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画画要有感而发避免概念化
2020-05-28杨登高
◎杨登高
大家好,我是崇艺阁美育的杨老师,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孩子画画要有感而发避免概念化。我们上一期讲到画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语言是用来表达心的,我们常说一个人言不由衷,让人不可信。画画也一样,真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感而发才能打动人,相反如果只追求表面的效果,画的东西言不由衷,不可信是不能打动人的。一个妈妈给我们看了孩子的作品,画得很漂亮,孩子来到画室后,兴致盎然地又画了一幅,画面的构图、内容、用色和之前的作品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一个问题,孩子是在凭记忆去画一幅画,这幅画的所有细节都是符号,孩子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形成比较刻板的深刻的印象,所以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凭记忆还原这幅画,而不是利用想象力创造力去完成一幅作品。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化。
大家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我还可以给大家举更多例子,比如有些少儿美术机构的教学,简笔画痕迹相当严重,家长或者老师按照简笔画那一套给孩子示范着如何画一只兔子,如何画一头牛等等,然后让孩子记住如何画,在孩子脑子里形成一个比较刻板僵化的符号,孩子画画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模仿复制。画锯齿形的草,在画面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画的半个太阳,画正方形墙面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并且还要加个烟囱冒几缕青烟,以及一模一样的苹果树等等。这正好满足一些家长的期待,因为这样处理画面效果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但是这样画不是孩子观察感受以后的结果,如果家长或老师没有引导孩子怎样去观察,而是直接地给孩子示范一个东西怎样画,这样我们剥夺了孩子观察的过程、分析的过程、感受的过程,示范也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去示范的,画的方法是成年人的方法,孩子们模仿大人 完成的作品,没有自己 独到的 角度和见解,是亦步亦趋的结果,不是有感而发。作为老师可以示范,但是老师的示范应该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限制作用,这个我们可以在以后再做讨论。
现在许多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不教孩子画简笔画,但是教的内容,不是孩子们曾经有所感受的东西,比如说,南方的小朋友画北方的草原题材,北方的小朋友画 江南水乡,老师给孩子们示范如何去创作,其实孩子们是没有感受的,我们教学最好就地取材,孩子们才会有所感触地去创作。这也是我们强调的有感而发。还有我们要表现的主题,最好是孩子们关心的感兴趣的主题,比如说,男孩儿喜欢怪兽奥特曼恐龙之类的动画形象,还有坦克飞机等等类型的题材,女孩儿喜欢公主、城堡、花花草草等等类型。我们在满足孩子们兴趣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路。虽然他们画得不一定漂亮,甚至画得有些脏有些乱,但是这是他们 激情澎湃的表现,他们的 表达欲望非常强,一边画一边嘴巴念叨着描述自己到底画的是什么?孩子们画的过程非常专注投入,可以说是状态极佳。这些要比作品表面效果重要得多,孩子画完画我们最好听听孩子们的描述,不要劈头盖脸的批评或妄加评论。
孩子们画画,观察了,感受了,分析了,画面是鲜活生动的 有情感的 是有感而发的。这样孩子虽然画同样一个主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表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每个时间每 个地方的状态不一样,感受不一样,理解不一样。即使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同一课堂,不同孩子的作品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之间有差别,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
相反,如果一旦形成概念化,就约束了孩子观察能力的发展,思维变得僵化,也就无法举一反三。这也就是虽然同样年龄 受到不同的少儿美术教育,最后他们差别非常大的原因。启蒙教育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智慧。尤其少儿美术教育,他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美术培训。我们不应该强调 画面效果如何,而更应该强调孩子在 绘画体验过程中,感受如何?得到了哪些启发,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等等有没有得到培养。他们有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画画要有感而发避免概念化。
《破冰之旅》 岳书玮 285cm×4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