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泓斐:从呼兰到米兰
2020-05-29紫茵
紫 茵
很久没在国内舞台听她演唱,这是去哪儿了?—意大利。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访学深造。她这一年忙于学习,一次、一天都没回国。9月26日,在米兰伦巴第大区市政府音乐厅成功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个人独唱音乐会”;9月28日回到北京;10月2日飞往包头。还没倒过时差,即加入陈蔚团队,开始进入紧张排练,在歌剧《双翼神马》(音乐会版)中领衔女一号铁花。
这个角色是这一年来,尤泓斐接到的第一个中国歌剧角色。铁花唱段很多、戏份很重,10月12日首轮首演,女一号表现出色、大放光彩,引得包头观众好评如潮、纷纷大赞:真不愧国家级大腕,唱得真好,演得真棒!作为一路从2003年郭文景歌剧《夜宴》里的红珠、2009年民族歌剧《白毛女》里的喜儿、2011年原创歌剧《再别康桥》、2015年西方经典《茶花女》里的薇奥列塔等中外歌剧听过来的老朋友,在铁花的歌声里我听到了尤泓斐的可喜变化。她,在舞台上更强大也更自信,更有实力也更富魅力了。
《双翼神马》,从彩排到演出,尤泓斐上台顶着连唱五场。结束任务回到北京,10月17日,我们相约王府井一家咖啡厅。两个人都有些急不可耐,我想最早知道、她愿最先告知,这一年,在米兰游学的经历和收获。但这次访谈的话题却始于铁花、落于萧红。中央歌剧院即将上演歌剧《萧红》,她,又是领衔主演女一号。
在《双翼神马》中饰演铁花(摄影:国光)
满怀感恩之心展开双翼
在中国歌剧女高音中,无论形象扮相,还是声音造型,尤泓斐无不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她的独特优势不仅在于其身材高挑、丰唇皓齿、歌喉出众、美目传情,更重要的是,从《白毛女》到《茶花女》,她演过十九部中外歌剧,在民族声乐和“美声”歌唱之间,穿越中自觉自为、横跨时自由自如。若论“第一”和“唯一”,尤泓斐也算特殊个例。她是第一也是唯一连续八年在北京大学举办“艺术之旅”的歌唱家,北大百年纪念讲堂授予其“荣誉艺术家”称号;她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评选的“中国十大女高音”之一。曾应邀同中国交响乐团合作,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莫扎特《安魂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曾包揽顾长卫电影《立春》女主角王彩玲全部唱段,并为《甄嬛传》(美版)演唱主题曲。还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北京独唱音乐会唯一的“美声”助演嘉宾。
在“中国十大女高音”中,尤泓斐以其超凡脱俗的实力与魅力,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频率密度也十分罕见,如“‘让我靠近你’— 尤泓斐2006北京独唱音乐会”和同名“2007深圳独唱音乐会”,“2008北京‘蓝调晚妆’大型音乐聚会”、“2012‘从白毛女到茶花女’哈尔滨之夏独唱音乐会”。因为对家乡故土的深情厚恋,2017 年她又举办了“外国经典歌曲、歌剧作品哈尔滨独唱音乐会”。那一年,正好是尤泓斐离开家乡,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二十六年。相隔五年,在哈尔滨两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都满怀着感恩之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家乡,我特别希望多回去,用我在北京这些年的学习成绩、用我的艺术成果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黑土地。”
尤泓斐说她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离不开恩师,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五年,歌剧系郝季华、张牧教授为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教授,则将她一步一步带上歌剧舞台。“我永远感恩我的先生!”尤泓斐尊称陈蔚“先生”。在歌剧艺术道路上,先生给予泓斐全方位、多维度的导引极为关键,这种帮助影响一生。“如果没有恩师的精心调教,我不可能在歌剧舞台上走得这么顺,走到这么高。”在尤泓斐主演过的十九部歌剧里,陈蔚的作品占了五部,虽比例不算高,但以导演和主演的合作,她们确是一种心灵默契的特殊关系。“这就是我欣然接下《双翼神马》女主角的理由和动力吧。”
