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与修复

2020-05-28刘凤惠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伤奥尼尔

【摘 要】奥尼尔一生最关注的主题就是人在创伤后性格扭曲,乃至人格分裂的过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的自传性作品,正是通过这部创伤性文学,奥尼尔为了“以爱的信心终于能够面对死去的亲人”,而赤裸裸地将家庭里每个人的创伤毫不留情揭示于世人,并由此对自我创伤进行抚慰和治疗,是通过艺术而自救的范例。

【关键词】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创伤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20-02

钱钟书先生认为:“从文学史的眼光看,历代文学的主流,都是伤痕文学,成功的、重要的作品极少是歌功颂德之作,而多是作者身心受到创伤,苦闷发愤之下的产品。”(孔庆茂,1922:228)而这里的伤痕文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创伤文学。《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的自传性作品,1956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演,同年,该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并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自传体戏剧并没有将事实加以粉饰或篡改,而是赤裸裸、毫不留情地将自己家庭多年积累的丑态公然揭露于世:父亲吝啬,母亲吸毒成瘾,哥哥是玩世不恭的大酒鬼,自己患有严重的肺病。这部灵魂之作是奥尼尔拼尽最后的生命用鲜血和泪水整理出的创伤记忆残片。

一、创伤理论

创伤是文学一个常见母题。文学又是作家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弗洛伊德认为,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是愿望的达成。文学创作是欲望的表现,作家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使经过改装的本能欲望得到满足和升华。在弗洛伊德看来,创伤尤其是童年创伤,是许多艺术家产生创作冲动的原动力之一,它不仅使艺术家自觉地投入创作,而且对艺术创新具有积极的功能,“创伤理论”为我们熟悉创作动机的起因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薛玉凤,2015:8)

二、人物创伤

在文学研究当中,很多学者都倾向于将创伤原理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将创伤理论具体化,而创伤理论可以将小说中的人性形象表现得更加饱满。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创伤经验的定义是“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的刺激,一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 (弗洛伊德,高觉敷译,1984:216)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尤金·奥尼尔以自己的家庭成员为原型,描绘了受尽创伤痛苦的蒂龙一家四口的人物形象。

詹姆斯·蒂龙,是奥尼尔父亲的原型。从小家境贫寒,在他内心刻下了抹不去的印记。与妻子玛丽结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家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摆脱不掉他卑微出身的习性,感情迟钝而粗糙。婚后带着妻子和孩子随剧团出演,只租住破旧廉价的旅馆,在妻子最讨厌的地方买了幢破烂的避暑房子。他甚至不肯花钱把房子装修一下,只顾买进地产,像个傻瓜似的老是上当。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放弃自己的梦想——当一名莎剧演员,演绎更多的莎剧作品。不断地重复表演《基督山伯爵》。在妻子生下小儿子爱德蒙后,找了旅馆的庸医为妻子看病,开的处方是吗啡,造成妻子摆脱不了对吗啡的依赖。小儿子害肺病时,他又给其找了家乡下的疗养院。贫困,即“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对人的负面影响极其普遍。詹姆斯小时候在家里吃过苦,知道一元钱来之不易。也是从那时候起,担心老了会住贫民院。打那以后,他从来不相信自己真会走运,老是提心吊胆,唯恐运气会变,得到的一切到头来都会被夺走。正是有了这种挥之不去的童年心理创伤,使他成为家庭不幸的直接责任人。

剧中的玛丽·蒂龙,是以奥尼尔的母亲埃拉·奥尼尔为原型创作的,可以说是剧中最复杂的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年轻时的玛丽,美丽、健康,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就读于圣玛丽学校,是学校有名的钢琴演奏者。婚后,丈夫詹姆斯长期在外演出,小有成绩,却不舍得花钱给她安置一个像样的家,自己总是独居在破旧的小旅馆内等待丈夫回来。她虽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却从来没有摆脱掉这种观念,即她觉得自己应该当个修女,优雅地弹着钢琴。所以玛丽在家庭里没找到自己的定位。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所遭受到的无情伤害:由于她错误地嫁给了一个演员,她那些家庭出身高贵或者来自功名心重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的修女同学才与她断绝往来。她也无法接受与戏剧界的人是同类的看法。所以远离丈夫工作的剧院与丈夫的朋友。二儿子出生后不久就要陪着丈夫到外地演出,结果二儿子被大儿子传染上水痘,不幸夭折。从此玛丽开始精神抑郁,怨恨自己的失职,排斥自己的大儿子,心里埋下了永远解不开的心结。随后生下小儿子爱德蒙,由于身体非常脆弱,丈夫找来旅馆的医生,医生显然不了解玛丽患病的原因,开了吗啡,从此患上了毒瘾。她对丈夫的吝啬憎恨到了极点。在剧中,玛丽痛苦地呻吟着:“我们当中谁又能忘记过去?它困扰着我们大家。”她以吸毒的方式将自己与整个世界隔离开,用一团迷雾筑起一堵墙。

费洛伊德为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中提道:“在所有忧郁症最显著的病因中,真正失去或从情感上失去某个所爱对象是最主要病因。在这些忧郁症病例中,一个最引人瞩目的特征便是对自我的残酷自贬,同时伴随着无情的自我批评和痛苦的自我责备。”玛丽是一个受害者,同时又是一个害人者,既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又有应受指责的一面,是一个典型的人格分裂的艺术形象。

三、创伤修复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悲剧,在他献给妻子卡洛塔的题词中,称这部戏为“写往昔伤心事的剧本”“是用鲜血和泪水写成的”。生命从创伤开始,也会以创伤结束,即心理创伤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与生命共同经历着新的人生,形成新的价值倾向,并且作为一种记忆制约了人的日后的生活轨迹。(王建會,2010)奥尼尔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出生在纽约的百老汇大街巴里特旅馆(Barrett House),童年一直跟随父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父亲跟随剧团到全国各地演出,所以生活中完全缺失父爱。母亲由于生下奥尼尔后,身体虚弱,父亲为了省钱找了位旅馆里的蹩脚医生,开的吗啡使得母亲上瘾。从此奥尼尔内心就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认为母亲吸毒成瘾源于自己的出生。性格上还继承了母亲敏感、内向、多愁善感的天性。青年时代奥尼尔跟随父亲在剧团里当过监票员、临时演员、勤杂人员等,为了逃避第一次婚姻,远航出海淘金。1912年自杀未遂,又遭受肺病的折磨。

研究表明,经历创伤后,其实多数人症状轻微,或者严重的心理反应仅持续几周,多可自然恢复,仅少数严重的精神障碍的人需要心理或药物干预。目前,临床上对心理创伤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心理创伤的特殊性机制,如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治疗模型,以及应用广泛的艺术治疗,如绘画、音乐、舞蹈、阅读治疗等。(赵冬梅2011:135)自幼奥尼尔就酷爱伏尔泰、卢梭、叔本华、尼采、易卜生、波德莱尔、斯文朋、王尔德、惠特曼和爱伦·坡的作品。在与不幸抗争后奥尼尔痛下决心开始创作。这也为奥尼尔找到了一种应对创伤的良方,那就是用写作的方式直面创伤。所有的这些创伤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创作,尤其是家庭悲剧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躯体动作和内心感受相结合,在动静中链接意识与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创伤的修复。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一般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创伤理论视角下的奥尼尔后期戏剧研究”,项目编号:YB2018016;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353MSYYB059。

作者简介:刘凤惠(1982-),女,副教授,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创伤奥尼尔
回归的心路历程——奥尼尔戏剧叙事研究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