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思维课堂创建策略探讨

2020-05-28夏煜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夏煜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各科教师均承担着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重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思维课堂,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思维课堂的创建为探讨对象,并制定一些恰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思维课堂;创建策略

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行业与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且地位越来越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与时俱进创建思维课堂,巧妙利用各个环节与契机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和动手操作,推动他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活化自身的思维,全力推动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精心设计趣味内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兴趣作为学习的最大内驱动力,学生只有面对感兴趣的内容思维才能够变得活跃起来,深入思考和探究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既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深化理解。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想创建思维课堂,首先需精心设计趣味性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探索信息技术知识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知识的特点,还需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领他们在手脑结合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使其思维得到深入发展。

诸如,在开展“驾驭键盘”教学时,本节课的内容是进行字母键位练习,是整个键盘操作练习的开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先带领学生在互动中了解指法,认识键盘上的定位键“F”和“J”,找到“ASDFJKL;”这8个基准键,使其按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把手指放在上面,然后让他们调整好姿势,并对照教材内容找到每个手指对应的键,知道按完键后手指要放回原位。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游戏,比较谁过的关卡最快和最多,游戏规则是先玩戏拯救苹果和太空大战,把这两个游戏通关之后再玩激流勇进和生死时速,提醒他们要保证打字的正确率。这样在有趣的游戏中丰富键盘输入的练习形式,学生思维变得极为活跃,使其在游戏中进行指法训练,锻炼他们的探索和动手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思维能力当然也有限,他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过程中有时仅靠个人难以透彻理解和掌握,这就要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其在合作中学习,一起扫除障碍和完成任务。对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由信息技术水平较强的学生带领中等生与学困生一起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指导,使其在合作学习中思维得以发散,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让他们提出个人看法与见解,通过深入思考与认真倾听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

例如,在实施“设置版面”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欣赏单页小报与真实报纸的版面,介绍版面设计的意义,指导他们打开WPS中上节课未完成的文档,布置任务1:页边距上、下、左、右都是2厘米,选择纸张为16K,设置纸张方向为横向,使其在小组内互助操作,产生疑问:纸张方向改变后发现阅读文章比较困难,该怎么办?布置任务2:将打开的文档进行2分栏,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尝试分栏,让他们在合作中分栏,发现图片的位置需要重新调整。之后,教师布置任务3:调整图片的位置,让文章中的“十字星”数量增多且放置在恰当位置,学生分组探究,组织他们小组讨论尽量提升文档的美感,及时归纳:面设置合理,图文混排得当。如此,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各项任务,发散他们的思维。

三、运用专业教学手段,促进师生思维交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者和组织者,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当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这一切均需建立在专业的教学手段之上。为更好的创建思维课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运用专业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展示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和思维交流,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要,使其快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上机操作。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启发与引领下获得发展,最终推动思维课堂的创建。

比如,在讲解“绘制角色”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Scratch主要功能模块的名称和用途,播放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视频,告知他们本节课要把这场景做成动画记录下来,并揭示课题,激发其求知欲望。接着,师生一起打开Scratch,讲述: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執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脚本进行运动,默认角色是小猫。引领学生认识小猫角色,尝试移动位置,过渡:在舞台上要把主角小猫换成蝴蝶。示范演示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把蝴蝶添加到舞台中,指导他们也添加,并结合课本自主改变蝴蝶的大小和位置。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为蝴蝶选择一个合适的舞台背景,演示让蝴蝶飞起来的过程,使他们按照教材上的操作步骤模仿进行,并尝试添加其他控件,让蝴蝶飞得更自由。

四、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极力发挥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价值,通过趣味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和专业教学手段等方式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使其在无形中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促进思维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徐珊珊.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10):90~91.

[2]李娜.小学信息技术Flash动画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2018(Z2):42~44.

[3]浦培生.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79.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浅析打造优质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