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与“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

2020-05-28夏志平朱金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双创

夏志平 朱金

【摘 要】 本文從国际局势、全球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国家战略等大背景角度,结合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发展现状,分析了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系;坚持国家发展方向;顺应国际发展潮流;举办专项竞技赛事等,为船海人与培养船海人的高校创新创业及教育提供参照。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双创;建设海洋强国;创新创业教育

一、背景

当下,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审视美国对中国征加关税的产品清单,可以发现美方关注的关键点落在了科技创新这一块。如今的美国已经不是一个靠实体经济运转存活的经济体,美国靠的是虚拟经济及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来从世界各国攫取财富。全球化的过程固然加速了美国向其他国家的科技输出,但根本原因是其他国家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本国科技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美国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全球性需求,才可以稳坐钓鱼台、坐收全球利。这样的现状透露了一个信号:科技创新储备有待提高。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加速了行业的创新发展,军事、医药、互联网、汽车、铁路等均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升级,相较之下,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有点力不从心,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节奏中跟不上大部队了。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在“双创”驱动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紧随时代的步伐,将历经一次彻底的变革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是面向全国各行各业、个人、集体及单位提出的,创新必然要选择一个行业作为载体,并且创新的最终结果要可以创业落地,可以形成可实用化的产品。对于以传统制造业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特色专业的高校面对总理提出的口号、面对当下的全球发展局势时,在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首先需要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与经济背景分析

(1)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属性是传统制造业。并且以我国目前的造船水平还属于造船大国,尚未达到造船强国的地位。这样的行业背景及发展现状导致目前国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设计建造工作主要依靠前人成果进行复制,或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纯粹的自主创新成果较少。主要的创新集中在造船精细化管理、船舶辅助建造设备及船舶建造工艺等方面,其他装备技术型的创新点亟需储备。

(2)行业产能过剩。造船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值高,一艘船动辄上亿元,再低的利润也相当可观;二是门槛低,只要你手握资金,就可以聘请有经验的造船师傅组建团队去实施。基于以上两个特点,2003年-2008年的五年之间,大量中国民营资本涌入造船行业,行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也正是由于2008年以前的“造船盛世”以5年时间把未来20年的船建造完毕,导致未来无船可造。

(3)全球金融危机,航运业一蹶不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全球资本收缩,居民购买力下降,航行于世界各大洋的万吨巨轮竟无货可运,全球航运业颓废不止。全球原油价格一跌再跌,留下海洋石油安静地流淌在海床底下无人开采,进而导致海洋平台无人建造导致,加剧了船舶海洋行业的寒冬。

2、创新挑战分析

(1)受到相关海事规则的限制。海洋是一个特殊区域,它占据着全球71%的面积,连接着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涉及到全球经济、环境和军事等方面,诸多法律法规萦绕在海洋之上。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海上运输、安全及船舶设计建造相关的法规,各个国家在此基础上又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相应法规,庞大的法规体系极大地限制了船舶与海洋相关产业的创新。

(2)人类对海洋的研究程度较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对象面向的是海洋这一复杂多变的对象,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太少,这样的现状限制着某些产品的创新。海底蕴藏着的丰富资源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同时海底的巨大压力、极低能见度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又阻碍着人类前进,因此,在船舶与海洋方面的创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挑战。

(3)海洋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遥远。相比于陆地上的汽车、天空中的飞机近年来创新热情高涨,水中的船舶创新有一个先天劣势:尽管全球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陆地交通和空中交通,并且能够接触到水的人是少数,这样的现状导致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成果的潜在使用对象数量稀少,进而大大削弱了学生及学者的创新热情。

(4)创新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由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相关产品在设计之初受到大量行业规范限制,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技术创新周期长、迭代速度慢。国内诸多优秀设计制造企事业单位在诸多场合就船舶行业如何应对智能制造的挑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多数单位觉得船舶行业的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不可控等因素限制着创新进程的开展。

3、创业挑战分析

(1)相关创业大赛较少。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可参加的创业类比赛较为稀少,含金量最高的是教育部主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共青团主办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他也有一些市级、省级的面向已创业有公司的参赛对象的创业比赛,尽管相关创业大赛众多,但多面向于互联网相关方面。

