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课堂中探究美的规律

2020-05-28纪敏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学做合一

纪敏

摘要:音乐教育的哲学之美、行知思想的融合之美,引发我们思考追求学科美育的艺术升华。在音乐课堂中探究美的规律,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的“教学做合一”,让学生的思想有自由生长的空间,让音乐表现有艺术升华的境界,从而实现音乐课堂的“真教”“真学”。

关键词:美的规律;生活美育;音乐审美;“教学做合一”

马克思有“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之美学观点,由此,我们可联想一下音乐课堂“致美”的理想状态:显现着美,生长着美,享用着美,又创造着美。音乐教育是美育,美育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感知美和理解美是审美教育和审美修养的基础和核心,离开这个核心,对生活中一切高尚的东西都会没有感情,失去知觉。”在音乐课堂中探究美的规律,要将审美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以音乐作品为媒介,通过各种美的形式,去感知美、理解美;要发挥音乐审美的核心力量,陶冶人的思想,使音乐呈现音韵之美、人格之美、文化之美、精神之美。

一、诠释美的规律,指向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通俗地说,美的规律由四个本质因素组成:一是人的本质力量(人性、劳动与社会关系总和、主体性),二是通过劳动实践作用于对象世界,三是通过自由和创造的形式(形象),四是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符合这四点的才是美。美的规律还指四个本质因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所谓稳定联系,是指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规律就会反复起作用,普遍地体现出来。稳定联系表现在:你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进行什么样的劳动实践,以什么样的形式、作用于什么样的对象世界,就能得到相对应的愉悦、快乐。

例如,一个孩子进行歌唱,他要想在其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本质力量,就必须既尊重客观事物的尺度(音乐作品的特点),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一定的形式(感知与理解),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对象世界(表现与创作),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自己感到愉悦。这就是符合了美的规律。教师要建立四个本质因素间的稳定联系,指向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与目标。

二、遵循美的规律,实现对课堂美的追求

(一)审美的三重角色定位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三重角色的定位:一是审美主体,以发现文本的、学生的、自身的和生活的美;二是审美客体,教师自身的美是孩子眼中的审美客体;三是审美中介,将作品、生活的美施以教学技巧和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展现给学生。

(二)培育发现美的眼光

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老师的美学观点不同,以及审美能力的高下,决定了他有没有发现美的眼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而用心去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敏锐感知力。

(三)持续孕育情感的温度

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言:“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讲“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讲“情”,让课堂持续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让教学行为永远携带一丝情感的温度。

(四)寻求一种美的形式

“美,都必须有感性自然形式。”一个没有形式的美,那不是美,而表达形式的方法则是自由的。形式,在某种角度上也是一种内容。课堂上,你选取某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带给学生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所以,优化教学过程,就在于寻找合适的方式,或者实现方式的有效组合。

三、遵循美的规律,显性感知联结隐性文化

音乐是充满遐想的精神产物,理解音乐,提升音乐素养,需要不断实践才能有所收获。显性感知联结隐性文化,在学有所知的基礎上提炼升华、体悟感知,理解、传承音乐文化。

(一)活化教材,弹性把握教材知识内容

教材是静态的,它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但我们的教学是灵活的,将有些内容深化、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让“静态”的教学“动起来”“活起来”。

首先,可以灵活处理教材,深挖知识背后的隐性内容。如乐曲《飞驰的雄鹰》享誉世界,悠远神秘的旋律、古朴独特的安第斯山区民族乐器编曲,令人心驰神往……学生想象中就有许多的美好意境,如:蓝天白云下,雄鹰展翅翱翔,羽翼丰满,自由奔放;曲中隐含着沉思与怀念,仿佛雄鹰在天际中寻找已逝的同伴……排箫宛若风的声音,将旋律表现得如凄如诉,的确给人一种复杂心绪的感知与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展开美好想象,多角度聆听乐曲,多层面理解作品生成的人文背景,体会超脱现实的意境、意念。

其次,改变教学呈现方式,唤醒旧知,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情感的提炼、节奏声韵的体验,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如歌曲《学习歌》第一部分四个乐句旋律有“同头换尾”的规律,我们采用“四部曲”:(1)在律动中训练节拍感,同时熟悉旋律:用身势为歌曲片断伴奏。(2)逐句跟琴声视唱曲谱。(3)看图谱的旋律线,用“lu”轻声哼唱。(4)引导出“同头换尾”的作曲手法。歌曲第二部分展现的是“优美舒展”的情绪特征,要求学生能有良好气息的支撑,连贯舒展地表现。笔者设计的《师生问好歌》的旋律就选取了这部分音乐,这样,学生在课前已经熟悉了旋律,课上的功夫在于“精练”。歌曲教学的顺序不是依歌曲演唱顺序而行,有点近似“倒序”的手法,以各种参与音乐实践的体验活动来片段性地展开,融“教、学、做”于一体,学生能“唱、动、说”相结合,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是愉悦地参与、快乐聆听、自由歌唱。最后,各段落衔接,一气呵成,连贯通达,即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二)细节入手,关注音乐作品带来的显性感知和隐性文化,关注从情感体验到乐意生成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触动学生的听觉,使其进行动觉、声觉表现,获得感知,发展能力——这些教师都懂。但大部分教师不懂:“引”是指导学生学好的关键。教师应善于用一切可利用的事物或机会来牵引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形成。教师可设计适当的身势律动、角色体验等,巧妙地把听、唱、说、演、动融合在一起。学生们调动自身各类感官参与,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歌唱及各种音乐表现能力。教学设计从人的本位出发,“知情意合一”,学生才能感受到音乐存在的“美”和“味”。

