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

2020-05-28张锡红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文教学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中国广大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易养成敏感、自卑等消极的人格,使留守儿童养成积极的人格便成了农村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在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教育培育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积极人格;语文教学

一、 引言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人格教育问题始终是我国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要想让留守儿童养成积极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养成。

二、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缺乏关爱

一些农村学生的父母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条件,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照顾。但是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毕竟有限,不懂得如何关心和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发展也缺乏关心和关注,这使得农村孩子遇到学习过程中或成长道路上的困难时,得不到家人的鼓励和帮助,这是家庭教育的不合格与不达标。小学生还处于孩童阶段,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但是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会造成孩子心灵上对亲情的渴望。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就会产生孤独、失望的心理。如果任由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下去,孩子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养成孤僻的消极人格。

(二)学校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的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一些农村学校并未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使得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得到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使心理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与调整。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缺乏使一个常见的想象,但是这不应成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任不管的借口和既有。在找不到心理教师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可以委任语文教师充当学生的心理老师,让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受到优秀语言文字的影响,逐渐养成积极的人格。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情感教学深化学生感情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措施。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得到的关爱太少,心理的负面情绪无人开导。如果农村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情感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会深化语文课文的情感,也会使学生收到优秀文章的感染和启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对《游子吟》这首古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诗人孟郊的身世背景,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孟郊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他和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孟郊的母亲供孟郊读书,生活过得很辛苦,孟郊出门前母亲仍在为孟郊缝补衣服。这首古诗体现出来母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与浓浓的爱,同时也体现出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语文教师可以借这首古诗让留守农村的学生明白,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并非是不爱他们了,而是为了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是为了能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二)依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教育

语文教材不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材料和工具,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优秀文本。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有的涉及亲情,有的歌颂友情。但是不管是哪一个方面的文章,所要表达主题和思想感情都是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合理地利用。

例如,对于《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的教学,对于文章中一些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教师可以找同学朗读,朗读的同学要注意人物的情感变化。当朋友生命垂危之时,课文中小朋友们的表现都非常勇敢,忍着害怕的情绪也要献血救自己的朋友,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的朋友是谁,他的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你会不会和他倾诉分享。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友情珍贵与可贵,让学生珍惜友情。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虽然他们的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但是他们并不孤独,他们还有他们的朋友在身边一直陪伴着他们。

(三)创建教学情景,加大人格教育的力度

现代的教学设备不仅仅可以被用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中,还可以被用在对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中。人格教育注重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对其感受更深时,学生的心态便会慢慢地长积极向上的心态靠拢。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使,应该围绕课文主题展开讲解,并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这一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今,对于《长征》这首七言律诗的教学,教师可以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讨论这首古诗的翻译。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提示,降低学生翻译的难度。在学生翻译完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这一小组的翻译情况,对于一些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出并纠正。在这些环节进行之后,教师可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课文,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投入到教师所朗诵的故事情境中,在脑海中想象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这首古诗在留守儿童心中的画面感。如果当地农村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长征时期的影片,让学生更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会让学生明白现在生活的不易,珍惜生活,用一颗感恩他人、乐观向上的心去努力地生活,不断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四、 结束语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远远要超过城市里的儿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自己在学生积极人格培养过程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依托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语文教师还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多与其他人沟通交流,使学生逐渐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J].初等教育,2017(10).

[2]阳寒滔.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23):60.

作者简介:

张锡红,广东省廉江市,廉江市第八小学。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语文教学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