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利之辨”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2020-05-28魏雨洁郭晓蓓
魏雨洁 郭晓蓓
【摘要】所谓“义以生利,义利统一”,义利关系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论题,也是当今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时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义利之辨”的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助力高校良好人际交往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义利之辨”;人际交往
一、我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中的“义”指的是思想行为要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利”指的是利益或功利。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往往义、利取向也不尽相同,从而也就出现了“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可以归属为伦理学中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范畴,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论语·里仁》有云:“子欲于义,小人喻于礼。”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并不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卑鄙无耻的人,而是指当时统治阶级成员和为统治阶级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樊迟作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中的一个,有一次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小人哉樊须也。”指责他不该将“士君子”“劳心者”的身份和“劳力者”身份混同。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应该去抢做百姓的工作。由此可见,孔子将“义”归为“君子”,要求他们遵循;而将“利”属之于“小人”,让劳动者以此来创造生活。
战国时期的孟子非常推崇“义”,认为“义”是“人之正路”,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再一次论证了他对义利的态度。梁惠王在他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多次伐战,失去多座城池,最终被迫迁都大梁。孟子拜见梁惠王,发现梁惠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穷兵黩武,仍然坚持“利吾国”,希望继续征战,以便给他带来更多的享乐和财富。孟子对这种行为实在不耻,对其斥之“王何必曰利”。孟子重义,并不意味着不要利。他指出不要在农忙之时征兵打仗,居高者不要以自己身份扰乱生产。这些主张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是希望实现国家、君主和人民共利、双赢。
西汉的董仲舒进一步完善了“义利”观念,他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武帝哥哥易王曾用攻伐的事情询问董仲舒,将辅佐称霸的任务相托于董仲舒。当时易王心中早已埋藏有谋反作乱的想法,董仲舒就用“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劝之,希望能够打消易王的叛乱想法,保障国家安定。同时告诫位高权重阶层的人,不要贪图自利,应立足道义,一切要以国家和谐和人民安定为主要目标。
二、“义利之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人际交往则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催化剂。那么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做呢?可从下面的典故中汲取经验。
战国时期,鲁班为楚国君王打造了云梯等一系列攻打宋国的武器,墨翟听到消息后,决心说服楚王停止攻宋战争。见了楚王后,墨翟说,现在有一个人,他拥有华丽的车子,还去偷邻居家破烂的车子;他拥有锦缎绣衣,还去偷邻居家破旧衣衫;他拥有美味佳肴,还去偷邻居家粗饭剩菜。您说,这算是个怎样的人呢?楚王听后说道:“这一定是惯有偷窃毛病的人。”墨翟紧接着说:“我听说您准备攻打宋国,那您与这个有偷窃毛病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攻打宋国,您不仅失去了‘义,而且您也得不到宋。”楚王表示鲁班已经为他制作了攻城器械,他必须攻打宋国。墨翟见状,取下身上的衣带作为城池,用一些小物件作为器械,和鲁班模拟了一场战争,最终鲁班战败。鲁班言:“我想我明白如何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出来。”墨翟对曰:“我想我也明白您如何对付我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莫名其妙地问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墨翟说:“鲁班是想让大王除掉我,可是我的弟子已经做好守城准备,您就算把我杀掉,楚国也打不赢。”楚王听后认为如此既要失义又要失利,倒不如保全义,以免因小失大。由此可见,为人处世少不了要对义利进行抉择,重义者往往在放弃的那一刻就已经收获了很多,而重利者在收获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一些东西。
三、结语
总之,义是一种无言的约定,是不需要任何言语修饰的;利则是明确的,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对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损人利己的事最好避免。而将义利绝对对立起来也不可取,因为义利本就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因此,有关“义利之辨”的话题也将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芬,徐儒宗.论语 大学 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方勇,李波.荀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高晓红.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現代意义[J].学术界,2006(5):218-222.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