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角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记录的分析与研究*
2020-05-28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燕华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燕华
探究既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科学领域“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标中提出了4~5岁幼儿“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5~6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的具体要求。记录是呈现幼儿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幼儿从迷思概念、前科学概念向朴素科学概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幼儿理解科学概念、获取关键经验的重要方法,对幼儿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角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区角之一,通过种植或养殖符合幼儿认知特点、遵循季节变化规律、幼儿感兴趣的动植物,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及生命周期,能使幼儿习得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乔治·S.莫里森在《学前教育——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中提出:“孩子们能表现得如同科学家一样:幼儿园的科学课必须教会孩子们怎么做科学家以及怎么做科学,这是根本。他们画下所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内容,然后辨别、提问题、预测、建立模型、设计试验、精确测量、验证假设、重复试验、反复尝试……儿童学到的这些就是科学方法,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实践,直至十二级。”这说明在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成人要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符号、数字等方法记录和表现观察或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证据”,以此为据分析幼儿认知、思维、经验等方面的发展。
对植物基本特征、生长条件和生命周期的探究属于长期观察类科学活动,幼儿要经历“种什么—如何种—怎样管”的过程。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与集体教学活动中一次性探究记录相比,记录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要素更加全面且记录过程呈连续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分析中班幼儿记录大蒜生长的过程,分析幼儿眼中的记录和记录特点,以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指导策略,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让幼儿在探究、记录、分享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感知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奇妙。
一、活动的准备与实施
“大蒜成长记”是在中班11月开展的活动。午餐羊肉小揪面中,既有白色切碎的蒜,也有绿色的蒜苗,它们引发了幼儿的讨论:“冬天哪里有蒜苗呢?”“我帮妈妈剥过蒜皮。”“我在吃火锅时吃过糖蒜,酸酸的、甜甜的。”“我妈妈在家用花盆栽了蒜,冬天就可以吃蒜苗,而且剪掉还可以长高。”“我不喜欢吃蒜,因为吃完嘴里有味道。”……
教师在遵从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根据《指南》中4~5岁“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的目标,决定开展活动“大蒜成长记”。教师在活动之前预设的活动目标和关键经验如下。
活 动 目 标关 键 经 验能运用多感官感知大蒜内、外部特征,发展表达能力。通过触觉、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途径,感知大蒜的内、外部特征;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方式表达对大蒜的认识。对大蒜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有一定的了解,乐于参与种植、观察等活动,萌发亲近自然的情感。亲自参与大蒜的种植、照料及收获的全过程,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状态与生长环境,探索大蒜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并用适当的方式系统记录观察结果。在生活中发现大蒜的不同吃法,知道大蒜对身体的益处。讨论生活中大蒜的不同吃法,尝试吃酱蒜;讨论蒜的功效。喜欢和教师、家长、同伴一起探索、发现和表达,体验活动的乐趣。在轻松、自然的支持环境中,与教师、家长、同伴一起参与各项活动。
教师通过家园合作,与幼儿一起创设了主题墙、准备了很多操作材料。教师还为中班年段四个班设计了不同的观察记录表格,便于分析记录表格对幼儿记录行为产生的影响。
记录表1记录表2记录表3记录表4(空白纸:幼儿根据观察结果自由记录)
