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5-28朱卫宏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学科教学培养方法

朱卫宏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些教师总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其实在这门学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还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寻找和提炼有用的信息,提升其学习的效率。本文就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学科教学;阅读能力;阅读现状;培养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主要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教会学生阅读。所谓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指我们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对所提供的材料达成的理解分析、概括总结和评判是非的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学生具备充分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提升学科的学习效率,更好地为本门学科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有些教师仅仅注重于对学生死记硬背的要求,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不能够快速地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的内容做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各种考察中,学生在阅读题型方面的失分相当严重。可以这样说,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直接限制了学科成绩的提升,也制约着本身学科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对材料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从教者所必须面对的话题,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究它存在的原因,寻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充分的阅读兴趣,提升能力,能够对所提供的材料学会准确地感知、把握、理解、评价,全面提升学科的综合素养。

有效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策略有:

一、阅读和分析齐头并进,读与思并行

当学生拿到一篇阅读材料,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选取有效信息。排除那些干扰事项,总结归纳,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分析能力,做到边阅读边分析,读与思齐头并进,真正实现知识的整合,培养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学生阅读技能的差异,直接会导致他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能力千差万别,有些书例如在选择题的题意,材料题的题意判断上,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上,会出现严重的层次差异。甚至会感到茫然失措,把握不住阅读材料的实际目标。这样在答题的时候便言无所据。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靠强硬的死记硬背,是远远不能够应付当今灵活多变的教学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如何从一篇阅读材料中准确地提炼出它的有效信息,并且能够联系课堂上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准确的剖析,然后条分缕析的把他的这个问题分析点评到位。例如在学习“遵守公共规则”这部分内容时,便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公共规则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等,懂得从文字材料中分析行为的正误,判断得失。

二、引导学生自主分配阅读时间,做到课内外有机统一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打破了课内外知识之间的界限,做到了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融合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合理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阅读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相互的印证,达成共鸣。能够做到阅读活动从教材出发,又回归教材,落实对知识的合理拓展和运用,体现教学的实用性的特点。

课内外有效结合统一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例如可以采用略读、精读、默读等方式,老师要创设多种机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鼓励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行动中,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动手去圈圈点点,画出关键字词,抓住重點语句,辅助学生理解所拿到的阅读材料。

例如我们在学习社会公德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文字材料中写到:2002年的国庆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上留下了大量的口香糖的痕迹。对此,环卫工人先后设计了几套方案,但是都是怕损坏广场上的方砖儿只得推翻方案,后来采用的是人工铲除的方法,结果上百位环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所有的口香糖的痕迹清除。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个文字材料中进行分析。我们引导学生从口香糖给天安门广场带来的损害,以及环卫工人付出的劳动,让学生意识到天安门广场的文明维护不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良好道德修养的要求,同时维护天安门广场的文明,更应该是一个人爱国主义的积极体现。遵守社会公德,人人有责。

三、培养学生时事分析的能力,增强其阅读材料的兴趣

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水平,让他们养成具有时代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状态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锐的触角,并且能够把所学知识直接带入时事政治,实行阅读技能融入时政的有效统一。

在我们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最初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创情境,铺设场景等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例如我们可以针对发生的时政新闻开展辩论,讨论等,让学生边做边学,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初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阅读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做循序渐进的引导,开展有效的训练,得以逐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边海燕.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创新[J].教改创新,2016(4).

[2]李大更.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科学,2016(12).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学科教学培养方法
浅析农村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学生读书类课程开发思路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理工科研究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