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巧导”

2020-05-28黄瑞容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黄瑞容

【摘 要】閱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和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认知水平有限,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巧引妙导,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能起到指挥和导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准确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巧引妙导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点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导”。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可见,学生学得好,贵在导得巧。因此,教师的巧引妙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我就教师的“巧导”,谈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学前质疑导目标

学习目标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学习目标分辨不清,界定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之时做好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弄清这节课是“要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从而明确学习目标。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伊始,我就因题导疑:“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呢?”老师这一蜻蜓点水式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想知道为什么出现草船借箭这件事?”“我想知道草船借箭是谁想的妙计?”“我想知道谁用草船借箭,借了谁的箭?”“我想知道草船是怎样借箭的?”……问题不断地从学生口中冲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师生共同寻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感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又如在教学《鱼游到纸上来了》这课,学生读完课题后,我说:“老师看到你们疑惑的眼神,就知道你们肯定有疑问。”老师这一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同学们纷纷提出了以下问题:鱼是怎么游到纸上来的?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来呢?谁有那么大的能力让鱼游到纸上来……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梳理归纳后就得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导疑中明确学习目标,不但锻炼了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让学生明白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紧扣重点导精要

在学生学习课文重点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整理和提炼,可以加快学生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如:《詹天佑》这篇文章,认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习重点,它主要通过课文第三部分表现的。教学该部分时,我首先启发学生抓住“詹天佑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遇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这些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读、思、画、议、悟,深入品味描写詹天佑言行及想法的句子,再让学生画出两种凿法的示意图和用自带的文具在桌面上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爬坡的情景,让学生领悟其凿法之巧妙,设计之新颖,体会詹天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才能,感悟他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相机点拨,既能防止教学上面面俱到,又能突出教学上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遇到疑难导解惑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疑,巧用“导”法,引导学生释疑解难,从而扫除阅读障碍。例如《草船借箭》一课,学生对诸葛亮安排船只受箭的方式不够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指导学生画出有关句子自读自悟,然后师生共同借助草船模型,边读边演示“草船”受箭的经过,最后让学生用笔当船在座位上边说边演。以上过程,学生通过读、看、说、做,获取感官印象,准确理解了诸葛亮指挥草船受箭的妙处: 两面受箭,能保持船只平衡,箭不易丢,撤退顺风顺水又省时,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借箭妙计的周全考虑和周密安排,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记得在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题目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而不是《什么比鸵鸟的速度更快》或《什么比飞机的速度更快》?”这一问题立刻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为了解开学生的这一疑惑,我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仔细读课文:1、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什么?2、课文写了什么跑得比猎豹慢?又写了什么跑得比猎豹快?3、跑得比猎豹慢和跑得比猎豹快的事物各有什么特点?3、根据所写事物不同的活动轨迹给课文划分成两大部分。学生读文分段后很快发现: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比猎豹跑得慢的人、鸵鸟都是有生命的,而且是在陆地上活动的。比猎豹跑得快的事物都是主要在空中活动的,而且动物奔跑的速度很难跟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东西相比,从而体会到作者以“猎豹”作为参照物来设定题目的巧妙和意图,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将来发明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服务人类而努力学习。

读书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重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耐心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勤思品质。

四、巧引想象导创新

一切创新都伴随着想象。只有大胆地想象,才能推动人们去探索、去创造,才能使人梦想成真。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将相和》一文中的第三个小故事,没有具体写出廉颇“负荆请罪”的具体经过。学至此,我紧扣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交流讨论: 1、廉颇到蔺府负荆请罪会怎么说,怎么做?2、蔺相如又会如何做和说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后,我接着组织学生编演“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课本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读、思、看、议、演、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一节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完美落幕。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实践,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

五、学文结束导习得

教学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曲终人散”。学文结束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作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我是怎样学的”、“我有什么收获 ”、“我受到了哪些启发”等问题应成为每节课结束之时让学生思考的主题。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借鉴。例如学完《灯光》一文,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文后的感受。学生深有体会,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渗透思想教育外,还应密切联系课内外,将教学过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以致用,大胆实践,让课内学到的能力在课外得以夯实。如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一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文章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课外阅读《哪吒闹海》《盘古开天辟地》等民间故事,课后开展讲民间故事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课内习得的“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能力在课外得到更好的训练和发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这是教学应遵循的规律。教师的巧引妙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指挥和导向的作用,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自主探求事物真相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导得巧、导得妙,学生就能学得快、学得好。

参考文献:

[1]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李红叶.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J].快乐阅读,2012(16).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