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我来看”,是引导幼儿多感官观察之后讨论大蒜的内、外部结构特征;“我来栽”,是引导幼儿讨论大蒜的栽种方法,指导幼儿亲自体验栽大蒜的过程并记录;“我来管”,是指导幼儿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并做好记录(重点记录:大蒜第几天发芽?如何证明它长高了?)。
中班四个班,每个班五个小朋友一组,合理分工;每班统一采用一种格式记录表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大体相当,采用相同的栽种方式;教师保证充足的观察、记录时间,提供不同记录表探究幼儿的记录行为。活动结束后,教师收集幼儿的记录表,进行编码,如中一班第一组就是“中1-1”、中二班第一组是“中2-1”,以此类推,共收集记录表30份。
二、活动中幼儿记录的分析
(一)幼儿记录的特征
第一,记录呈现了幼儿对大蒜内、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的探究。从幼儿记录作品可以看出:在“我来看”环节中,幼儿通过多感官观察,发现大蒜有紫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皮,很多蒜瓣(每头数量不等)围绕中间的茎组成一个根部大、顶部相对小的球形;剥开皮里面的蒜瓣是白色的;单个的蒜瓣大小也不一样。在“我来栽”环节中,幼儿将蒜瓣根部朝下插在花盆土壤中,上半部分裸露在空气中,浇一点水,放在植物角。在“我来管”环节中,幼儿会测量、记录每天的室温和天气,记录蒜瓣发芽、生长的过程。这些环节的记录呈现出幼儿的表现能力和直观形象思维,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与观察对象的隐性交流和互动,是迷思概念到朴素科学概念的“步子”。
第二,记录体现了幼儿具备自主探究取得“实证”的探究能力。从幼儿记录作品可以看出,幼儿在探究过程中为弄清白色蒜瓣中间的结构,会用嘴去咬,看看中间有什么,并体验到辣的味道;为探究蒜瓣的哪一头栽到土里会发芽,就会将蒜瓣的两头都栽种到土里,进行比较观察;为了解大蒜在哪个生命周期长势最快,会每天用毛线量完高度后打结记录,再与前几天的结果进行比照;有的幼儿听说冬天的蔬菜应种在温室大棚里,就给蒜盆套了一个塑料袋……这些记录,反映出幼儿追求“实证”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第三,记录反映了幼儿能运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事物特征。根据不同格式的记录表,幼儿会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提供的材料,运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大蒜的特征及生长过程,具备了表现事物的能力。透过记录表,研究者可以从幼儿的角度去分析幼儿眼中的记录任务是什么、选择符号的偏好是什么、喜欢的记录表特点是什么、记录时的情绪情感是怎样的。但无论采用哪种记录方式,幼儿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做出表现,教师适时地在记录表相应位置将幼儿记录背后潜在的“想法”进行标记,有利于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认知和情感。
第四,记录隐含了幼儿观察记录过程中的深度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记录能呈现出大蒜生长的过程。教师及时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用不同方法测量蒜苗的高度,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比一比蒜苗在生长过程中什么时候长得慢、什么时候长得快呢?”幼儿展开讨论,有的幼儿说用毛线打结做比较,有的幼儿说用尺子量出的数据做比较,有一个幼儿说可以把每天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通过曲线图就可以看出蒜苗的长势了……绘制曲线图的办法,引发了幼儿的兴趣。教师在“大蒜成长记”的主题墙上绘制了一张大蒜生长变化图,然后师幼一起讨论了记录要求。一开始,幼儿对绘制曲线图较陌生,不太会记录。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先看横轴找到日期,再看纵轴找相应高度刻度。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如何绘制大蒜生长变化图。绘制完曲线图后,幼儿大胆、主动地表达和交流了曲线中反映出的大蒜生长速度。通过“教师搭建支架—幼儿讨论—幼儿兴趣萌发—教师搭建支架—幼儿体验”的路径,研究者可以看到幼儿理解、重构、迁移、应用的学习特点。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
(二)幼儿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记录过程的持续性方面。观察植物角植物的生长变化属于长期观察类活动,观察周期相对较长。4~5岁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转移和分散,因此到后期,幼儿的观察记录或模仿前面进行记录,或停止了记录。
第二,记录内容的准确性方面。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即记录表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综合体现了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否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以及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观察能力。观察记录表中,有的记录蒜瓣倒着栽种,后面仍记录了大蒜发芽、生长的过程;有的记录大蒜刚吐芽,画的蒜苗却很高;有的在记录蒜苗的生长高度时,后面的记录结果却比前面的记录结果低……这些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经验,反映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观察、记录,没有理解植物生长与记录的关系。