在米兰紧张准备个人独唱音乐会时,陈蔚亲自“点将”,希望泓斐主演歌剧《双翼神马》女一号,一声召唤、一道“军令”,尤泓斐感到“压力山大”。她不能拒绝,答应了先生之后,她才看到剧本和谱子。“我觉得铁花这个人物,她跟我很像。这个角色非常合适我,一个中年女性,一个职业女性,既要顾及事业,又要兼顾家庭。虽说职业不同,但人生的经历和人生的节点非常吻合。”泓斐不愿意匆忙上阵,陈导一直鼓励:你行,肯定没问题!“既然先生对我有这么大的期望,我不想让她失望,我也就抱着挑战的心理,接了。”米兰音乐会本身准备已经非常紧张了,还要看“神马”的剧本、默铁花唱段的音乐。“有先生亲自坐镇,我应该有信心把这部戏演好。”
《双翼神马》(音乐会版)公演时间不可能推迟,“我就像子弹上了枪膛,不可以退缩。高炉—‘包钢’离我很远;但,铁花— 人物,离我很近。只要稍有空闲,我满脑子都是她在歌唱。”米兰时间,9月26日晚上八点独唱音乐会开始,两个小时结束,“可以说十点之后,我就在想‘神马’、想铁花了。回家收拾行装,赶往机场。”在米兰飞往北京的九个小时里,尤泓斐差不多用了七个小时看谱子。“我为了这部戏,一刻都不能在米兰多停留。我不能让陈导着急,更不能因为我而延误了排练。”9月28日回北京,10月2日飞包头,十天时间把谱子全部背下来。“演铁花这个人物,我没有太大压力。重要的是音乐,要用音乐打动人!”虽然时间非常紧迫,泓斐还是要求去“包钢”下生活,“因为铁花的唱词,那些术语对我来说太生疏、太生硬了,必须体验一下生活再唱铁花,可能角色就会变得鲜活”。戴上安全帽,走进钢铁厂,看轨梁厂车间红红的钢梁,怎么出来?再看看“包钢”发展的历史,怎么从稀土、从矿物质熔炼铁水变成钢材,再通过模具塑型……终于感受到这个铁花,她的形象应该是啥样。
米兰独唱音乐会后,与钢琴伴奏斯文特拉娜女士合影
泓斐感恩先生给了自己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优秀而成熟的歌剧演员,在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和挑战,“最大的需要是自己必须快速转化成为铁花,在舞台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音乐上的优势,更亲切、更自然地讲好这个故事,我,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包钢人’”。这个快速适应的过程,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和能力。尤泓斐交出一份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卷,《双翼神马》成功演出,铁花功不可没。她并未因从意大利刚回来就舍不得放下身段,而是从剧情、人物出发,绝对不用洋腔洋调唱铁花,所以,她的铁花同时也受到“包钢人”、包头人的真诚欢迎,赢得了满场最多、最响的掌声。
满怀朝圣之心远赴米兰
在国内已经演了二十多年歌剧,怎么会想起来要去意大利?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在尤泓斐心目中,威尔第是她最崇拜敬仰的歌剧作曲家,《茶花女》是她最早接触的一部西方歌剧,薇奥列塔也是她饰演的第一个西方歌剧女主角。
1991年考上中国音乐学院,但歌剧,在这个呼兰姑娘脑子里,毫无概念。一年级新生听五年级毕业班唱《茶花女》,“我的师姐师哥,郑家琴演薇奥列塔,李玉宝饰阿尔弗莱德。演二幕一场,那个印象太深了,我能记一辈子”!尤泓斐跟着薇奥列塔流泪,哭得稀里哗啦。“我当时内心的想法,在毕业时,我也要演这个戏!”五年之后,她果真主演了《茶花女》,而且是陈蔚老师给毕业班排的这部戏。这部戏让1996版的薇奥列塔“中”了中央歌剧院的“招儿”。他们去学校物色新演员,回去说是看中了一个好演员,尤泓斐又会唱又会演。
尤泓斐进中央歌剧院主演的第一部歌剧就是《茶花女》。第一次出国走到最远的欧洲国家、茶花女生活的城市。小仲马原著《茶花女》有真人原型,她是一定要去看一看原型在巴黎住过的房子,“我想象着她曾经的生活,感受着她留下的气息,相信,很多机缘巧合并非偶然”。尤泓斐对这个角色越来越有独到心得,表演越来越到位。她塑造的薇奥列塔,自成一格,独具特色。男高音歌唱家王丰,曾与多位女高音搭档演出这部威尔第名作。尤泓斐的表演仿佛薇奥列塔“附体”,在舞台上总会带给男高音一种强烈而特殊的“化学反应”,面对的、怀抱的难道不是活生生的阿尔弗莱德的恋人?
