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意义与概念化

2022-11-28

关键词:概念化图式语言学

文 旭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一、引 言

语言和意义是可以相互定义的术语,意义不但是语言存在的先决条件,而且语言必须传递和编码意义[1]。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意义与概念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作为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社会、文化、心理、生物、生态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既依赖于概念化,同时又反映了概念化,而概念化又是以我们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因此,语言结构、概念化与身体经验是紧密相关的。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因此,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并明确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和想象维度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概念化研究。 但概念化究竟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或属性? 概念化研究涉及什么内容? 等等。 认知语言学并没有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阐释并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对概念化以及认知语言学的意义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二、语言表征与概念表征

人类的知识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贮存在大脑中,这就是知识的表征问题。 这一问题以及理解大脑活动如何产生心理经验,这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表征系统,即存储形象信息的表象系统和存储言语信息的语义系统。 相对而言,语义系统是现代认知科学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有关人脑中语义表征的主要形式有两种重要观点:一是概念表征,一是命题表征。 前者认为,人的知识是以有组织的概念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的基本单位不是概念,而是事实,即两个或多个概念的结合,这就是命题。 其实,概念、命题、图式等都是人们头脑中记录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 尤其是概念,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再现的对象。 那么,语言表征(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与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把这个问题简称为“关系问题”(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是它仍然是当今认知科学中最迷人、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我们能言说,能理解别人的话语,故必然有内在的语言知识表征,这种表征使我们能执行这样的言语行为。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获得、储存和传达各种信息,可以用语言进行规划、推理、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然有内在的有关世界的知识表征,即概念知识表征,这里的世界包括物理世界(即外在现实)、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 要理解语言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得回答两个基本问题:(1)语言表征如何揭示或限制概念表征?(2)概念表征是如何映射到语言表征的?就目前的语言学研究来看,第一个问题研究得相对较多,第二个问题相对较少。

此外,有关语言表征和概念表征的性质和形式以及概念知识的组织,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概念”是什么? 它们看起来像什么样子? 它们如何彼此联系的? 它们在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上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诸如此类问题,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有关概念表征的形式就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基于命题的理论,基于意象的理论,基于语言的概念化观[2][3][4],经典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络模型,形式语义学中的各种逻辑形式(如话语表征理论),等等。

同样,关于概念化的观点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概念化的性质和结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很多观点也是模糊不清,很难发展出一个坚实的模型。此外,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些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这些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毫无疑问,这是研究人类概念化中内在的困难所致。 Nuyts 认为,概念化位于人类心智黑箱问题(the black-box problem of the human mind)的中心:概念化从来不会出现在人类行为的表面,只能间接出现或编码在各种人类行为(包括言语行为)系统的组织原则中[5]。 因此,研究概念化的唯一方法就是研究不同类型的行为,以及区分这些行为的不同特征。 例如,就言语行为而言,就是研究负责产生和理解话语的认知系统,其中包括认知过程、认知规律、认知机制等。

概念化究竟如何界定,目前还没有非常明晰的答案。Langacker 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而不是概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概念化的动态性[6][7](P30)[8]。他认为,概念化从广义上理解指的是心理经历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1)已有或新奇的概念;(2)“智力”概念和感觉、运动、情感经历;(3)对物质、语言、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理解;(4)随加工时间展开和发展的、非即时性的概念等。

相比而言,Sharifian 的界定比较空泛,他认为概念化是包括图式化、范畴化等的基本认知过程[9]。Evans & Green[10](P363)和 Evans[11]则具体以语言中意义的构建为核心,把概念化定义为:语言中意义的建构过程,即语言使用者是如何通过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复杂的概念整合实现语义建构的。 但在具体分析语义的构建时,Talmy[12][13][14][15][16]、Langacker、Croft &Cruse[17](P40)等又把概念化等同于识解(construal)。

Croft 和 Cruse 总结归纳并扩充了 Talmy 与Langacker 的观点,认为识解操作具体包括:注意与凸显(attention/salience),如选择(selection)、辖域(scope/dominion)、等级调整(scalar adjustment)、动态(dynamic);判断与比较(judgement/comparison),如范畴化(categorization)、隐喻(metaphor)、图形/背景(figure/ground);视角(perspective/situatedness),如视点(viewpoint)、指示(deixis)、主观性与客观性(subjectivity/objectivity);组成与完型(constitution/gestalt),如结构图式化(structural schematization)、力动态(force dynamics)、关系性(relationality)[17](P46)。

综上所述,就其外延而言,概念化的界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概念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行为系统的概念表征,包括语言行为;而狭义的概念化重点聚焦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概念系统。 无论是广义的概念化还是狭义的概念化,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概念化是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活动。