例如,在《蓝天白云》歌曲教学中,特定的节奏具有挑战性,我会引导学生从看、读节奏到拍手诵读,到加快速度读,到引入旋律片段唱一唱,这样循序渐进,效果非常好。学生在互动中,节奏能力得到训练,歌曲主歌部分的难度在这样的学习中化难为易。学生在寻找相同、相似乐句的规律中展开分析,有目的地主动学习,调动一切感官认知、学习,歌曲越唱越熟,越唱越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炼,也拥有了阳光的心态。

三、遵循美的规律,本真的存在联结自由的创造

黑格尔曾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解放”,让课堂有了无穷的魅力和崇髙的境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和“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指导我们在探究美的规律中“真教”“真学”。美的规律是与自由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一种自由的创造,如果没有这种自由创造的空间,美是不会生长的。自由创造的空间,是本真的存在。教育者不要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成为被创造者。真正的创造是孩子们有感而发的、自然流露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拓展和延伸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表现。这样的美,有一种生长的状态,是灵动、可感、可叹的!

以《美丽的村庄》欣赏课中的集体舞环节教学为例,笔者首先让学生采用游戏互动了解集体舞中的位置变换规律,步骤大约如下:(1)先做“连连看”——集体舞队形图片与图形谱对照,找一找,连一连;再来“变队形”——依图示,指令发出后3秒完成队形调整。(2)各小组自主协商,确定要变换的队形。明确位置后,配上指定音乐,在跑跳步中变换队形。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明确集体舞表演的丰富队形可以记录,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看记录的图形谱,明确方位;参看图谱,思考自己位置的变换路线,尝试多种队形变换,配上音乐跳一跳。图谱的直观、游戏的乐趣让学生了解了规律,轻松学会集体舞中的位置变换。(3)随后,游戏拓展延伸到结束造型创编、集体展示环节教学。大家为《美丽的村庄》创设主题意境,组内合作创编结束造型,完整的集体舞表演终于展现出来。教师推荐“风吹麦浪”“繁花似锦”“田园春光”“爱的小屋”“我家小院”“一路向东”等美丽村庄的主题素材。各小组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主题名称后,或借助道具(花、草、彩带等),或组合肢体动作,设计结束造型,最后,在完整表演中升华主题。基于学生本真特点,借助音乐作品素材激发创造力,引导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合作学习中表达美、展示美。

四、遵循美的规律,联结内在的精神需求

学习如果成了孩子们主动的、积极的、内在的精神需求,他们和美的规律自然会靠得更近一些。我们在教学设计伊始,先要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切入口,即如何引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自然追随着这样的内在精神需求,自然地靠近美、感受美、表现美。如《理解多好》这首歌表达了当代少年渴望被理解的强烈心声,歌词诙谐有趣,似童年伙伴间的轻松调侃:对小摩擦,只要大家多一分理解就好。第一乐段的教学要求是让歌唱仿佛是一种内心的诉说,表达出大家都有一颗理解、宽容之心的愿望。在孩子们有了对理解的需求感之后,我在分析旋律时用“同头换尾”的音乐创作手法教学,使得旋律更为清晰,其间的休止符、下滑音的运用,为教学增添了一分诙谐轻松感。而对歌唱音色的指导,我则是让孩子们用自己最自然、柔和的聲音,带着倾诉的语气歌唱。学生用美的声音打动人、感染人,而这种美的、和谐的声音都有一个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转变过程,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职责是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声音,在整体效果上训练成和谐、美妙、真实、自然的歌声。短短四个乐句,学生歌唱的声音、歌唱时对音准的把握、内容的表达渐渐真实、生动、充盈、丰富起来。

五、遵循美的规律,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在文学创作中,主体若有精神需求,又恰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意象,这个时候,美就产生了。如李清照的《醉花阴》有一种精神需求,同时她的精神又找到了最能表达她情感的意象,“人与菊花融为一体”,把感情写到了极致。而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教材特点,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精神需求融至合适意象,就会生成美的课堂。再以欣赏教学《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为例。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课堂所有的学习都与故事情节相关联,运用音乐的方式聆听体会。A段主旋律亲切、平和的情绪,以柔美、轻声、富有情感的歌唱表现;B段旋律跌宕起伏,音程的大跳以及切分音的反复运用,表现了悲愤控诉的情绪,课堂上通过反复比较相似旋律、教师范唱引带,在不断的反复中,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歌曲中“旋律反复”,推动情绪如潮水般涌动,是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这时候,我们运用音乐要素在歌曲情绪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全身心融入到音乐作品中,通过“情”拨动孩子的心弦,使其走进音乐、丰富认知、丰实情感,享用着美!一个人若对音乐有着不间断的、永远的兴趣追求,他就拥有了终身对美的追求!

教学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教学艺术展示的是一种美。许多优秀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美的规律塑造音乐课堂,幸福其中。让我们基于课堂的美感,营造适切之美、融通之美,不断创造出愉悦的精神家园,让孩子们的生命浸润在音乐艺术的殿堂里,在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杨九俊.花开的声音[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教学做合一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