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青春致民大
2020-05-28晴夏
晴夏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七年,谁能想到来自闽南,长在通城的我,十八岁到二十五岁是在四川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度过的。
我仍然记得大一报到的那天,天阴沉沉的,还不时地飘着小雨,空气里有淡淡的黄葛树叶的味道。除了开学典礼那一天出了太阳,军训两周的天气不是阴天就是下雨,一时间我仿佛回到了江南的梅雨季节。研究生报到的那几天也是阴雨连绵,所以在这儿的七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好多阴雨天。因为西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成都到了夏季多是夜雨。夏日一整夜的雨,洗刷掉所有的灰尘,第二日的天空必是清新的蓝点缀着如棉花糖一样的流云。空气里是湿漉漉的泥土和草木的气息,顿时一扫炎夏的萎靡。学校里的植物也因为这整夜的雨,愈发地蓬勃。
在这里的人们总是抓住有太阳的时光,到茶馆喝茶、摆龙门阵,或是直接摆一桌搓几圈麻将,用成都人的话说“这天气太巴适了”。对于学生们来说,出太阳的日子是上天恩赐的礼物。校园里最常见的,多是几个人围一圈坐草坪上聊天,有时候兴致起了打打牌;有些学生拿着乐器,坐在湖边练习;也有人直接躺在足球场上晒太阳,整个人沐浴在阳光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树与树之间那一绳绳的被子、床单、衣服等等,毕竟要抓住难得的好天气进行晾晒呀。
本科的前三年我是在离双流机场不远的新校区度过的,学校也因此多了个“机场后花园”的美称。每一天都能听到飞机起降的轰鸣声,去上课的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一架飞机掠过。有时候,仿佛一伸手飞机便尽在掌中。在2013年以前,新校区被一条马路分为南区和北区。那时我住南区,上课多在北区,跟着乌泱泱的大部队等个红绿灯换区是常有的事。每天中午和晚上,摆摊的人准时准点出现在这条马路,为我们奉上美味的街边小吃。街边小吃又名“黑暗料理”,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取的,就这么一直叫着。等大四搬到老校区,学校决定改造这条马路,好吃的“黑暗料理”也随之消失了。等改造完毕,中间的马路化身中央广场,外带下穿隧道。广场中央放置着一块刻着校训的长砖石以及复古大门,在完工的那一年成了无数毕业生离校前必须打卡拍照的地方。
大四和研究生的三年是在武侯区的老校区度过的。离学校不远的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武侯祠和锦里,走路也就10分钟,我们有时候散散步就到了。新老校区之间除了校车往返,还可以选择公交306路,新校区是这趟公交的起始/终点站。有时候遇上堵车,或者遇到修建地铁的路段,一趟公交坐下来要一个半小时。即使这样,周末或者节假日都能看到这路公交车挤满了学生。后来,经过老校区的地铁3号线和从市区到双流机场的地铁10号线建成通车,新老校区的学生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课堂学习、图书馆自习、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出游组成了我这七年的时光。大学的课堂学习和高中完全不同,老师不会像高中那样耳提面命,需要高度的自觉和主动。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除了能借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还找到了许多感兴趣的图书,我简直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恨不得装满几书袋。课余,我和小伙伴们会出游,去感受不同地方的美景和美食。有时候我就一个人去公园散步,感受成都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大部分时间我就在校园里走走,逗逗小猫,看看植物。比如,在新校区的时候,我常常从南区所在的宿舍出发,迎面而来的是梦云湖畔的桃红柳绿;接着,来到明德楼和慧智楼,两个教学楼周围种着许多花树,明德楼对面就是圖书馆;走过图书馆,穿过中央广场,来到北区,道路两旁种着银杏和黄葛树。在老校区,春日道路两旁红叶李开出了粉色花朵,第二实验楼前的晚樱纷纷展露笑颜,第一教学楼后的两棵海棠开得热闹;夏日图书馆门前的栀子花香气浓郁,小猫卧在玉兰树下的草丛里打瞌睡;秋天温暖久违的阳光,路旁银杏悄悄换上了黄色的衣裳,在邮局旁几棵大桂花树围成的小园子里面转久了,仿佛身上也染了些许香味;寒冬,槭树穿上彩色衣裳,蜡梅默默吐露着芬芳。
在民大的七年,从师长身上学到了知识,交到了知心好友,还认识了许多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民族。从他们的身上,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世界。从前的我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对于阅读,大都囫囵吞枣,不解其意。他们中的很多人让我明白坚持的意义和阅读的乐趣,两者都不仅是为了获得最后的结果,而是要享受整个过程。
在民大读过的每一本书,认识的每一个人,走过的每一条路,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不知不觉影响着我,我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与民大相遇,是最值得珍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