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2020-05-28闫子真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英语教师高校

【摘 要】 针对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职业愿景和安全感、存在消极情绪等心理问题,干预对策主要是: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拓宽高校英语教师的交际圈;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开展英语能力建设;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党委积极联系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实施团队心理辅导等。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干预对策

本文以高校公共课英语教师为考察群体,对其职业心理进行分析,并给出干预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关注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生存现状”,通过改善其职业心理,整体推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所谓“职业心理”,在本文中可以界定为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情绪和职业愿景。笔者对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个别交流,无论是从所获得的实证材料还是从相互沟通中所获得主观感受,都指向了一点: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存在感,且在工作心理中存在着不安全感。就他们工作情绪的表现而言,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易怒”的情况,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则显得超脱而“自说自话”。本文认为,这属于两个极端,但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职业愿景属于内隐性信息,所以无法通过观察而获取,但在与部分英语教师的日常交流中能够感知到,他们中多有“站好今天岗,不去管未来”的想法,可见他们中多数教师的职业愿景是“晦涩”的。基于以上所述,以下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分析

结合已有的调研成果,这里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他们的职业心理进行分析:

1、英语教师心理安全缺乏的原因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英语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心理安全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他们的社会存在状态中找到答案。首先,高校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由组织生态环境所决定英语教师整体处于较低的生态位。由于处于较低的生态位,就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因专业教学所带来的各种荣誉和奖项。再者,高校所开展的教学改革主要围绕着专业群建设而展开,这就使得广大英语教师难以融入到高校教学建设的过程中去,他们大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各项教学改革任务,所以就无法从教学改革的参与中去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由于英语教师普遍处于较低的生态位,在校内社会活动中必然就存在着心理劣势。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英语教师缺乏心理安全。

2、英语教师消极情绪形成的原因分析

英语教师所存在的消极情绪部分根源于他们的心理安全感问题,部分则归因于学生对公共英语学习的态度问题。心理缺乏职业安全感,就可能促使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塑造自己的权威感,所以部分教师易怒的情绪可理解为:教学权威被学生挑战所给予的一种应激反应。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氛围中,重视专业课学习已成为学生群体的固有意识,这就在“群体意识决定个体意识”的作用下使得许多学生对公共英语的学习并不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反映便是,以一种类似于镜面反射的学习状态去面对教师的教学。不难理解,面对这样的学生英语教师易怒则是可以理解的。专业学生所在院系缺少与公共英语教学部的沟通,从而也就在教学合作中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由此就纵容了上述学生的学习状态。

3、英语教师职业愿景缺乏的原因分析

职业愿景是高校英语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和预设,职业愿景本质上属于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心理范畴。然而,正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高校英语教师面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和组织生态环境,他们并不是不存在着良好的职业愿景,而是现实境遇粉碎了他们良好的职业愿景。从笔者的观察中可知,具有一定社会资源的英语教师会选择开辟“第二职业”,或者离职另谋高就。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仍需“留守”目前的工作岗位。不难想象,这样的职业心理驱使必然会对高校整体英語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高校管理者需要从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去评析英语教师的职业心理,而不能单纯以领导者的姿态去教育他们。目前,许多外语专业的教师兼任着高校辅导员,这就进一步对高校英语教师造成了不安全感。因此,努力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才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二、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干预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的干预措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拓宽高校英语教师的交际圈

在上文的分析中可知,在高校英语教师群体中普遍缺乏心理安全感,其根源应从岗位的封闭性中去寻找原因,正因岗位的封闭性才造成了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影响。本文建议,高校在开展教学改革之际,应将高校英语课程建设纳入到教学改革之中去,而且不能单纯以建设校本公共英语教材为目标,应将专业英语建设也一并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去。在开展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时,涉及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任课教师的选派等工作内容,这样就使公共英语教学部门与专业所在院系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并在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下拓宽高校英语教师的交际圈。实践表明,参与课程建设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存在感显著提升,而且在参与课程建设中又会产生“鲶鱼效应”,感染和激励其他英语教师。

2、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开展英语能力建设

目前,公共英语过级考试制度在某些高校得到充分重视,这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积极影响。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高校管理层应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以培养国际性人才为己任,推动本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建设。具体的措施为:(1)在制度层面建立校本要求下的英语能力达标要求,并由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参与编写具体的实施方案;(2)在专业英语教学的助推下,加强专业学生所在院系与公共英语教学部门的业务联系,并按学期分期中、期末开展联合教研会;(3)由高校英语教师主导全校的英语能力建设,并将学生的英语能力建设成果纳入到英语教师的评优中去。实践表明,在高校管理层的重视下,英语教师的生态位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教学秩序也得到显著改善。

3、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着重提升他们的生态位

尽管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缺乏专业色彩,但高校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且大多获得了研究生学历。因此,在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生英语能力建设中,还应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重视他们的专业发展去引导他们构建合理的职业预期,从而将职业预期落实到日常点滴的工作中。本文建议:(1)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应采取梯度化师资培养方案,即将师资分类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明日之星教师。这样在分层化培养中,就能为这些教师定好位、把好脉。(2)充分尊重英语教师的职业诉求,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这里强调,在高校教学改革经费中应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高校英语教师的进修,进而在校内释放出重视英语教师能力培养的良好舆论氛围。这样一来,将在提升英语教师心理安全感的同时,也以他们的经济地位而进入更高的生态位。

4、对标课程思政高校党委积极联系公共英语教学部门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存在感,消除他们的心理不安全感和培育他们良好的工作情绪,本文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还可对标课程思政的要求,由党委联系公共英语教学部门。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个别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言必希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许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联,但也需要指出:英语教师应重视塑造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并能为他们提供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视野,让学生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为此,党委、人事部门应加强对英语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并通过树立标杆、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让英语教师感受到自己教学职责之重大,这不仅能正面调适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也能实现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最终落脚于推动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中去。

5、结合女性教师多的特点为其实施团队心理辅导

在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女性教师占比较大已成为普遍现象,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女性英语教师占比达到了83%。这就意味着,在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心理实施干预时,还应从女性心理学的角度去实施,这样才能做到精准发力。本文建议,应以重塑公共英语教学部门的人际交往环境和组织氛围上下功夫,使公共英语教学部门能够拥有凝聚力强、作风清爽、职业心理过硬的师资队伍。具体的措施为,高校可以邀请妇联组织对公共英语教学部门中的女性教师开展团队心理辅导,辅导的方式可以融入拓展活动。由于女性教师的情绪宣泄诉求更为强烈,所以高校党委、人事部门应组织由公共英语女性教师参与的座谈会,座谈会的主旨便是:向职能部门提建议。这样一来,就能在女性心理学的导引下增强了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满足感。

三、小结

本文对这些职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所得到的干预措施包括: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拓宽高校英语教师的交际圈、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开展英语能力建设、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着重提升他们的生态位、对标课程思政高校党委联系公共英语教学部门、结合女性教师多的特点为其实施团队心理辅导。需要强调的是,高校管理者需要从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视角下去评析英语教师的职业心理,而不能单纯以领导者的姿态去教育他們。

【参考文献】

[1] 蒋常香.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3 (12).

[2] 刘爱华.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3] 谢燕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调查及提升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4] 谢欣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31).

【作者简介】

闫子真 (198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英语教师高校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