认知语言学期望通过对语言概念化(linguistic conceptualization)的探索,“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18](P8),在语言结构与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之间以及语言与人类心智/大脑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揭示一般的概念化(认知)过程,并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人类认知的奥秘。 而对语言一般原则的认知描写和解释必须要与有关心智/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 换言之,对语言概念化的描写和解释要与一般的概念化过程一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立足点是狭义的概念化,指导原则和终极目标是广义的概念化。

三、概念化的性质

概念化具有以下特征:非孤立性(noninsularity)、动态性(dynamicity)、交互性(interactivity)、意象性(imagisticity)、想象性(imaginativeness)、主观性(subjectivity)、具身性(embodiment)。

(一)概念化的非孤立性

概念化的非孤立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方面,概念化连接了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世界。客观主义语义观认为语义存在于物理世界中,如指称论把语义等同于语言表达式的所指对象,真值条件论把语义等同于语句的真值条件,行为主义意义论把语义看作语言刺激产生的行为等[19]。 观念论/意象论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其所表征的观念或意象,而激进的交互语义观主张语义产生于使用或交际。 本质上,观念论和激进的交互语义观都认同语义存在于心理世界。 语义组合观认为,语义是语义基元通过特定规则组合的结果, 存在于语言世界。但是,上述这些语义观或存在悖论、或无法解释特定问题、或缺乏心理现实性。

认知语言学主张,意义就是概念化,语义结构即是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是概念化主体对物理世界认知的基础和结果,即概念化的基础和结果。 概念结构存在于心理世界,概念化在心理世界中进行,他们通过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词素、词、语法范畴和形态句法等投射到语言世界。

简言之,概念化不能脱离概念化对象,更不能脱离概念化主体而独立存在,就语言概念化而言,它还不能脱离概念化的载体——语言。 因此,从这个层面讲,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语义观消解了上述问题。

另一方面,概念化不是概念化主体对概念化对象本身的简单心理过程,而是在身体体验、社会交际、社会文化环境等各层次语境下,涉及不同认知官能的复杂认知过程。 就语言概念化而言,它不仅仅关涉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概念系统,整个人类行为的概念系统都参与其中,即语言概念化不是独立于一般概念化过程的独立模块。 从这一层面讲,概念化的非孤立性体现了概念语义观的非模块论(nonmodularity)思想,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承诺。

(二)概念化的动态性

概念化的动态性不仅表现为“它随加工时间展开, 还因为其展开过程是心理经历的重要方面”[7](P32)。 Langacker 认为,无论是简单概念还是复杂概念的概念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语言概念化即语义的构建也是沿时间维度展开的,具体体现为语义是通过逐步激活,从而可及[7](P31-32)。

简单的例子,如词语在具体使用中意义的确定,需要借助语境激活目标域,使目标意义可及。例如:

(1)系统显示查询菜单。

这里的“菜单”就是一个简单的词语。 句首“系统”激活的是“计算机”这个认知域,为句尾“菜单”的解读提供心理通道,使目标义“计算机上显示的选择单”而非“餐馆或食堂中供顾客选择菜肴的单子”可及。

复杂的例子,如复句语义的加工,需要逐个对小句的语义进行加工,最终构建出完整的句义。 例如:

(2)因为性子静的人不容易感到烦躁,所以努力学习对他们来说也就没有这么痛苦了。(来源: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下同)

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由于人自身的视觉、记忆等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因果复句的前段和后段不可能同时激活,其加工只能按照线性顺序由前段小句至后段小句,最终构建出整个复句的因果关系义。概念化随加工时间的展开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在线过程,这已经得到语言加工实验(如行为实验、心理实验、神经实验等)的证实。

概念化的展开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经历,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心理扫描上。 例如:

(3)古老的长城依着山势蜿蜒伸展。

这句话描写的是静态的情景,但激活的是动态的概念化,编码的是概念化主体沿长城延伸方向的视点的由近及远的动态心理扫描。

概念化的这种动态性质可以解释语义的细微差别。 例如,“蜿蜒的小路直达山顶”与“蜿蜒的小路直达山脚”描写的是相同的情景,但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经历:前者是由山脚到山顶的扫描,后者是由山顶到山脚的扫描,因此编码的语义也略有不同。

(三)概念化的交互性

概念化的交互性强调概念化是以概念化主体之间、概念化主体与对象、概念化主体与载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础。 概念化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语言中表现为,语义是在特定语境下的社会互动中通过动态的交互协商过程构建的。 换言之,语言概念化总是发生在特定语境下的社会互动中,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基于物理、语言、社会、文化等语境通过“协商”实现意义/信息的交换,达成成功交际的目的。 这也是交互语义观主张语义源于交互过程的根本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语义虽然源于交互过程,但并不完全存在于交互过程中。