这些年,尤泓斐主演的歌剧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歌剧艺术上还不够完美,歌唱技巧存在着没有解决的问题”。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毕业,演过西洋歌剧却从未去过歌剧的故乡意大利,“这也是我一直没能完成的心愿、一直不能释怀的一件大事”。国家公派访学年龄上限为五十岁,尤泓斐决定赶在这之前抓住机会的“尾巴”,实现这个愿望。她毅然放弃大量演出,在整整五个月里,全脱产跟班“疯狂”恶补意大利语。“我的同学都和我的女儿一般大,十五六岁,我可是全班年纪最大的学员。”
尤泓斐不想只是通过国家公派出国镀金,“我要真正去寻找歌剧的‘根’,在意大利学习意大利的唱法,掌握歌剧表演艺术的奥秘”。她为了学好意大利语,开始每天早上坐地铁,每天上五个小时的课。还有,必须参加无法推脱的重要演出,下午回家换上戏装,从学生又变回一个演员。经常作业做到午夜或凌晨,美丽双眸严重损害,视力急剧下降还得配戴眼镜,女演员更像个女学者了。“如果想真正学到本事,只有自己强大,不靠翻译,我才可以和老师自由地交流。”
终于能够出去了!“我没托任何人走捷径,自己按照程序,在官方网站上,一步一步填表申报材料。”最后一步需要歌剧院派送时,尤泓斐找到领导审批。2018年9月28日飞往米兰,2019年9月28日飞回北京,这一趟,365天,一次、一天都没回国来。“在米兰,已经是一天当作三天过,这样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觉得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学。”买站票看斯卡拉歌剧院演出季全季的歌剧、芭蕾,还有从女高音到男低音的独唱音乐会。第一次走进斯卡拉歌剧院看第一部歌剧《埃尔南尼》,尤泓斐特别兴奋。“这个舞台对我太有吸引力了!音乐一响起来,那种精确度是只能在CD里才能听到的效果。我想我如果是这个舞台上的一员,该多么幸福!”演出季开场大戏《茶花女》,尤泓斐连看四场,最后是多明戈演老阿芒两场。“我也成了追星族,第一次在舞台后门排大长队,举着大海报等多明戈签字。”一名学生、一名爱好者、一名崇拜者,在门外等候见偶像是怎样一种心情?尤泓斐想体验一下,很幸福也很兴奋。
米兰独唱音乐会后,与声乐老师蒂齐阿娜·法布拉奇妮女士合影
米兰酒店105房间,威尔第在此生活、写作直到最后去世,需要预约参观。平日里尤泓斐穿着朴素,平底鞋、双肩包,大书包里塞满谱子。那天要去拜谒威尔第,她特意换上高跟鞋、长裙加披肩,戴上项链、耳环、戒指。“我想,我去看他,一定要很正式、很漂亮,盛装前往。”满怀朝圣的心情,尤泓斐假扮访客穿过长廊,在105房间外轻轻敲门,想象威尔第在屋里说“请进”。她轻轻推开房门,用双手摩挲威尔第的桌案,感觉上面还留着他的温度、他的气息……尤泓斐默默告诉威尔第,“我来了,我是一个中国的歌剧演员。中国的观众也都那么爱你,因为你给我们留下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感谢你把所有歌剧女主角都写得那么好,你让我站在舞台上,那么美。”尤泓斐现在似乎更了解他,更懂得他。“我那么爱他和他的《茶花女》,想让他赐予我他的灵感,他能让我再演唱他的作品时,更能如他的初衷心愿,更精准的地表达他的音乐。”尤泓斐静静伫立,默默祈祷,好像威尔第听得到她的心声。“他在看着我、欣赏我、向我微笑……那一刻,我真的太幸福了!”
满怀崇敬之心仰望偶像
在歌剧生涯中,能主演《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尤泓斐觉得是莫大的幸运。更幸运的是,来到米兰,声乐老师蒂奇阿娜·法布拉奇妮本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薇奥列塔。继卡拉斯之后,她是最受观众欢迎、最被权威认可的《茶花女》,曾领衔该剧演出150多场。尤泓斐说,这位老师很多地方音色酷似卡拉斯,听她在斯卡拉歌剧院唱《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经常会恍惚,她是谁呀?卡拉斯又回来了吗?
