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产业链重构格局下的“压力测试” 与“机会窗口”

2020-05-28杨宜崔玮张昕田园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价值链冲击重构

杨宜 崔玮 张昕 田园

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显著冲击,国际分工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大国和外贸大国,更加需要清晰认识此次疫情对经济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此外,在全球产业链重构格局下,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全球产业链转移等风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外贸及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冲击的“压力测试”,还是完善经济体系的“调整期”。因此,强化协同防控措施,加快完善政策体系,提前谋划“后疫情经济”的方略及路径,对于实现有效的“倒逼升级”以及加快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间产品货物贸易大国、全球供应链中枢与产业链重构

从外贸总量上来看,我国目前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约30.51万亿元,占全球的份额为11.8%;2019年又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1.5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3.4%。从2019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来看,铁矿砂、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显著增加,出口则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占比近六成)。中间品贸易在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比重。这种贸易结构使得我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生产国的角色,即从资源出口国(巴西、俄罗斯等)进口原材料,生产加工后出口到消费国(美国、欧盟国家等),以中间品贸易嵌入全球产业链体系。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演进,凭借着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根据“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ITS)数据库分析,2018年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我国进口的商品,中间品在全部进口中的占比平均达到21.7%(中位数)。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制造业自身实力以及人力资本与信息技术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物流服务体系。投资贸易便利化以及营商环境改善,使得我国以“我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链条日益完备,并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与中枢。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调整的。一方面,我国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显著,产品生产环节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含量日益增加,中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方式比重适度调整,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推进器。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看,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关税等贸易壁垒促使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成本增加,全球供应链面临被打乱甚至破碎的境地;2018年以来的经贸摩擦,不断冲击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与作用。随着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逐步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向美国和欧洲回流的趋势愈发明显,全球产业链处于重构之中。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的“压力测试”

(一)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外贸承压

本次疫情对我国外贸产生多方面的冲击:一是在春节假期延长、节后复工难度加大的影响下,外贸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停摆、产能保障乏力、供货能力下降等困难;二是部分地区封城封路,交运物流不畅,原材料、配件、成品等物流运输能力不足,同时企业上下游及供应链相关环节受到影响,其难以满足生产及出运的需求,导致外贸企业很多订单交货困难;三是部分国家通过加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检疫等设置贸易壁垒,国外进口企业甚至中止履行合同,致使我国外贸企业的客户流失、货物拒收、订单转移等贸易风险加大。上述冲击都会造成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萎缩,出口增速明显下降。此外,肺炎疫情冲击导致我国内需增速下降,加工贸易行业的出口增速下降又会进一步降低我国外贸进口增速,一些中小外资企业将面临成本增高、资金断链的较大风险,外贸业态遭受一定破坏,我国外贸承受较大压力。

(二)疫情使得全球供应链存在局部“断链”风险

鉴于我国以中间品为主的贸易结构,疫情期间复工难度加大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条传导等因素,将使我国对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导致他国生产链出现中断。例如,在汽车行业,我国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受疫情影响而被迫停止,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宣布延长假期、暂时停产。受我国供应商复工延后的影响,韩国现代汽车现有库存即将耗尽,决定逐步暂停在韩汽车生产线。疫情重灾区湖北是我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武汉更是我国四大乘用车基地之一。博世、法雷奥、采埃孚等世界汽车零部件前20强中有一半落户武汉。而这些供应商的延迟生产,将对全球汽车零部件供给产生一定影响。类似情形同样出现在手机通信、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如富士康、和硕在内地的工厂复工推迟,苹果手机供应可能会陷入短缺。我国外贸的供给缺口通过产业链影响其他国家的生产,对以我国为重要节点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产生了扰动。随着疫情继续发展、涉及全球161个国家、众多行业受到大面积的冲击,全球供应链存在“断链”风险。

(三)疫情“溢出效应”对全球产业链带来显著冲击

在当前全球贸易链条衔接尤为紧密的情况下,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需求端的冲击将传导至下游生产环节;而制造业下游产品需求整体低迷,又会经产业链反馈至上游,使上游需求缩紧程度进一步加剧,产生疫情的“溢出效应”。全球供应链中断将通过进口渠道反向影响到我国,即国外企业生产过程中断及其产成品库存消耗殆尽,将使我国中间品、最终品进口也将面临一定困难,一些国外市场可能向他国所处的供应链倾斜。当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但境外疫情开始蔓延发酵,国际股市连日大跌,因此从全球供应链布局来看,全球市场遭受重创的可能性加大,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涟漪效应”,全球产业链将遭受较大冲击。

三、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价值链重塑的“机会窗口”

(一)疫情一时难以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力来看,虽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是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控制,许多地区已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疫情對经济负面影响将得到有效抑制,我国经济活力将逐渐恢复。另一方面,现有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以及全球供应链的负面影响是局部的,目前只是汽车零部件、手机、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遭受较大冲击,而这些行业也只会对我国内地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是市场长期运行得到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已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中分工程度最深、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家,以及作为经联合国认定的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具备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体系,并且已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对于许多国外企业而言,产业跨国转移难度大、时间长,其间不仅涉及关税问题,还要综合考虑物流成本、基础设施、供应链、配套产业的完善度和成熟度等,因此摆脱对我国供应链的依赖,将会导致巨大的利益损失。加之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内,故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二)疫情会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格局下的“加速因子”

当前全球产业链体系正处于分化与重构的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经贸摩擦不仅深刻影响并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而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经贸摩擦短期内不仅增加双边贸易成本,还使得跨国公司生产中间品及参与产业链的成本大幅提高,进而加快了企业部分产业链回迁与转移步伐,导致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将主要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加速转移,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可能转移至日韩、欧洲等国家或地区。这种重构格局原本呈现为一种长期性缓慢变化的趋势,然而此次疫情则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格局下的“加速因子”。例如,停产的韩国现代汽车正在启动应急方法,紧急扩大在国内和东南亚的采购规模;对我国十分依赖的伊莱克斯也在寻找其他供货商。因此,不仅对他国而言,对我国来说也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当前全球供应链布局所发生的变化,适度降低对单一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加强市场多元化布局及供应链本土化能力,规避单一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三)疫情冲击下我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优化与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为我国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长期以来以中间品为主的外贸比较优势和制造业规模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然而,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并未具有绝对优势,制造业长期“大而不强”,不仅在发达国家主导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不具有主动性,而且所处地位长期低端锁定;我国出口品增加值长期处于低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在我国逐步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时,发达国家会利用市场优势和先进技术进行阻截,限制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

此次疫情对我国中间品供应链撕开了一个“口子”,也促使我国更深刻地思考全球产业链重构格局下未来的发展路径。在此次全国抗疫的过程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以及远程诊断、线上交付等新模式、新业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加速推进我国传统产业与高科技、高端产业的融合互动,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倒逼产业效能提升、防范多重市场风险,助力我国所处价值链向中高端延展,继而巩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楊宜,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校长、教授。崔玮,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博士。张昕,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博士。田园,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价值链冲击重构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长城叙事的重构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重构
色彩冲击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阅读理解
《价值链重构》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