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

2020-05-28王楠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摘 要: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迅速,经营模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从家庭农场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比较,认为未来应该从鼓励农民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深化金融改革几方面入手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 经营模式 多元化经营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情况,农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高。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关乎13亿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农业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短板,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要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并且多次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在政府的鼓励下,各省市自治区的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并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发展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

我国官方首次定义家庭农场是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即“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刘启明.家庭农场内涵的演变与政策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86-94.。随后,国内的学者也定义了“家庭农场”。其中,陈锡文指出家庭农场是适合中国各地情况的一种规模适度的、依靠家庭劳动力就能够经营、就能够管理的、并不需要雇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下的农场;高强、刘同山和孔祥智把家庭农场定义为“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农业不同,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根本,运用了农业机械、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经营理念,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新型微观经济组织”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06):50-58.;胡定寰认为,“家庭农场是指以夫妇两人为主要劳动力,规模适度,能够提高生产率,专业化生产,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生产单位”杨伟民,胡定寰.怎样做好家庭农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认为“家庭农场是指主要劳动力是家庭成员、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的农业经营单位”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2014(7):13-112.。

虽然各位学者对家庭农场的定义存在着差别,但是可以从他们的定义中概括出家庭农场的特征:一是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必须是拥有农村户籍的农民;二是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只有在农忙的时候可以有少量雇工;三是家庭农场不是普通的农户,而是要进行工商注册的法人,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目标;四是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并且达到国家或地区所制定的相关标准;五是农业收入是家庭农场的主要收入。以上几点可作为家庭农场的判断标准和条件。

二、我国家庭农场主要经营模式以及特点分析

(一)“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是指将农业合作组织与家庭农场通过利益联合起来,从而达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同的经济效益目标,实现农民联合共赢。原来的“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虽然实现了农户原来的外部交易内部化,极大地减少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但是由于原来的农户大多为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致使“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生产效率较低,而家庭农场的发展恰好克服了这一弱点。“家庭农场+合作社”这种模式以合作社作为依托,将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并且以农民自愿联合为前提,最大程度上实现农民的利益,故被國外一些国家广泛采用,并且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家庭农场所采用的经营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农业合作社为依托,集中生产规模、生产品种比较相近和相似的家庭农场,从而形成一个联合体,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市场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服务,这样既可以减少单个家庭农场所承担的风险,并且能解决由于单个家庭农场实力较弱,无法进行技术创新的难题,还可以促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

(二)“家庭农场+公司”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公司”是在“农户+公司”模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农户+公司”模式中的农户是一家一户的小农,不仅经营规模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农户和公司之间虽然看似是一个联合体。但是由于农户自身能力较弱,故企业处在绝对优势的地位,公司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压缩农户的收益空间,致使农民利益受损。而家庭农场和农户不同,它摆脱了原有农户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缺陷,形成适度规模化的经营,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具有较强的抵抗风险能力,与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几乎是对等的,这有利于家庭农场与公司之间形成较为紧密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实现家庭农场与公司双赢的效果。

该模式的特点是:“家庭农场+公司”是以公司为核心,以订单的形式进行合作。公司的加入为家庭农场提供了更广阔销售渠道,从而保证了家庭农场农产品的销售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此外,家庭农场所联合的公司大多都较有实力,具备开发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家庭农场为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企业又能为家庭农场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订单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订单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在我国家庭农场中比较普遍,多以粮食生产为主。这种模式的家庭农场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与一些粮食经销企业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保障了市场销售。一般来说,这种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种植经营规模较大,平均规模为200亩以上,甚至有些超过1000亩,内蒙古、天津、黑龙江、浙江、安徽、甘肃、宁夏7省区市订单型粮食类家庭农场平均土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个家庭农场经营的平均土地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为915.97亩;其次是宁夏和甘肃,经营的平均土地面积分别为764.30亩、760.84亩,所以这类家庭农场大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此外,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对这类家庭农场补贴力度最大,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我国订单型家庭农场的蓬勃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并且农业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该模式的特点是:订单型家庭农场具有特定的地域性,一般都在粮食主产区,并且其前身都是种粮大户,较早的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但这类家庭农场由于其生产品种较为单一,故生产的弱性比较明显,抗风险能力较低,所以为保障这类农场的发展利益,除了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补贴外,还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四)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模式是指通过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采用生态工程学方法,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且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循环转换贾佳.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将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稻秆、草莓枝叶和玉米秸秆等初级废弃物进行处理,直接作为家庭农场养殖业(家禽、水产)所需的食料和养料,也可以经过沼气池的处理,将它们发酵之后用于养殖业。与此同时,养殖业中动物产生的粪便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作为种植业所需的肥料,最终形成饲料、肥料能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整个体系的综合效益。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饱型”转变为“健康型”,追求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所以,这种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成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该模式的特点是: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经营的前提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改变原来传统的、单一的生产结构,根据农业市场所反馈的信息充实和丰富经营内容,实现家庭农场内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协调统一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从而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这种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环境效益和农场经济效益的共赢。生态多元化提高了家庭农场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循环利用农场产生的废弃物,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资源环境效益和农场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不同经营模式的比较及借鉴

(一)不同经营模式的比较

第一,“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公司”的经营模式,首要条件是农业合作社和公司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有效的带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此外,可以在二者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多“家庭农场+”的模式,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超市”,“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社区”等模式。家庭农场最终选择哪种模式,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的情况来定,这样才可以实现“共赢”目的。

第二,订单型家庭农场是比较典型的,并且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这种家庭农场所采用的经营模式是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家庭农场的效益。一些土地资源丰富,人口较少地区的家庭农场就可以采用这种经营模式。

第三,生态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对于当前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家庭农场发展的角度看,采取生态多元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率,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发展生态多元化经营模式,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这种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经营模式的借鉴

1.家庭农场的推进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任何一种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都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各地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在大力推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例如在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地区,订单式的大型家庭农场就不适合发展。

2.任何一种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都需要具有合格职业素养的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家庭农场是采用现代化技术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经营形式,这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涉及到循环经济、生态工程以及其他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这就需要从事循环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该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推动家庭农场不断发展,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路径。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农民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不断完善家庭农场的成长环境,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条件,鼓励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不同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并可以建立不同经营模式的示范性家庭农场,利用其示范带动效应,带动当地农民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多种经营模式协同发展,保证家庭农场能够走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二)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为了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各地应积极促进家庭农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专业的教师和科技人员为家庭农场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产品、互联网、物联网和技术研发、管理和企业规划上的优势,为农业转型和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家庭农场提供人才支撑

将培育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教育相结合,创建农民学院,通过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农民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授予权威机构认证的资格證书。此外,还应建立农业推广联盟、基层责任农技员联系家庭农场等制度,为家庭农场主和其劳动力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家庭农场主的知识水平,为他们更好的经营家庭农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金融改革,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家庭农场仍然存在融资方面的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家庭农场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应在深化农村耕地使用权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宅基地和房产抵押贷款等多种物质抵押贷款形式,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发展基金,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家庭农场发展,扩大家庭农场融资渠道;此外,成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风险资金,形成政府、保险机构、社会保险资金和家庭农场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多元化资金共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新格局,满足家庭农场的金融和化解风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启明.家庭农场内涵的演变与政策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86-94.

[2]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06):50-58.

[3]杨伟民,胡定寰.怎样做好家庭农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7):13-112.

[5]贾佳.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王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多元化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多元化战略分析
多元化经营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