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2020-05-28季小海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路思维能力解题

季小海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其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合理的数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发问机会,培养思考的连续性

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思维脉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在面对学生“这道题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而是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按照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解题,然后再对学生错误的思路进行纠正,从而实现在帮助学生进行解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系统和脉络思路.

比如,在讲解《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有学生询问“在△ABC中,若∠BAC=4∠ABC=4∠C,BD⊥AC,垂足为D,怎样计算∠ABD的度数”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思路写下解题过程,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指导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思路当中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目时也能够触类旁通,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树立数学思维意识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而树立学生思维意识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解题技巧和学习方式.只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提供前提条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在树立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不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归纳法、筛选法、替换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在开展课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由简入难“阶梯式”的强化训练模式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脉络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解题;也才能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当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比如,在带领学生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组x+y=9,x-y=5时,可以运用消元法通过“x=9-y”得出“(9-y)-y=5”,由此就可以得出x=7,y=2.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除了所运用的消元法进行解答,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也可以解这道题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三、巧妙渗透转化思想,提高数学钻研意识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要素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是轉化数学新旧知识,其能够将一些特殊的、复杂的、生疏的问题转变成一般的、简单的、熟悉的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在这样的迁移过程中将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转变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由此就可以看出,转化思想不仅仅是一个有效的解题策略,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开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时,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转化思想的培养,从而在引导学生结合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提高.

总而言之,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多多给予学生发问机会,使其能够有数学思考的连续性;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更要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钻研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推动学生优化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思路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不同思路解答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