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创新举措 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020-05-28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度门街道办事处枣子沟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地点位于原光华乡枣子沟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43亩,林地、荒山荒坡1300亩),辖6个村民小组238户7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82人,贫困发生率22.8%,距离县城所在地新政镇10公里。枣子沟村是全省重点贫困村,以前是个旱山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较差,土地撂荒突出,产业发展滞后,农户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850元。为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易地扶贫搬迁重大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搬迁谁、往哪搬、如何建、咋脱贫”四大核心问题,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全村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户77人,其中枣子沟村集中安置点14户39人,随迁户8户24人,现已全部建成并入住,真正实现了“拔穷根、挪穷窝”的目标,有力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围绕“搬迁谁”的问题,精准识别定对象
按照《仪陇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识别登记管理办法》和《仪陇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细则》,对搬迁对象做出明确规定,通过电视、广播、坝坝会等形式多方位进行宣传,让搬迁条件群众知晓、对象认定公开透明、人员进退精准有序。
一是明确搬迁条件。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区,自愿搬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标准的细化明确,让群众一看就明白哪些该搬、哪些不该搬。听到乡镇、村宣传搬迁政策后,贫困户罗仁俊激动地对村干部说:“我单家独户居住在山顶上,下山赶个场就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房屋也破破烂烂的,一直想搬迁到山脚下公路边,这下终于圆了这个梦了”,他第一个就向村上交了搬迁申请。
二是公开对象评定。一是公开申请对象的家庭人口、住房现状和收入情况;二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对群众申请进行公开评议;三是对村级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个层级的评定结果均在村公示栏进行醒目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搬迁对象。度门街道办事处枣子沟村在评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时,严格按照“户主申请—入户核实—村民评议—张榜公示—对象上报”程序,初审评定了罗仁俊等28户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参加初审评定的村民纷纷说:“整个评定都是公开透明的,没搞暗箱操作,我们都认可”。
三是及时动态管理。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因地域管理权限导致“四有”人员识别不精准的搬迁对象及时剔除,对以前年度享受过国家其他建房补助政策的及时调整,因突发自然灾害等原因达不到安全住房标准的及时纳入,确保不符政策的一户不上、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
二、围绕“往哪搬”的问题,科学规划强引领
为有效防止“穷窝挪困窝”,度门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将群众意愿与科学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确定搬迁地址和安置方式。
一是部门实地看。度门街道办事处科学编制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邀请发改、国土、住建、设计等部门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原则,多次实地踏看,确保搬迁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选址地靠近公路、靠近园区、靠近水源的要求,最终确定枣子沟村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并做好地质勘察、环评、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二是干部逐户劝。安排镇、村干部深入搬迁户家中听取搬迁群众意见和发展意愿,帮助他们算清搬迁的经济账、教育账、医疗账和长远账,通过比较对照引导群众自愿搬迁。枣子沟集中安置点的搬迁户,原来各家各户分散居住,部分搬迁户想搬迁但又有顾虑,经过帮扶干部反复解释政策,态度逐渐由“想搬”到“快点搬”,现在他们搬到了食用菌、脆樱李等产业园旁,每年在产业园务工可收入3万余元,他们高兴地说:“早知道这么好,我们真该早点搬”。
三是群众说了算。在决定是否搬迁和选择搬迁方式上,政府不搞行政命令,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自主决定。枣子沟集中安置点属典型的旱山村,部分群众居住在山腰或山顶上,交通不便,严重缺水,群众生产生活极为困难,在充分考虑水源、耕地、公路、产业等因素,群众决定实行整体搬迁,并把新址选在了交通便捷且水源丰富的平缓山腰上。
三、围绕“如何建”的问题,创新举措严管控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保障基本、量力而行”的原則,上下联动抓管控,合理配套便民需,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成群众的适用房、安全房、舒心房。
一是多措并举降成本。按照县上统一规划设计《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住房设计图集》,共分1—6人户6种户型,每种户型设计了4种不同的房型方案,镇、村干部逐户了解、征求搬迁户意见,由搬迁户自主选择户型,确保建房不越人均25平方米的面积红线,不因建房而负债。对家中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在外的,经搬迁群众自愿申请委托村民建房委员会实行“代改建”,村民建房委员会统一确定施工队伍,不仅降低了建房成本,而且让搬迁户不操心、不费力就实现了“拎包入住”。
二是完善配套强功能。立足搬迁选址地理条件,对枣子沟村集中安置点按照“缺啥补啥”“哪里缺补哪里”,政府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了安置点内道路、停车场、健身广场,硬化了院坝,安装了给排水管网等设施。搬迁户们高兴地说,“共产党好啊,习书记好啊,让我们这些农民在闲暇之余还可以跳起广场舞,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三是加强监管保质量。县上成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指挥部,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机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建材质量抽检;乡镇组织有建房经验、能看懂图纸的“乡土专家”,每天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现场监督;村上成立由搬迁农户、村社干部共同组成的村民建房质量监督小组,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房屋质量达标。
四、围绕“咋脱贫”的问题,多元增收促奔康
易地扶贫搬迁既要挪穷窝,更要换穷业,着眼搬迁群众后续发展,促进群众长效增收,度门街道办事处枣子沟村在实践中探索出“整村互惠、效益分成、管护付费、定额分红、金融助力、党员示范带动”的利益联结扶贫新模式,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一)整村互惠模式
采取“业主带项目、出资金、出技术,农户出土地,整村连片推进”的方式,引进川农大施友均教授在该村发展樱脆李和核桃。发展樱脆李800亩,带动农户112户,其中带动贫困户36户。农户、业主、技术方、村集体按3:3:3:1比例进行收益分成,预计平均每户农户可年收入3000元。在全村发展优质核桃620亩,带动农户238户,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农户与业主按五五比例进行收益分成,三年投产见效后,平均每户农户年预计可增收4000元。
(二)效益分成模式
针对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对象,采取“业主出资金技术,贫困户出土地劳力”的方式,回引该村务工青年汤联、汤官太与贫困户共建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共建大棚46个,带动汤官兴、雷兴龙等15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收益按贫困农户与业主四六比例分成,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
(三)管护付费模式
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年龄较大、体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对象,采取“大户出技术管销售,贫困户出土地抓管护”的方式,由种植大户带动罗小平等5户贫困户,发展15亩苗木种植,按出苗每株1元给予管护费,贫困户年均可增收3000元。
(四)定额分红模式
针对无劳动力、无资金、无养猪猪圈的贫困对象,采取“业主大户托养、产业帮扶资金支持”的方式,引进业主投资150余万元在该村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由业主帮助汤涵等8户贫困户托养生猪17头,每头定额分红100元,每年分红两次,户均年可增收400余元,贫困农户不直接参与生產也能实现收益。
(五)金融助力模式
针对有能力、有技术、缺资金的贫困对象,采取“金融政策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的方式,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妇女创业贴息贷款等途径,支持贫困户汤官强筹措资金10万元,发展蛋鸡养殖10000只,实现年增收50000元,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小家禽养殖,走上共同增收致富的路子。
(六)党员示范带动模式
针对贫困党员,利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资金养殖蜜蜂,由两户贫困党员牵头,分别带动4户贫困党员养殖蜜蜂20桶,贫困户年均可增收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