销售,忽视存货管理。有些材料多余购进,有些购进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有些产品的生产不能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企业高库存,增加企业仓储成本,流动资金紧缺。
(二)缺少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现阶段一些制造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库存管理系统。尽管调查研究显示,有高达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然而用在业务应用方面的只有44.2%[1]。因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信息不能共享,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其次,缺少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库存信息同样不能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息运行不畅通,增加制造业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工作和材料采购计划制订的难度。
(三)对库存管理不够重视
首先,企业库存管理需要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系统和管理人员。但是我国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缺少各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库存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彼此配合度差,错误地认为库存管理只是仓库的事情。
其次,企业对库存的管理更多停留在库存的数量和质量管理,处于只是做好收发记录的物资保管初级阶段,对存货的价值管理比较欠缺,对企业材料、产品库存的积压、贬值等问题不够重视。市场前景预测能力弱,造成企业库存的可变现能力差,企业库存账面价值和实际可回收金额差距大,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作出有效的经营决策。
(四)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我国制造业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对供应链全局考虑不够。极少数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做到精益生产,开展零库存管理模式,例如:美的、海尔。造成个别大企业独享零库存的优势,把库存管理压力转到了供应链的上游或下游企业,但未能实现供应链中所有企业库存管理最优状态。对于供应链上单个节点的最优决策通常不是整条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并且不顾供应商的利益,很难做到持久合作。
三、国内外实施零库存管理成功企业模式研究
(一)美的零库存管理模式——VMI模式
1.构建ERP信息系统,共享产销信息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成就美的的零库存。2002年中期,美的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产销信息共享平台。美的将ERP与供应商库存管理(VMI)系统进行对接,供应商只要通过自己的供应商端就可以进入系统的交换平台。看到美的下的订单内容,包括订单材料种类、采购数量、材料规格及交换时间,供应商在网上进行确认后,这张订单即生效可执行。
通过ERP信息管理系统,美的还可以提前告知供应商需要的材料品种、数量。供应商一般备足3-5天左右的需求量即可。自从美的开始利用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它原来有100多个仓库,现在只需要8个仓库,而且在8个小时可以运到的地方全靠物流配送来实现,减少了材料的出入库工作,使得美的集团流通环节的成本降低了20%左右。
2.精简仓库,转嫁存货存储成本
1.2.2.1 成立专门病房环境管理小组,护理管理者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宣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理念。6S管理的理念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每位护士都是成员,明确自身职责,落实6s管理。执行6S的好处 :学习6S精益管理中在于学神,不在于形 。6s精益管理的精髓是:人的规范化及地、物的明朗化。通过改变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品质,强化规范和流程运作,进而提高科室的管理水准,从而达到 人--规范化 ,事--流程化,物--规格化。
美的拥有较为稳定的供应商300多家,零配件数量3万多种。60%的供应商都在总部佛山顺德周围,还有部分供应商在广东清远一带,大概需要3天左右的车程,只有15%的供应商距离美的较远[2]。对于这15%远程供应商,美的在顺德总部建立了很多仓库,仓库的所有权归美的。远距离供应商为了方便及时供货会在美的的仓库租赁一片区,将美的需要的材料先存放在里面。美的需要材料配件时,网络下单通知供应商,再进行资金划拨和取件。此时,材料配件的所有权才从供应商手中转移到美的手上,之前的库存成本都由供应商承担。美的成为供应链中的链主,供应商则追求及时供货。
美的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将库存成本转移给供应商。减少存货就意味着盈利。2001年的美的存货周转天数是109.8365天,实施VMI后,2002年美的存货周转天数是82.7225天,2015年美的存货周转天数51.8813天。
美的零库存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的自身在供应链中的霸主地位,以及美的强大的ERP信息系统。
(二)戴尔零库存管理模式——VMI加JMI模式
1.零部件库存实施VMI模式
戴尔的零部件库存管理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为了控制库存,戴尔强调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加强信息沟通降低存货风险。戴尔将现有的资源规划软件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所有生产设施中,每周召开供需平衡会议,销售、制造、采购部门共同制订行动计划,对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和预测,赢得了供应商的信任和支持,供应商愿意按照戴尔的要求共享自己的库存,满足戴尔“随时需要,随时配送”的要求。戴尔的供应商需要经常采取小批量送货,有时一天配送好几次。为了保障订单配送的及时性,戴尔供应商会选择在戴尔附近租赁仓库存储配件。