概念化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概念化对象是概念化的基础,而概念化主体对客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概念化主体或同一概念化主体在不同认知语境中对相同的客体会产生范畴化、识解等认知的差异。 例如,作为概念化对象的“香蕉”,不同的概念化主体都会将之归为水果范畴,但是有些会把它归为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而有些则不然。

概念化主体与客体的这种互动关系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如不同的概念化主体会选择不同的始源域去比喻同一个对象(目标域),或者使用不同的主语、话题、语气、时态等编码同一个事件。 概念化主体与载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语言影响概念化,因此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概念化。 正因如此,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例如,Casasanto 认为,语言中不同的隐喻表达反映了不同的空间概念化,而且隐喻表达可以创造新的认知抽象概念的方式[20]。 这种互动关系也是“Sapir-Whorf 假说”关注的焦点。

(四)概念化的意象性

概念化的意象性是相对于命题性而言的,后者主张概念系统由概念基元(conceptual primitive)及其组合原则构成,因此概念化是基于概念基元及其组合原则的,如ENTER 事件的概念化可以表征为:[Event GO ([ThingX],[PathTO ([PlaceIN ([Thing-Z])])])][21]。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化具有意象性,以意象为基础,而“意象”指的是包括感觉和知觉经验在内的具身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的心理表征[10](P177)。 例如,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的典型理论主张,范畴化不是基于一系列充分必要特征而是基于典型成员和家族相似性,而典型成员就是一种心理意象。 意象的图式化,即意象图式[17](P44)最能体现概念化的意象性,也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

意象图式源于具身体验,是概念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复杂、抽象事物概念化的基础。 我们仍以ENTER 事件为例,概念化主体根据具身体验,抽象出“容器”图式和“起点-路径-目标”意象图式,而这两种意象图式又可以为其他事物的概念化提供认知参照。 例如:

(4)在教育上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莫如开阔他们的眼界。

(5)驶向爱情的目的地。 (BCC 汉语语料库)

这两个例子分别以“容器”图式和“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为概念化的基础。 例(4)以孩子概念化为容器,填鸭式地教育孩子就如同给孩子这样的容器灌输知识。 例(5)是概念隐喻“爱情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爱情就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是基于“起点-路径-目标”图式的。 旅行有目的地,爱情同样也有目的地。

(五)概念化的想象性

概念化具有想象性,因为人对世界的认知不是现实的直接映像或表征。 一方面,概念化对象不仅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还包括虚拟世界中的事物,如“龙”“独角兽”“腾云驾雾”等。 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无法根据具身体验进行概念化,需要借助心理空间构建(mental space construction)、隐喻、转喻、概念整合等认知手段。

以“龙”的概念化为例,概念化主体首先构建“鹿”“驼”“兔”“蛇”“鱼”“鹰”“虎”“牛”等与概念相关的心理空间,这些心理空间的构建直接源自具身体验,然后对不同心理空间的概念成分如鹿的角、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鱼的鳞、鹰的爪、虎的掌、牛的耳等进行概念整合,从而实现对虚拟世界中“龙”的概念化。

另一方面,不仅虚拟世界中事物的概念化具有想象性,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概念化同样需要借助想象。 现实世界中很多事物是无法直接通过具身体验认知的,它们的概念化同样涉及心理空间的构建、隐喻、转喻、概念整合等。 例如,人生、爱情、思想、情感(如愤怒、高兴)等抽象事物的概念化都需要借助隐喻[22][23][24]。

(六)概念化的主观性

概念化是概念化主体的能动性认知,因此具有主观性。 概念化的主观性最直接的体现,是不同的概念化主体或同一概念化主体在不同认知语境中对相同的对象可能产生不同的概念化。 前者如对于“高兴”的概念化,汉语母语者借助概念隐喻“HAPPINESS IS FLOWERS IN THE HEART”,而英语母语者则借助概念隐喻“HAPPY IS BEING OFF THE GROUND”[25][26];后者如对于同一静态情景——山与楼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化会受概念化主体所处视点的影响,即如果概念化主体与小楼同处于山的一侧,概念化结果通常是“那幢楼的前面有一座小山”,而如果他与小楼分别处于山的两侧,则其概念化结果更可能是“小山的后面有一幢楼”。

(七)概念化的具身性

概念化具有具身性。 一方面因为概念系统植根于知觉运动系统,它在利用知觉运动系统的同时又反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概念是通过身体经验,尤其是知觉运动体验而得到的,对它的理解也只能通过基于身体经验的概念来实现[27]。 也就是说,“人类概念系统的核心以人类的感知、身体运动和经验为基础”[18](P11),即人类通过感知、身体运动和经验形成某个范畴的典型、基本层次范畴、意象和意象图式等,而其他概念的概念化则基于这些典型、基本层次范畴、意象和意象图式等。

