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0-05-28夏铁牛
【摘 要】 本文针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要加大对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因材施教,促进全面成长;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优秀大学生应具备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帮助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素质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可以促进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实现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用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进一步重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技能
把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关键是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然而,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即重点放在成绩上,而不是技能和能力上,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对体育课程普遍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不能达到相应的目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更多的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真正實现素质教育还需要一段时间。
2、教学观念落后
从形式上来看,教育改革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实质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后。首先,教材不够实用。高校体育没有统一的教材,自编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要以灌输的形式进行程序化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人需求,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三,教学组织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统一的教学组织,势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把素质教育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在思想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不注重提高自身体育教学水平,导致实践能力缺乏,思维不清晰,语言组织枯燥,学生极易产生厌烦情绪。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
1、加大对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除了更新师生观念外,还需要提高学校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对于体育专项经费投入很小,运动场年久失修,在这样的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投入,及时更换体育器材,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并加强对场地器材的日常养护,注重管理,提高场馆利用率,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融入保驾护航。
2、因材施教,促进全面成长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人格教育,即教育需面对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每个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高校体育教学各个环节都要关注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保证所有学生按照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拓宽,给他们一个接触、了解和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体育技能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
3、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首先,需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并非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使学习成为自己的活动,可以说,对每一个学习主体而言,需促使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其次,培养大学生热爱体育的情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需关心爱护学生,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喜欢体育的情感媒介,尽可能多的给大学生提供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增强他们对体育学习的信心。第三,体育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最后,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体育教师需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心理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4、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求体育教师需深入了解、熟悉教学内容,明确体育教学大纲,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把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先完成小目标,最终达到整体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分析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基于此,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5、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入主动探索,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充分调动他们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效果,构建以大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优化高校体育课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其次,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解决难题时,体育教师要及时指导,抓住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分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说与练,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6、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到体育所蕴含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落实在体育教学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校体育作为大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师应始终坚持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充分掌握各种体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升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形成良好的主动锻炼习惯,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倡导并发展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陣地,也是广大青年开展共产主义教育的阵地,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中,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肩负着与其他学科一样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素质的重任,因此,高校体育必须从自身的实际特点和条件出发,一方面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重视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梦.论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
[2] 窦而立. 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
[3] 温祝英. 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之我见[J]. 中国科技信息,2005.
[4] 贾锡坤,娄群,刘传勤. 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
[5] 齐济.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7.
[6] 唐平.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7] 姜雨彤. 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7.
[8] 陈玲.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9] 金涛.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
【作者简介】
夏铁牛(1979—)男,湖北枣阳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