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东川区确保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020-05-28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易地劳动力补贴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通过“四个有、四个精准、三个多”组合拳,全力确保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四个有”激励就业创业

(一)自主创业有扶持

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易地扶贫搬迁的大學生毕业5年内实现自主创业的,在东川区域内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经营场地且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的场租补贴。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创建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众创空间)等,并经市级相关部门认定的,给予园区举办方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

(二)吸纳就业有奖励

注册经营地在东川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招用易地扶贫搬迁人员达到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每招用1人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000元;企业每招用1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最长2年的岗位补贴,并给予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企业(单位)缴费部分二分之一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2年。

(三)就业服务有补贴

人力资源企业(或劳务经纪人)直接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区外持续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每转移就业1人给予人力资源企业或劳务经纪人200元的一次性就业服务补贴;一次性新招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达5人以上的就业扶贫车间(工厂),且确保新招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达6个月以上,发放工资不低于东川区最低工资标准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补贴,最高可达5万元。

(四)补贴资金有保障

东川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就业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从2018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就业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人员自主创业场租补贴、创业补助、企业招用易地扶贫搬迁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方面扶持。

二、“四个精准”促进就业创业

(一)精准摸底

成立由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包村科级干部为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副队长的68个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小分队,采取属地负责、分片包干的方式,全面摸清每个搬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做到“调查一户、精准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

(二)精准对接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需求特点,收集区内外岗位信息,“点对点、面对面”送到搬迁户家中供选择,做到户均送岗送政策上门不低于3次。同时,做好所输送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和教育管理,使其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

(三)精准培训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意愿以及区内外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分类制定实名制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以工代训、定岗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实现“户有一人培训”全覆盖。

(四)精准帮扶

对已就业人员,按照属地原则落实跟踪服务保障措施,并给予一次性食宿交通补贴和意外伤害险补贴,给予家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一次性生产生活扶持资金1200元;对未就业的,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组织化开展劳务输出;对于无法外出的搬迁劳动力,通过公共服务岗位安置5000个、就近就业安置1272人。

三、“三个多”服务就业创业

(一)平台功能多

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服务站及“一站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采取“服务窗口+劳务公司+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模式,服务和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就业。

(二)投入渠道多

建立财政投入、向上争取、企业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每年确保安排不少于200万元就业扶贫资金,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就业服务补贴等。

(三)服务形式多

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控制功能,实现“线上招聘”与“线下招聘”无缝对接,求职者不出小区就能与用工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利用就业创业服务站多功能平台,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提供亲情视频通话,让外出务工人员和家人可以面对面交流。

猜你喜欢

易地劳动力补贴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图表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