例如,人们根据自身的运动及其对运动事件的经验,概括出运动事件涉及运动物体从起点沿某个路径到达某个目的地,形成“起点-路径-目标”意象图式,而该意象图式可以为“学习”“爱情”“人生”等的概念化提供认知理据。 例如,概念隐喻“学习是旅行”(LEARNING IS A JOURNEY)、“爱情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人生是旅行”(LIFE IS A JOURNEY)。

四、概念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意义即概念化”是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研究的重要原则,而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语义问题,所以概念化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从认知语义学对范畴化、意象图式、识解、隐喻、转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的研究,到认知语法对构式、生成语法中所谓的转换现象(如主动被动转换、论元交替)等的探讨,都与概念化密切相关。

总体而言,概念化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和社会认知两个维度展开。 概念化认知心理维度的研究主要关注心理经历和构成心理经历的加工活动,对心理经历的研究即Langacker 所说的现象学视角,而对加工活动的研究即他所说的加工视角[7](P31)。Langacker 认为,心理经历更易于通过语言证据考察,因此也是认知语义研究的焦点。 换言之,以往认知语言学对范畴化、意象图式、识解、隐喻、转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的探讨,对构式表征的分析和转换、论元交替等语法现象的解释,本质上关注的是心理经历,侧重概念化现象学视角的研究。 概念化加工视角的研究以现象学视角的研究为基础,主要借助心理语言学实验、临床研究、神经成像、计算机模拟等从功能、神经等不同层面开展[7](P31)。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所谓“量化转向”(quantitative turn)[28][29],概念化加工视角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认知语言学的重视。 例如,Gijssels & Casasanto 通过心理语言学实验分析了时间的概念化,具体探讨了它与时间隐喻表达的关系,发现时间的概念化可能会准确地投射到时间隐喻表达中,甚至可以由之决定;也可能不会投射到时间隐喻表达中,甚至与之相矛盾[30]。 Coulson & Patten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了对隐喻的理解,发现对隐喻的理解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但其理解机制与非隐喻语言是相同的,证实了基于隐喻的概念化涉及概念的整合[31]。

Citron,Güsten,Michaelis & Goldberg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也研究了隐喻加工,发现隐喻会激活情绪加工的脑区,即隐喻性与情绪显著性相关[32]。 他们的实验表明(隐喻)语言概念化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的,支持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的承诺”。 概念化加工视角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构成心理经历的加工活动的本质,还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假设提供趋同证据,对认知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概念化社会认知维度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认知语言学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概念化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变异性,特别是其兴起之初对不同社会文化中颜色概念化的研究,这也是范畴化典型理论提出的重要依据。但是,概念化社会认知维度的研究并不是认知语言学的焦点。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33],诞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34][35][36][37]和社会认知语言学(social cognitive linguistics)[38][39],它们正日益受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关注。

认知语言学从社会认知维度考察概念化关注最多的是隐喻[40][41][42][43]和转喻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以为例,他认为隐喻由始源域、目标域、经验基础、与始源域和目标域对应的神经结构、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隐喻表达、映射、蕴含、整合、非语言实现和文化模型11 个方面构成,任何一方面成分的不同都会引起隐喻的变异[44]。 隐喻变异性的根源是经验、认知偏好和认知风格等的不同。

Zhang 以“人类”范畴涉及的转喻为例,分析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转喻的变异性。 她发现,“人类”范畴所涉及的转喻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有3 类变体:以一般意义上的“人类”范畴为本体的转喻型式变异、以特定群体的人为本体的转喻型式变异、特定转喻型式中喻体的变异。 她通过模范的特显性、服饰制度、社会模式等与文化相关的因素阐释转喻变异的原因[45]。 隐喻、转喻的普遍性和变异性的研究为揭示概念化的普遍性和变异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展 望

概念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其一般性质和具体属性是什么? 如何研究它? 又如何描写它?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7](P31)。 认知语言学尝试从语言中寻求答案,期望从范畴化、意象图式、识解、隐喻、转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等方面研究概念化,并通过对身体经验、概念系统和语义结构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其本质。 但是,以往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大多从认知心理维度探讨心理经历,特别偏重概念化研究的现象学视角,而未对构成心理过程的加工活动和概念化的普遍性与变异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发生了两个重要转向:量化转向和社会转向。 这两种转向不仅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为概念化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因此,在这两种转向的背景下,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有两个重要的趋势:第一,概念化研究的加工视角。 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发展,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将会更加关注构成心理过程的加工活动。 第二,概念化研究的社会认知维度。 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无疑会促使认知语言学研究更加关注概念化跨文化的普遍性与变异性。

猜你喜欢

概念化图式语言学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概念化对俄汉成语互译的影响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