第三,记录表的理解方面。教师提供的“记录表1”清晰、规范,提示幼儿记录“我来看、我来栽、我来管”的日期、温度、高度及大蒜特征;“记录表2”美观、规范,让幼儿在规定的方框里记录大蒜的成长特征;“记录表3”直观、清晰、具有辅助性,除了让幼儿在规定方框内记录外,还给幼儿提供了浇水、施肥等图片,供幼儿根据自己的种植过程,粘贴相应的图片;“记录表4”开放、无结构,完全由幼儿根据自己建构的经验去记录。从记录的结果分析,越清晰、规范、直观、美观的记录表,幼儿对记录的理解越到位,记录的要素越全,记录的连续性越长,记录的内容越符合经验。“记录表2”每天记录一页,幼儿只关注当天,使得有的记录表出现第五天记录的蒜苗高度比第四天的蒜苗高度低的现象,导致记录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记录表3”中有贴画,有的幼儿的记录结果呈现每天都给大蒜浇水;“记录表4”的记录结果内容不完整,差异性大,幼儿不知在白纸上怎么画、往哪个位置画,主动记录的意识不强。
第四,记录中教师的参与性方面。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记录,一方面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上述问题,反映了教师在幼儿观察与探究中没有高度重视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没有从幼儿的角度、科学的角度认识观察记录的价值,认为画一画、填一填表就行了,具体表现为:缺乏适当的引导,不能及时捕捉幼儿记录中不准确的情况,及时扭转幼儿错误的认知;不能激发幼儿记录的兴趣,使得幼儿观察过程中出现“疲劳期”,失去观察与记录的兴趣,不想完成“作业”;不能追踪幼儿的观察记录,透过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搭建“做一做”“猜一猜”“想一想”的支架,导致幼儿的记录违背客观事实;不能从幼儿角度体验“观察—发现—记录”的兴奋点和成就感,与幼儿分享喜悦,产生共鸣;不能从专业角度指导幼儿记录,尤其是针对开放程度较高的记录表,教师适当的点拨有利于引发幼儿创造性的记录;没有引导幼儿探究记录表之间的联系,使得幼儿孤立地看待每张记录表,导致幼儿记录的经验联系不起来。
三、促进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记录的支持性策略
(一)提供载体——记录表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水平
记录表是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反映幼儿认知能力和获取科学探究经验的有效载体。记录表的结构和美观程度会影响幼儿的记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指南》强调:“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由此可见,记录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录表的直观、美观、规范、清晰等特点,会影响幼儿的记录行为。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记录表,幼儿做出了相应记录,但是记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存在差异。为了激发幼儿的记录意识和动机,让记录呈现探究过程和结果,教师提供的记录表应该符合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从支持幼儿的角度出发,提供的记录表应符号易懂、设计简明,使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无意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记忆表象转化为想象表象,达到幼儿“最近发展区”,甚至达到“潜在发展区”。
(二)激发兴趣——促进幼儿主动、连续地记录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4~5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转移,当对活动材料和探究过程失去兴趣的时候,会出现记录坚持性差、记录凭感觉、记录错误的情况。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和动机是引导、支持幼儿记录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吸引幼儿的“眼睛”,点燃“我要去”的欲望;其次,教师要丰富能够物化活动目标的材料,抓住幼儿的“双手”,激发“我要玩”的行动;再次,教师要提供承载幼儿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表,撬动幼儿的“大脑”,产生“我要记”的动机;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交流记录中的结果,张开幼儿的“嘴巴”,增强“我要说”的意识。环境是幼儿记录的背景,材料是幼儿记录的介质,记录表是幼儿记录的载体,交流分享是幼儿记录的目的,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出发点,是促进幼儿主动连续记录的驱动力。
(三)立足幼儿——教师参与幼儿记录
师幼互动中,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倾听、观察和理解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倾听幼儿关于记录的问题、原因、过程、结果等的描述,站在幼儿角度与幼儿共同分享记录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运用指导语调动幼儿记录的主动性;要主动观察幼儿记录中的探究过程、探究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站在幼儿立场与幼儿共同交流记录的过程和经验,搭建支架培养幼儿记录的实证性;要理解幼儿记录中的“错误”、“偏差”、迷思概念,回归幼儿本位与幼儿共同探讨记录的问题和矛盾,修正幼儿记录的科学性。因此,从幼儿立场出发,教师倾听、观察、理解是支持记录的策略,师幼共同分享、交流、探讨是科学记录的方法,记录主动、如实、科学是科学记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