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的心事
2020-05-28张树超
张树超
1
顺着球场边线跑了几步,心脏就剧烈地跳起来,像草丛中突然惊起的野兔,一拱一拱的,朝着某个安全的所在奔走。胸口像塞进了一团破旧的棉絮,痒痒的,不停地散发出怪味。难道是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永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施超凡放缓了脚步。刚毕业那几年,他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从医院宿舍跑到乡政府大门,再从乡政府大门跑回宿舍,不少于三公里的路程,一口气跑下来,一点也不费劲。有时心血来潮,他还会接着再跑上一趟,全身冒着热气到厨房前的水龙头下洗漱,这时候,天刚刚亮明,睡眼惺忪的中年男人,打着哈欠,趿拉着拖鞋,从他的身后走过。那几年,他一直在乡镇,年轻,一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踢里踏拉的脚步声从后面追了上来。有人喘着粗气说,院长,你跑得太快了。不算快,他边跑边回话,不用回头,他也知道跟在后边的是谁。脚步慢了,但不适感依然没有缓解,像一圈移动着的墙,慢慢地围了上来,胸腔里的空氣被一点点地挤走,他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吸气。也许是没休息好。前天,省州对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情况进行传达和通报,并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层层部署。结束后,县上又对疫情防控进行安排,会议一直开到夜里两点。通报会后,县医院就被州上定为永平县唯一的治疗定点医院。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昨天,他和院里的班子成员一起,研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预案。晚上又接着召集班子成员会议,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研究防控工作。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所有人都没有做好准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1月20日确诊291例,疑似27例,到23日就增到了确诊830例,疑似1072例。全县十八万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忽然就攥在了自己和同事们的手上。晚上,才闭上双眼,就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和夜色一起,一波接一波地涌过来。上班的时候,他从同事们的黑眼圈里看到了同样的焦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医护人员的身体垮了,谁来守护人们的安危?在严峻的形势下,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尤为重要。和几个班子成员通了一下气,大家都赞成组织起来锻炼锻炼。他让办公室主任通知,要求参加锻炼的人员早上八点在球场集中。想不到,还不到八点钟,人就全部到齐了。
他做了几下扩胸运动,努力调匀呼吸,他知道,背后有好几道目光在看着他。不要停下,锻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身体好了什么都有了。在激励同事的同时,似乎也在激励自己。他再次加快了脚步。
2
刚扒下一碗饭,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又来了。接完电话,他的脸色沉重起来,立即给感染科打电话:“杉阳镇有一位从疫区回来的女孩,出现头晕、乏力、怕冷的症状,你们尽快赶下去把病人接上来。”打完电话,他站起来,准备出门。妻子说:“吃完饭再去医院吧,今晚是年夜饭呢。”他有些愧疚,妻子一直都这样,毫无怨言地支持着他。“吃饱了,晚上不用管我,你带着儿子先睡。”他急匆匆地走出了家门。
医院里病人很少,院场显得有些空旷。在21日的会议上,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全县1月以来从疫区返回的人员有166人。这一百多人里,只要有一人出现状况,全县的抗疫工作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沉甸甸的数字,压在所有人的心上。疫情来势汹汹,主动防控才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兵贵神速,他迅速集中全院的医疗资源,统一调配,合理调度,优化发热门诊,前移预检分诊窗口,认真做好隔离防控。医院里的防护物资有限,他优先满足感染科的一线医护人员,然后发动大家自制防护屏,缝制手术服,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他和身披白衣的战友们一起奋勇向前,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敌人展开了搏斗。
在传染性极强的病毒面前,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异常重要。想到这里,他又给负责接病人的医护人员打电话,反复叮嘱:“你们要做好自身防护,没做好防护之前不能接触病人。驾驶员不要下车,不要近距离接触病人,病人接上来后迅速安置。”接着,他又给几个乡镇卫生院的院长打电话,落实疫情防控。院长们的态度都一样,大家在电话里说,施院长,您放心,我们会严密监控从疫区返回的人员,一有情况我们立即向您报告。
凌晨2点14分,电话响了。感染科主任说:“女孩没有大问题,估计是看新闻后产生了心理应激反应。为了确保万一,我们已按照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了。”他松了一口气。
空气在无声地扭动。四周一片寂静,一双巨大的手掌使劲压住他,然后松开,他感到身体变得扁平,接着又迅速膨胀。窒息般的痛感再次从胸口蔓延出来。凭着多年从医的直觉,他知道那里肯定出了状况。等疫情缓解后,再好好地检查一下。
3
