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模式下初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初探
2020-05-28汪洋
汪洋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才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探究的重点。作为课堂教学中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导入。教学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导入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新课导入中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课堂中的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
【关键词】新课导入;初中历史;课堂;方法
一、前言
精彩的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整个课堂的点睛之笔。而当下,我国初中生在进入新课学习的几分钟内,由于外界的中国因素干扰,使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找准正确的新课导入方法,是初中生快速集中课堂注意力,从而能够迅速的进去学习状态。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导语,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新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互结合。教师的正确新颖的课堂导入,是抓住学生心弦,促使学生情绪的重要环节。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即开门见山的导入。这要求导入语要具有概括性,内容要简练,不拖拉,简单直接,没有不必要的重复,能够精准概括内容。否侧会出现结构失衡的效果,使课堂结构失去了本身的合理性。直接导入的明显优点就是能够快速精准的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新课的情景之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的《难忘“九一八”》时,教师可以直接运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进行导入,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十分屈辱的血泪史,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事件当中,去“经历”当年的惨痛事件。这就使同学们能够很快地进去学习状态,因为他们十分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中国人民如此地愤怒。
(二)谜语导入法
众所周知,谜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猜谜语是一个充满欢乐的事情。在课间,经常能够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猜谜语,每个同学都乐在其中。因此,基于这一初中生喜好,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设置谜语,采用谜语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古代埃及》一课中,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课堂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猜的又快又准!”相信听到这个,同学们会立马兴奋起来,一个个都会跃跃欲试起来。这时老师“灰尘吹来——打一国家”的谜语一出来,同学们会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希望第一个猜到谜底。最后老师公布谜语的正确答案——埃及。谜底揭晓时,会让同学们恍然大悟,便会立马对埃及充满兴趣。而老师应顺势说:“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課就是关于古代埃及的,来大家和我一起进去古代埃及吧!”这样便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们高度集中注意力。
谜语导入法能够快速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初提高了初中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很大的课堂效率。
(三)情境导入法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反映历史的情景剧,情景剧即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浓缩与呈现,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的新课导入中运用情景剧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迅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初三课本《冷战中的对峙》时,教师可以找两名男同学到讲台表演掰手腕,输了的一方则被对方的“原子弹炸死”相信整个导入都可以使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这时教师可以做出解释:这时在模仿课本中的一幅漫画,是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坐在各自的导弹上,时刻准备着按下手中的按钮。这个情景反映了本课主题——冷战中的对峙。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四)节日或者纪念日导入法
在中外历史中有着许多的特殊日子。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党的生日、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的来历都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有关。因此,教师在讲到相应课程的时候可以借用当天的节日来进行新课导入。例如在讲解初二上册《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教师即可借用五四青年节和七月一日党的生日来进行导入,更加的接近生活,能够使学生们好奇我们的节日与历史事件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从而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听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成语导入法
成语导入,一语中的,言简意赅。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许许多多的成语,而在这些成语的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典故。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纸上谈兵”“卧薪尝胆”“退避三舍”等等,都蕴含着许多历史故事。在新课导入中,教师可以运用成语,让同学们根据成语说出出处,并理解这些历史典故,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效果。
三、结语
除了上述新课导入方法,还有多种新课导入方法如实物导入、游戏导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新课导入方式,灵活选择。从而达到充分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迅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渐波.浅谈初中历史新课导入的设计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4):47.
[2]杨凤娥.浅谈新课改模式下初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J].黑河教育,2017(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