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探讨

2020-05-28宋佳宁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宋佳宁

摘 要: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做为先进的思想载体,能够推动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使用,促进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两者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指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极具可能性的思想理论创新之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关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突出其本位地位。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和特点,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才能促进双方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已经发展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沟通与融合、成长与完善,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力,双方都呈现出很大的发展进步趋势。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条件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清朝先进士大夫群体的革新图强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中体西用”概念的形成。提出这种思想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郑观应等,他们明确指出必须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理念,以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提高综合国力,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张之洞在自己的《劝学篇》 中将这种思想加以改进和完善,重点突出“中体”地位与作用。他指出,在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时,必须不忘对于传统纲纪伦常的继承和坚持,坚守儒家的正统思想,推崇君主专制的统治模式,对西方的民主思想与民权观念予以坚决抵制;二是主张全盘西化的“西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其中,以谭嗣同为代表的具有现代思想意识觉醒的先进文人群体积极投入到该思想体系的建设与推广中。谭嗣同在自己的《仁学》一书中对儒家传统意识观念及封建专制统治模式进行了否定与批判,显示出决心全盘西化的思想意识形态。在这之后,胡适作为全盘西化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和践行者发挥出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三是“西体中用”思想观念的发展。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这种思想理论的创造者是康有为,他对康有为的这种思想理论极为赞同,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对该思想体系进行阐释和推广。在其《批判哲学的批判》 一书中,明确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制造使用工具的能力,强调了科技生产力是人类 迈入现代社会决定因素。因此需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实现“西体中用”“洋体中用”的统治管理模式。但由于我国千百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度根深蒂固,因此在推进该模式时需要逐步探索、多方验证、不断改进、积极创新,才能够旧锅装新汤,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上述三种思想理论革新都曾经轰动一时,也发挥出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历史经验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真正客观合理、科学适用的先进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其指引之下,带领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命运,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充满了改革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断适应我国国情,不断进行东方化完善,这才有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才形成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为中用”的成功范例。涉及到文化发展领域,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同样对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工作具有积极地作用和意义,承担着有效载体的角色,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正确继承和发扬,成为适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效融合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思想政治建设及文化发展都具有方向指导和理论保障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需求的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推进过程,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下,针对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区别對待。对其精华部分加以消化和吸收,对其糟粕部分彻底予以摒弃。将马克思理论积极应用到相应的继承过程之中,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改造与完善,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促进双方的辩证统一与有效融合。毛泽东同志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发展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实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发展与创新,正确处理两者的辩证发展关系,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和指导,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理论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我国具有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精华思想揭示出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最科学、最先进、最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 能够指导我国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体系的顺利转型。双方存在进行有效融合的发展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具有优势互补的能力,都注重通过实践的检验作用来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两者都具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优势,都以促进社会变革为发展目标,都体现着对当前社会的反思与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双方都注重促进“人”的发展,都对人类的命运和发展趋势给与高度的重视。这种共同的本质特点和发展使命,使得双方的交汇与融合得以顺利进行。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时代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符合现实的需要。这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体系的沟通与交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形成,是中华民族得到发展与壮大的动力,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发展模式对于世界文化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内涵。能够加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使民众对本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发展的意愿。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历史进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得到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和帮助才能逐步完善起来,将其中的精华内容区别对待,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加工和改造,呈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在当前阶段,这种发展改进成效集中反映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完善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文化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具有文化创新性,能够运用民族文化精华内容对现代文化事业进行补充和完善,创建全新的发展模式。例如敬爱的毛主席曾经通过《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了我国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明确出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指导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际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积极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努力探索其中存在的发展规律。通过这种融合方式为实事求是这一文化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其内容,拓展了其外延,成为两者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  “小康” 一词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最初反映的是农业文明成果,邓小平同志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后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人民生活因此逐渐富足,社会经济因此得到迅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发展理论从而得以形成;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能够体现出主客观的统一和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存的观点。我国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建设进程充分践行了这种永不过时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面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情况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积极结合优秀文化遗产中的有益理论观念,例如,在革命战争时期学习融合墨子思想,获得战争的胜利,让人民拥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力;发展到和平年代,就积融合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为民众创设和平稳定、生活幸福的和谐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我国无论处在那一个发展阶段,不管是进行哪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都必须坚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一点早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就有着明确的体现,“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 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而现代化的文化产业建设更需要得到马克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和保障,才能得到顺利的推进与发展。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研究、大力引进、有效融合,才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好继承和发扬,才能取其精华为今所用,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继承的“用”的本质。

(二)重视社会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也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是应当落实到实处,真正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实际需求。我国当前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思想意识形态存在多种干扰因素,自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兴起直接引发了民众思想意识领域的动荡与焦虑。因此,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现实的实际情况,高度关注民众的精神需求与思想波动,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唯一的、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力思想指导,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神、优秀与宝贵,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民众思想觉悟的提高。

(三)推动改革创新与实践应用的发展

在马克主义的准确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进与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有效手段。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改进,才能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不被历史长河湮没,焕发出更加闪亮的光彩。才能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独特色,在先进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国际文化市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要想使传统的古老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古代圣贤的有益思想理论发扬光大,取其精华为今所用;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手段作为最主要的创新依据,将其思想理论作为传统文化发展完善的动力和方向,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新的生命源泉。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理论依据和目标方向,双方的积极融合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传统文化之精华为今所用,然后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展示与推广。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作出巨大的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进程中,既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照搬照抄,也不能对传统文化简单复制,而是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向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顺利转化,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華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有效融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于蓓蕾.浅谈建国初期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J].时代教育,2016(01).

[2] 陆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三维向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6).

[3] 李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7.

[4] 赵书昭.论文化结合与融合的条件、路径与启示——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例[J],世纪桥,2019(02).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