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大概念:历史教学的重要抓手

2020-05-28周云华

周云华

摘要:学科大概念指的是反映学科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最有素养含金量的知识。历史教学应围绕学科大概念,建立知识关联;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知识体系;依托学科大概念,精简知识重点。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探索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学科大概念指的是反映学科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最能转化为素养的知识(最有素养含金量的知识)。”作為知识背后的知识,学科大概念表现出中心性、可迁移性和网络性等特点。因此,历史教学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关联,整合知识体系,精简知识重点,形成对知识的本质理解。

一、围绕学科大概念,建立知识关联

学科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科大概念,实现知识的整合。

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学为例。在完成本单元基础史实的教学后,可以围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大概念,将诸多知识点进行概念转化。如第1课《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实质上是中国“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这一转化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的一系列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遭到破坏,西方列强特权与侵略势力大肆扩张……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则可以转化为“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与影响在本质上与鸦片战争是相通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加深。因而,这些知识很容易被学生的认知同化,进一步深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于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则可以纳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性与影响范畴:中国人民面临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其斗争承担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在深入诠释社会特性的过程中,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本单元的知识点由孤立走向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知识体系

随着对新知识的不断掌握,学生会逐步加深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此时,不妨基于学科大概念,利用图表等工具整合知识体系。

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教学为例。基于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继续梳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容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逻辑关系,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见表1)。

表1可知,将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按照“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的发展变化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学科大概念为基点的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探究战争失败的根源,挖掘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资本主义的结论;也可以循着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过程,探寻中国政治、经济等主权如何一步步遭到破坏,以及中国人民如何反侵略、求民主。

三、依托学科大概念,精简知识重点

布鲁纳强调,学科大概念“可以把现行的极其丰富的学科内容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活力的东西”。因此,依托学科大概念,构建精简的知识框架,能够让教学内容“少而精”。

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教学为例。教学前,依托“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科大概念,可以构建一个精简的知识框架(见图1)。框架中呈现“近代化”的相关知识,与这一探索相关的知识就是重点,其他的就是非重点。

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可划分为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在学习了“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后,第9课《辛亥革命》是本单元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与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因为涉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被作为重点内容,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则可以作为非重点内容。这样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圈定了学习重点,学生不但能获得对知识的长久记忆,也为学习第四单元新文化运动留下了拓展的空间。再者,通过对同是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比较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这两种方式、两条道路的异同,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选择。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编号:192002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

[2] 王喜斌.学科“大概念”的内涵、意义及获取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8(24).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