(2)投资人看低行业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类的创新成果想要落地,相较于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创业最大的劣势在于投资人不熟悉这个行业、投资回报期太长、投资风险大。新时期的互联网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展迅猛、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投资回报期短,目前国内的投资环境倾向于这类行业,这给其他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拥有的契机

1、国家相关政策背景

(1)双创口号提供了契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短短八个字标明了中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地方政府相应地配备了齐全的扶持双创政策,自2014年以来,各行各业的创新创业热潮涌动,普通民众、小微企业及企事业单位等都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相应行业的科技创新之中,各地党和政府出台了大量扶持资助可创业的创新项目及新兴企业,创新创业不再遥不可及,只要有金点子,都可以实现创业。双创背景为船舶与海洋产业提供了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

(2)加快建设21世纪海洋强国。孙中山先生曾经发出呼喊:海权,握之在我则存,握之在人则亡。弹丸之地英国如何可以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靠的就是强大的海洋军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在十九大再次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口号。相应的,国家出台了大量支持建设海洋强国梦的政策,鼓励和扶持船舶海洋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2、国内外研究热潮

(1)智能航运是潮流。地面的汽车已逐步实现无人驾驶,空中的民航飞机在特定航程已可实现无人驾驶,但海洋中的万吨巨轮仍旧以人驾驶为主。据调查,全球80%的海难事故是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海员待遇逐年降低,整体队伍数量和质量下降;人工成本巨大,人员安全最为重要,这些诸多因素催生了船舶智能驾驶的出现。目前,英国罗罗公司已经牵手相关船级社、智能芯片开发公司及航运业巨头开展全球领先的智能无人船研发,力求在未来实现全球航运业的变革。

(2)国内研究如火如荼。国内无人船行业的引领者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珠海市政府、中国船级社和武汉理工大学,开创了国内首个无人船海上试验场的项目,同时也发布了国内首个概念无人船“筋斗云”号。近两年,从2018年1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到2019年5月七部委联合印发《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无一不预示着中国正在加快规划部署智能航运未来发展。

四、在“双创”与“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系

高校需要明确“实业救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形成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协同助推实现新时代中国强国梦的思想主线。在校级层面需要组建以相关校领导为牵头人、团委和教务处为主要负责单位、各学院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需要组建一批专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团队,负责牵头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双创兴趣,同时需要搭建一批院级、校级竞赛平台,在“以赛促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如此形成一套完备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2、坚持国家发展方向

高校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发展规划,紧跟国家“五年规划”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将创新创业研发重点放在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上。挖掘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海洋梦所需的装备技术要点。

细读地方科技局网站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迎合政策导向,缩短创业周期。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属于小学科,注重很强的专业性,同时行业也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大多相关制造企业集中在沿江、沿海或者内湖附近的城市,因此分布具有集中性,个人在创新及落地创业时要向这些地方靠拢,力求更多的扶持。

3、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这是事实,国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研究落后于西方国家,包括理论性研究和船舶海洋装备设计制造工艺研发。回顾过往,西方或者邻居日韩两国在船舶与海洋领域首次出现的装备工艺经过一定时间一定会出现在国内,因此,船海人必须具备分析国际发展局势和挖掘国际研究热点的能力,每年定期参加相关国际学术论坛和产品展览,顺应国际研究发展潮流,顺势研究热点技术难题,积累前沿技术。

4、举办专项竞技赛事

充分分析互联网行业为何近年來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大佬每年牵头组织多项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活动及赛事,广泛汲取和激发行业进步。同样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行业需联合国内船级社、海事部门及相关优秀企业主办一场只针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赛事,同期举办优秀企业巡展和创业孵化对接活动,为广大船海人开拓出一条创新创业孵化道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21世纪海洋强国”等愿景下,国家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来推进和实施相应计划,给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创新创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转化内外部环境的劣势、发扬优势是各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结合前沿科技、国际潮流和行业特点开展创新工作,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优势合理定位创业教育,在改革和实践中寻找船海人的创新创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健康.“一带一路”愿景下涉船涉海高校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4)200-202.

[2] 李建,杨江南.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商论,2019(21)241-242.

[3] 郑志颖,刘欣.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76-79.

[4] 付玉,王芳.坚持陆海统筹 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政策发展历程与方向[J].国土资源,2019(10)8-12.

[5] 王佳慧,蒋红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170-171.

【作者简介】

夏志平(1991—)男,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工信部:五措施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