在互联网技术下,戴尔公司不断挖掘库存信息的价值,强调“以信息代替存货”的管理理念。当客户把订单传给戴尔ERP系统,戴尔控制中心会将订单任务分解成各子任务,并通过信息网传给配件供应商。配件供应商按任务单在规定时间进行配件组装供货,戴尔只需在成品车间完成组装和系统测试,就可将产品移交客户服务中心处理。订单不断,生产不断,循环往复周转。而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主要得利于戴尔具有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系统。
2.生产管理中采用JMI模式
图1 制造业企业零库存实施条件图
戴尔的零库存模式还得利于戴尔的直销模式,能够更好地把握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动信息。戴尔的作业效率非常高,一台PC机从原料进场到打包离厂只需要5-6个小时的时间。作业空间集中,从进料到产品下线全部在一个足球场大的空间进行。
总之,戴尔低库存的实现离不开精确预测客户需求;离不开专业优秀供应商的配合;离不开高效、畅通的信息系统。
四、大数据对制造业零库存管理实施的意义
工业4.0的显著特征是网络化,制造业的诸多领域,采购、生产、销售、仓储和物流等供应链环节向平台化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运用诞生了大数据。大数据成为这个时代商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对大数据的运用、分析、挖掘能力成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大数据对制造业的价值主要有:一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供应链平台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可以准确把握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及数量,减少不必要生产和过度生产,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合作,提高整条价值链条和产业链条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可以共享库存、生产、运输、销售信息,克服需求与供应的不确定,为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创造了条件[3];三是降低库存成本和配送成本,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更有效地管理仓储,降低库存成本,制定最合理的库存方案。依据大数据制定最优配送路径,降低配送成本,增加企业的配送效率[4]。
五、我国制造业企业零库存管理实施对策
(一)做好供、产、销的协同平衡
制造业零库存主要要求是做到原材料零库存、产成品零库存。从美的和戴尔的模式分析可以知道,原材料零库存需要供应商和物流的配合达到供应生产协同,产成品零库存主要采取按需生产,但是也要求企业做好生产需求协同,避免错失商机,并且企业的良性运转还需要资金、物流、信息的协同。
但是我国制造业现阶段的现状是物流配送速度慢,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不足。加上市场的变化莫测,如果供、产、销不能协同会造成供需矛盾的加深。例如:2008年海尔集团推出“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在高温下错失商机,频频出现断货现象。因此,做好供、产、销的协同平衡非常重要。
大数据为供、产、销的协同平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间的所有企业共享库存、生产、物流、需求等信息。利用大数据生产商能够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做到精准采购和精准生产。利用大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选择最优的生产决策方案、采购决策方案。利用大数据能够更精准地了解物流、人员、财务信息,做好物流、资金、信息的协同。
(二)按地区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零库存管理的基础是拥有稳定的供应链,然而我国制造业现阶段大多数规模小,难以在供应链中享有强势地位,并且供应商合作关系不稳固。因此,制造业“零库存”管理,必须考虑整条供应链,让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分享“零库存”管理带来的成本降低效益,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发展合作。另外,各制造业企业以地区为单位形成稳定的同区域产业链结构,可以做到方便物流配送,并能减少物流和仓储成本。
(三)作业标准化管理
制造业企业零库存管理的核心难点是供、产、销的协同平衡。按客户需求定生产,按生产定采购。而采购数量的精准化,还需要消耗材料的标准化、生产作业顺序标准化、生产方式标准化、生产作业时间标准化、生产质量标准化、配送时间标准化,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做好市场预测和供需平衡工作。
作业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技术部门制定物料清单(BOM),采购部门计算经济订货批量(EOQ),订单处理部门计算物资需求计划(MRP),生产部门按图纸的规范装配等。否则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对企业库存管理造成影响,导致原材料错买、多买,或产生不合格的产品,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
(四)预留一定的安全库存
若企业刚刚实施零库存阶段,企业经验还不足,为了避免预测出错和市场突变,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备一定的安全库存,避免供需不平衡的风险发生。Caliskan-Demirag在2012年建立了一个定期库存控制的模型,用于寻找在需求不定的情况下订单与库存的最优策略[5]。我国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库存量控制模型。
(五)制定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盟约
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共享信息,有助于供应链企业间相互协调和配合,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企业机密信息的泄露给企业带来危害。因此,在共享企业信息下要求企业管理文化升级,各共享企业按要求形成企业共享盟约,在共享企业信息的基础上,保证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的安全性,才能保证企业间长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