天阴沉沉的,冷风四处乱窜,光秃秃的樱桃树在风中瑟瑟发抖。他记得去年春节的时候,满树樱花让来往的行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有人立在花前,摆出各种造型,对着镜头微笑。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他知道,外边已经有一些樱桃树在春天来临之前死掉了。樱桃树背后是感染科,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原来住着的病人都转到内科去了,隔离室、观察室已经准备到位。前几天,几个医护人员跑到他的办公室,要求调到感染科,到抗疫一线开展工作。要求调整的人中,有返聘的老医生,有医技出色的医生,有年轻的护士,还有他平时管理中颇为头疼的“刺头”。他们都看过新闻,知道疫区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事。1月27日,云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两天后,348份援鄂请战书齐刷刷地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在猖獗的病毒之前,这些白衣天使们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安危放在了身后。
感染科门口,两个医生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严阵以待。前面的桌子上,摆着抽血的工具,还有一块二维码。发热病人就在这里抽血,抽出的血样由护士专门护送到检验科。发热病人缴费,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病人需要到放射科照CT时,由护士陪着走专用通道。这些都是他和同事们多次研究后制定的诊疗方案。感染科的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接到疑似病人报告后立即出诊。有一天,出诊医生先后到龙街镇、杉阳镇接来了4个病人,安顿好病人之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他们很累,但谁也没有怨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战士的誓言。看到他来了,感染科主任张丽英医生说:“院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我们才能救治病人。您每天来都这样说,我们都会背了!”说完,呵呵地笑起来。他也跟着笑了。
近几天,胸口的不适感越来越明显。看到新闻上那几个不断飙升的数字(他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最新报道,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7711例,疑似12167例,死亡170例),想到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他又自动屏蔽掉身体发出的警告。他想,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抗疫,其他的都不重要。
4
早上刷牙的时候,胸口闷得更厉害了,一大口痰堵在那里。他用力咳了一下,痰涌上来,有些咸味。低头一看,不是痰,是血。他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是结核?还是其他什么怪毛病?抽时间自己去照个CT,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片子上,左肺上部一个2公分大的结节异常刺眼。他在放射科工作了14年,知道那个结节意味着什么。他用手机把检查结果发给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并说了自己最近的身体状况。专家说,情况不容乐观,估计是恶性肿瘤,不能再拖了,把工作安排好,尽快上来手术。
疫情还在持续,好些地方还在新增确诊病例。截止2月11日,大理州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13例,好消息是永平县还没有出现确诊病例,也没有疑似病例。不过谁也不敢松懈,所有人都在严防死守。
他决定再等等,把手术的时间往后推一推。
5
办公桌有些凌乱,到处都是书和文件,烟头堆满了烟灰缸。难得有时间,他准备整理一下办公室。墙角摆放着的两件方便面只剩一包了,看来还要再买上几件。顾不上吃饭的时候,泡方便面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几个班子成员进来了,他们和往常一样,每天早上都要拢过来,开疫情防控碰头会。碰头会结束后,他们没像往常一样离开。贾副院长说:“院长,你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事?”他有些奇怪,照片子是悄悄去的,结果出来后,他没和任何人提过。贾副接着说:“湖北以外的确诊人数持续十多天在下降。我们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已步入正轨,从疫区回来的人也过了潜伏期。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去治病,医院里有我们在呢。”“我们在,您就放心吧!”其他几个班子成员也在附和。
走出办公室,他看到太阳出现在东边的山顶上,暖和的阳光温柔地漫了过来。他忽然发现,那棵他以为已经死去的樱桃树上,居然挂满了许多花苞。一些粉嘟嘟的小东西,已经撑开了厚重的苞衣,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虽然有些迟,但春天还是来了。他决定,明天就上昆明。
编辑手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党委关于抗击疫情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号召广大作家勇于担当、服务中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关注、记录、书写抗击疫情中大理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和英勇壮举,创作有筋骨、有温度、有道德的优秀主题文学作品,大理州文联通过开展白州作家深入“抗疫”一线,致敬“最美逆行者”采风创作活动,以作家的角度和文学的笔触,深入发掘和抒写奋战在大理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工作人员的感人事迹和英勇壮举,努力展现白州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部分作家以现场采访、电话采访、联系工作单位提供材料等方式,收集翔實的第一手资料,认真加工提炼,创作了一批以纪实散文或报告文学为主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期择优编发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