意大利老师给尤泓斐上课要求非常严格。面对一个中国女高音、歌剧艺术家,蒂奇阿娜恨不能把自己的艺术经验全部教给尤泓斐。她充分肯定尤泓斐的声音类型、形象气质,非常合适演薇奥列塔。“但她说我演唱感觉有些累,她要帮我解决这个‘累’的问题。”尤泓斐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自己歌唱像说话一样轻松。“我真的是找对了老师,她可以让我的歌唱进入自由王国,帮助我一步一步接近歌唱的最高境界。”
一年访学时间一眨眼就结束了,蒂奇阿娜十分舍不得尤泓斐。“她非常想把她的《茶花女》全部教给我,她说,你是我一生中不能忘记的好学生。我跟老师说,您的《茶花女》我还没学完,我还会继续自学啊!”尤泓斐认为自己现在还不够好,“正确的歌唱方法是一门科学,它不可能、也不应该速成。我觉得我刚刚入门,需要三年时间天天温习、坚持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双翼神马》的铁花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但泓斐自谦说:“这不是我最好的状态。如果把我老师的东西学到了、掌握了、巩固了,我可以有更好的状态。”
尤泓斐希望在米兰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正好适逢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伦巴第大区政府对她的提议热情响应大力支持,表示中国人在意大利演唱意大利歌曲,非常有意义,他们愿意和她一起欢庆这个中国的节日。“我的老师特别高兴,马上帮我准备曲目。因为外国人习惯看节目单,只有对你的剧目、曲目感兴趣,才会听。”前面的艺术歌曲、歌剧选段演唱之后,最后两首拿坡里民歌,全场听众都欢呼起来。因为拿坡里方言和意大利别的地方发音不同,非常难,而一个外国人唱拿坡里民歌是难上加难。泓斐最高兴的是《小嘴儿》和《请不要哭泣》两首歌刚刚唱完,下边有拿坡里人说,听她的歌声就像回到了家乡。
她演唱的两首中国歌曲《那就是我》《我和我的祖国》,从合乐开始就让意大利“Coach”(艺术指导)深受感动,虽然并不清楚文辞的内容,单从音乐理解,她就流泪了,女高音唱出了一个游子在异乡思念祖国亲人的真情。她说这个作品写得太棒了,泓斐把谱子送给她作为礼物,她非常喜欢。在艺术指导为泓斐准备作品时,“我每首都像在第一次唱。从大学到毕业,开始唱、一直唱了这么多年。她给我做音乐作业时,一切清零,从零开始。咪咪我只演过片段,从人物、从音乐,第一次听到她对我这样要求。”早先演唱这些作品,从各种版本的唱片、影像学的比较多,在意大利不用各种版本,只要尊重音乐,音乐最本质的灵魂。蝴蝶、柳儿、咪咪……都从零开始。尤泓斐特别希望年轻人能真正走出去学习,“镀金,太亵渎艺术。学到真谛,方能炼成真金。只有真金,才不会掉色、变色” 。
从意大利回国后,尤泓斐在中央歌剧院开排的第一部、也是她在本院主演的第五部原创歌剧—《萧红》,距离演出又是不到两个月。“音乐?郝维亚老师写得真不简单,非常有难度、有深度,我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准备。”她最早接触现代歌剧是郭文景的《狂人日记》和《夜宴》,音乐绝对不是《茶花女》或《白毛女》。“这样的作品对我来说,越难越有创作的空间,我喜欢、我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有很多想法,我相信自己都能够实现。”
尤泓斐和萧红,真正小老乡,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县(区)的出生地。“我和她都是喝着呼兰河水长大。很小的时候,萧红这个名字就在我心里埋下种子。”读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呼兰县“萧红文化节”唱赞美萧红的歌曲,“现在,我还能哼出这个旋律。我对萧红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她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尤泓斐心底有一个迫切愿望,想让萧红成为歌剧里的艺术形象。“我们呼兰区时任宣传部部长毛猛平是一个萧红迷,她兼任萧红文学研究会和萧红故居的领导职务。”形成创意和确定立项的过程非常艰难坎坷,“前期是我和这位大姐,两个女人四处奔走呼号,拼力寻求赞助。萧红这个戏真是和她的命运一样曲折……”泓斐认为,萧红不单属于呼兰,她应该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黑龙江有这部戏留下来、传开去,她会成为引起关注的一张文化名片、一个文化事件。只要萧红能从她的书里走出来,无论经历多少艰难阻碍,在她成功出现在歌剧舞台的那一刻,这种喜悦会将所有痛苦全部冲刷干净。一个从呼兰走过来的歌唱家、艺术家塑造一个从呼兰走出去的文学家、思想家,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中国歌剧史上可能仅此一例。
这些日子沉浸在激奋中的尤泓斐说,她一定要把有效时间全部用于《萧红》。因为有太多的期待,呼兰的、省里的、同行的、老师的期待,“天上的萧红也在看着我吧?!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我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一定要把这个戏唱好、演好”。那一刻,尤泓斐的眼睛闪耀着一种别样神采。萧红,已然在文坛上成为一座丰碑,愿她在舞台上焕发新的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