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出大山住新城 开启致富新篇章

2020-05-28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搬迁户群众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采取“严精准、严标准、严程序、严质量、严规范”,尊重群众意愿,锁定搬迁对象、锁定搬迁区域,以进城安置为主、小集镇和分散安置为辅的“五严、一意愿、两锁定、一主一辅”措施,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及“后半篇文章”,实现3630人搬出了大山,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

一、下山进城筑安居乐业之基

西畴县树牢“打赢一场仗,做活一盘棋”意识,聚焦“搬哪些人、人往哪里搬、资金从哪里来、房子如何建、收入如何增”作战略思考和总体布局,结合全县土地(林地)总體规划和城乡发展实际,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前提,围绕县城、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中心村科学选址,确保安置点后续增收有潜力,奠定搬迁群众能搬出、稳得住、能致富根基。建立工期质量、目标任务“双倒逼”和工程督导“双点长”工程管理推进机制。组织搬迁群众对未来居住点规划设计、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开展实地考察和了解,增强搬迁动力。在房子分配过程中,除特殊人员外,召开3次抽号选房大会消除搬迁顾虑。至2018年12月底,建成集中安置点5个(安置小区8个),集中安置住房724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42人,搬迁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实现了搬迁户生产、生活、就业、就学、就医方面质的跨越。

二、综合施策稳脱贫致富之源

搬出大山,住上新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一套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过上好日子。为了保证搬迁群众能稳定增收,西畴县更注重搬迁户后续发展,着力构建“搬迁+”脱贫模式,采取“七个一批”的方式,拓展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产业发展一批。在5个集中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建立乌骨鸡、柑橘、中药材等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库,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优先支持搬迁户产业发展。在民俗工艺传统的兴街新兴社区发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泡花刺绣”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搬迁妇女参加刺绣品制作。在西洒瓦厂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线上销售蜂蜜、香米、柚子、柑橘、土鸡蛋等农特产品,带动贫困户200余户增收1000元。目前,实施退耕还林2024亩、发展特色农业和发展高效林业产业(种植经济林果)2386.4亩,享受产业发展增收3630人。外出务工一批。建立搬迁户劳动力就业需求清单,做到搬迁户转移培训和就业“三摸清”(转移就业地点清、就业单位清、联系方式清)。以就业需求清单为依据,开展与岗位直接对应的订单式、定向培训。精准关爱外出务工搬迁户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消除搬迁户外出务工顾虑。目前,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69期3935人次,实现1373人务工增收。就近就业一批。探索“企业+搬迁户”模式,通过“送工厂(车间)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政策到家”,实现603名搬迁群众务农、务工、顾家“三不误”。自主创业一批。对有创业意向的搬迁群众开展自主创业培训,免费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开展创业培训700人次,对自主创业的搬迁户给予2年最高贷款10万元的贴息政策支持,引导创业经商12户24人。入股合作一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引导外出务工搬迁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或种养大户,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740户搬迁户入股合作发展增收。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针对“三无”(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搬迁户,合理开发保洁员、垃圾清运员等岗位安置搬迁贫困户178人,实现人均年增收0.6万元以上。社会救助一批。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方式脱贫搬迁户着力实施精准兜底计划,鼓励搬迁到新老县城的搬迁户家庭办理农转城手续,同步享受城市低保。目前,703户搬迁户1643人继续享受农村低保,41户搬迁户43人享受城镇低保,2户2人分别享受农村城市特困,99户344人实施保障兜底。

三、优质服务圆幸福生活之梦

搬进新城,有了产业,还需要有归属感,更需要化解乡愁。一是建班子强组织,让群众搬得安心。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重点,在5个集中安置点设立管委会和村组班子,引导搬迁群众有序参与搬迁点自治管理。

二是活机制强服务,让群众迁得放心。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解决好水电、通信、交通、金融等便民服务,搬迁农户道路通畅率达100%,通水率达100%,通电率达100%。整合部门资源,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做好搬迁群众迁出地迁入地低保、医疗、养老、就学等衔接工作,117名搬迁户子女转入安置地入学。“一户一策”制定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实施方案,帮助搬迁户盘清和处置生产生活工具。推广实施“5分钱工程”,鼓励通过自己的双手既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又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探索建设“幸福超市”,实行全民“工分行动”,打造以劳动换取工分,再以工分换取商品的扶贫扶志新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三是抓稳定强治理,让群众过得顺心。全面推进“天眼”工程建设,结合实际配备必备的警务力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抓好社会风险防范,保持安置点的团结稳定。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定期在安置点召开法制宣讲会、民情恳谈会,推动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生活。细化网格化管理措施,实行楼长管理制度,由楼长负责本栋楼居住群众出入登记、矛盾纠纷调处等日常管理工作,让群众过得顺心。

四是搭平台强载体,让群众处得暖心。充分利用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喜闻乐见的棋牌等娱乐活动,让搬迁老年人老有所乐。组建志愿舞蹈队,精选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丽家园等舞蹈题材,到集中安置点开展巡演。同时,在展演过程中,带领群众学跳歌颂美好新生活的舞蹈,既教育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志愿者开展“心连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搬迁群众互相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搬迁户群众
三岩片区易地扶贫进程中搬迁户满意度研究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不怕群众找我,就怕群众不理我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