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方法

2020-05-28吴晓婷徐蕙璇倪超苹胡格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舒曼

吴晓婷 徐蕙璇 倪超苹 胡格

【摘 要】《童年情景》(op.15)是舒曼的代表作之一,这是舒曼回忆克拉拉童年时创作的一套钢琴小品。乐曲包含着作曲家对克拉拉的深厚感情。舒曼曾动情地说:“没有任何作品像《童年情景》那样,是真正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①本文主要从多方面来探讨这部套曲的演奏方法。

【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演奏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44-02

一、作曲家生平与创作背景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具有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和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将若干首独立的钢琴小品以一定的构思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正是这种体裁的代表作之一。

二、和声分析

舒曼在和声的使用方面非常大胆创新又不失细心,处处流露出浪漫、幻想的气息。无限向往浪漫主义美好的他,极力在曲子中做到多样化而富于特性的和声效果,他突破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和声,常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特色音程” 、和弦半音、不协和和弦、和弦外音。和声的不完满解决、远近关系调的转调和离调等,使旋律听起来更加神秘、生动。

(一)特色音程

1.重属倒七的使用

(1)《异国和异国人民》

《异国和异国人民》G大调(见谱例1,第一小节、第二小节),一级和五级之间插入半音化的重属倒七和弦。大调旋律中出现小调的性质,造成色彩的变化,同时也增添了幻想色彩。除了使用正三和弦外,乐曲中段还用重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这种创新手法,头尾两段都在大调的旋律中加入重属倒七和弦,借此表达了怀念遥远孩童时代的落寞之情。

2.不完满终止的使用

(1)《入睡》

《入睡》e小调(见谱例2,倒数第3小节),乐曲最后的结束音没有在主和弦上结束,而是在下属和弦上停止,给听众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像孩子伴随着妈妈唱的摇篮曲,缓缓进入了甜蜜的睡梦中。

(2)《孩子的请求》

《孩子的请求》D大调(见谱例3,最后两个小节),曲终停在一个不协和的属七和弦上,没有解决就结束了。就像孩子撒娇哀求大人,那期盼的眼神仿佛在说:“答应我好吗?”

三、演奏分析

(一)《奇异的故事》

A段(1-16小节)由两个8小节的平行乐句组成,弱起开始,此曲的重拍改变了位置,它打破了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更强调第三拍子,给人一种二拍子的错觉。因为第三拍才是重音,所以第一小节的双音要避免弹得笨重,因为它前面有两个装饰音,以及它是八分音符,后面还有个小休止,所以这个双音就要利用手腕轻轻带起,触键点到即可,手指不要抬得过高;两个装饰音要弹得清晰有颗粒性;右手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这个双音是结尾,要收起来,切勿太大声。此外,节奏要果断,每小节的重拍在最后一拍上。A段的踏板要踩到底、换干净。此段连音和跳音的对比要明显奏出。

B段(17-20小节)与A段的情绪截然不同(见谱例4),B段旋律充满了疑惑和忧郁,是一句流畅的抒情的乐句。与A段的音乐色彩形成对比。

演奏时注意小调的色彩变化,突出旋律声部,达到非常连贯的效果,要注意连线的弹奏,要弹得很连贯,注意表情符号。如谱例4所示,先是渐强到第19小节后渐弱,手臂伸展开带动手腕进行弹奏,手指要低触键,手腕要运用自如,同时要注意手臂放松,加上长踏板,每小节第一个音后踩后踏板,换得紧凑些,音乐就不会断。

最后再现部(21-40小节)与A段弹奏方法相同,只是结尾第37小节至第40小节,注意连线,稍稍渐慢(见谱例5)。

(二)《捉迷藏》

《捉迷藏》這首曲子描写了孩子们玩游戏时的场景,对音乐形象的描绘是它最突出的特点。主旋律由右手高声部奏出,旋律声部的表情记号和轻巧的跳音把孩子们小心翼翼、踮着脚尖的动作刻画得生动形象。 演奏时注意表情记号,如谱例6所示,在突强后马上要弱下来,跳音要弹得轻巧富于颗粒性,注意小臂尽量放松,用指尖触键,手指动作要小,指尖反应要快。同时注意小指和四指的重音。尤其是四指,指尖反应一定要快。左手伴奏,由于跳跃的距离比较远容易弹不准,演奏时可以稍微突出根音,使手指有了重心,从而加强准确性。

如谱例7所示,此处是全曲的点睛之笔。由于连线的拉长,以及左手半音上行的推进,全曲被推向高潮,这里用旋律生动刻画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孩马上就要抓住前面的小孩,突然又让前面的小孩跑掉。左手sf记号的八度音强有力地弹出,后面第一个十六分音符突然弹弱,再顺着半音进行渐强到最强。

四、结语

舒曼音乐丰富的想象力、表述内心细腻情感和幻想的特征,是通过特性的旋律、多变的节奏、错综复杂的织体等创作手法而达到的,这些个性化的音乐语言都能在《童年情景》这部作品中体现出来。②本文通过和声与演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以及对这部钢琴套曲有更完整的认知。

注释:

①张瑞蓉.舒曼和他的钢琴艺术成就[J].黄河之声,1994.

②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苏醒.舒曼钢琴创作的标题性特征分析[J].作家杂志,2012(11).

[2]周丹.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钢琴小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王东路.舒曼音乐创作的浪漫主义特征[J]. 音乐研究,1982.

[4]郑红,张瑞蓉.解读罗伯特·舒曼的《童年情景》[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3).

[5]孙树人.抒情幻想的回忆——析舒曼的《童年情景》[J].艺苑(音乐版),1996(1).

作者简介:吴晓婷,女,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音乐系助理讲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要从事钢琴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舒曼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xed infection of hepatic cystic and alveolar echinococcosis:Four case reports
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音乐家的缪斯女神
蝴蝶飞舞
——舒曼的人生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
舒曼钢琴携斯坦纳亮相2014美国NAMM展览会
舒曼钢琴2014年上海国际乐器展现场盛况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