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小学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2020-05-27谢木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实效性

谢木深

摘  要:德育教学有着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社会能力与思维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针对其处于思想与习惯养成的重要年龄阶段的特点,决定着小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品德修养。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特定情景与环境中更好地感知思想与情怀,引导学生自发感悟,更加自然地获得学习与生活中积极正向元素。本文探讨了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从而提高小学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关注此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德育课;实效性

引言:

德育课程在2001年的小学课程改革中成为了小学教学中重要内容,小学德育课程在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在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将政治化转向生活化,关注德育课程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其次在生本理念之下,小学德育课程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向以人为本的学生中心转变。最后则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就表现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体验式的教学的转变,在更多的互动、实践与自我感知中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

一、小学德育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与经历,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对于心理认知与价值体系还未形成的小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使其在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想象中,形成认知的完善与心理的成长。具体的德育课程中,对学生的德育过程就是要将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渗透给学生。传统的德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式的,学生的理解的难度大,接受的兴趣和意愿却很低。所以要通过体验式的教学,赋予德育课程更多生活化、个性化的属性,在实践中自然领悟德育课程的知识内容。体验式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通过创新性的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小学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有效生活情景,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最好呈现方式之一,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想要做到生活元素的有效渗透,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认知,强化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在生活情景的情感烘托中更好地体验知识的情感内核。例如学习“尊老爱幼”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有效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内容。“街上看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是近些年网络热议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列举类似热点问题。同时结合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学生在角色的演绎中,可以更好地感知“扶”与“不扶”的纠结之处,这样也赋予了德育课程丰富的趣味元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属性,营造优质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学生在主动的表达过程中,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1]。

(二)丰富德育实践的内容,关注与时代特质的链接

王阳明曾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德育教学必然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检验与吸收,实现知识学习的有效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可以简单通过分享时事、观看新闻的形式展开,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同时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实际的习惯,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获取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化与生活化的融合,要针对国家时政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国家大政方针对于生活的改变到底体现在何处。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带一路”带给西部以及沿线国家的变化。引导学生搜集“一带一路”发展中影响个体命运的感动故事,并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民族自信,了解世界变化。除此之外,初中政治教育还应有效联合社区和家庭,实现教育合力,进行有效的社区实践活动,在扶贫、助老、环保等丰富形式的公益体验中感知德育知识,以亲身践行涵养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奉献精神。

(三)深挖教材内容,注重教材内容的生成性

注重德育课程教材的生成性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内容,具体来看就是教科书不再作为简单供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文本,而是要通过教材内容体现出学生的对知识独立感悟和学习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学生对于学习的全新体验。教科书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结构,而只有实现静态知识在生活中映射,才能让学生真正拥有它。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在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中,还要严格遵守教材內容的逻辑,并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也要跳出教材的局限,评价的标准要从对于静态知识的掌握转变成对知识的动态使用。例如在学习关于“坚持”“百折不挠”等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或者经历的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这些精神的看法和理解,而教师则是基于这些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与分享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动态体验,同时在创新的学习评价中拥有获得感,提高学习兴趣[2]。

结束语:

德育教学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方面有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小学的德育教学要明确自身责任,切实落实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转变,明确学生主体,丰富实践形式与内容,在体验式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教学内容,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超.内化于心  转化于行——活动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德育中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7.

[2]林兰兰.在体验中感悟  在实践中成长——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德育活动中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53-54.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