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道”一词的词义研究

2020-05-27王烃鉴

成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词义形容词规律

王烃鉴

摘 要:现如今对“地道”一词的研究,多为“地道”和“道地”的对比研究,还没有专门对“地道”一词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通过对“地道”一词词义的梳理,从词义引申、构词法、隐喻这三个方面,研究其从名词词义向形容词词义引申的原因,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全面的去认识和理解这个词。

关键词:“地道”;词义;名詞;形容词;词义引申

现如今,不管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我们都经常会使用“地道”一词。“地道”可作名词和形容词使用,其作形容词时,含义与“道地”基本相同,都有“实在、纯粹、真实”之意。因此现可查阅到的文献,多作“地道”和“道地”的对比研究,无“地道”一词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地道”一词词义,试图探讨“地道”从名词词义向形容词词义引申的原因。

1 “地道”的词义及例证

从字典辞书和历史典籍中检索可知,“地道”一词有两种词性:名词和形容词。在作名词使用时,“地道”有以下释义:

1.1 大地的规律

这一释义可以说是“地道”最原始的一种解释,最早可追溯到西周,例:

(1)《易传》《系辞下》说:“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2)《礼记·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但这一释义现在基本上只有引用易经思想时才会用到,作这一释义时,常与“天道”、“人道”等连用,相当于一个专有名词,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很低。

1.2 地下通道

这是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释义,南朝宋人范晔所撰的《后汉书》中第一次出现“地道”作“地下通道”讲的用法,同时期的文献也有例证。这一释义自出现后,便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一释义可见于以下例证:

(1)《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或为地道,冲輣橦城”。

(2)《三国志·魏志·魏武帝纪》:“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

近代以后,“地道战”的产生,让人们更熟知“地道”一词,“地道”一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上都有广泛使用。如:

(1)胡山源《嘉定义民别传》:“他们放大炮,掘地道,用尽了各种勇猛的方法,一时却攻不进去。”

(2)李若冰《在大风浪中》:“那冀中平原的地道和朝鲜战场上的坑道住室,又锤炼出多少英雄好汉!”

以上为“地道”作名词使用时的释义及例证,作第二种释义时,“地道”被使用的频率更高,且沿用时间最长。

“地道”除作名词使用外,还可作形容词使用,主要为以下两种释义:

1、技能、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够标准。

(1)《金瓶梅》:“生药行止有冰片,是南海波斯国地道出的,那讨冰灰来?”

(2)朱晓平《桑树坪记事》:“可以说,金斗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个地道的农民。”

2、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

(1)毕方等《千重浪》第十一章一:“瞅郭书记那人不咋地道。”

“地道”作形容词时,可以和“道地”替换着使用,即“道地”为“地道”的近义词。如:

(2)万国智《这里, 一片热土》:“热情的笑声、说话过多的舌前音,道地的闽南人特征。”

清代以前,“道地”的使用频率及范围都要高于“地道”,但近代以来,“地道”的感知度提升,使用频率整体上又超过了“道地”。从历史层次上看,“道地”出现时间要早于“地道”,且“道地”刚开始可能是个南方方言词,元明时期进人通语;“地道”较多用于北方,近代以来取代“道地”成为主导词,“道地”则沦为书面语词和方言词。

2 “地道”形容词词义的来源

2.1 名词词义引申而来

“地道”的名词和形容词释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地道”作“地下通道”的用法,是因为构词法而产生的,“道”可作“通道”义,因此“地道”可直接拆分解释为“地下通道”。但“地下通道”和“质量够标准”两个释义似乎怎么也扯不到一起去。

词义的引申,都是以词的本义为基础的。因此要研究“地道”的形容词词义,可从先从其本义入手。前文已提到了“地道”本义,即大地的规律。对这一词义的理解,需要从我国古代对大地规律的认识,即“地道思想”开始说起。远古时期,我国先贤便认知到:宇宙乾坤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非乱而无序。最初,人文始祖伏羲,便上观天文星象、下察地理规律,发现了阴阳属性是世间之万事都具有的,并“画制八卦,以为日用”。而后周人提出了“荷天衢、法地理”的思想,也就是意识到天道、地道、人道可融会贯通,人们可以学习天道、地道的思想,法天正己,建功立业。慢慢地,所谓“地道思想”,就是号召人们学习天地自然之道理,积极造福人类、育化天地的思想。由此说来,做造福人类的事,便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也是人做事的一种标准,便是“地道”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地道”的形容词词义和其本义之间是有关联的,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不是无端产生的。

2.2 复合词构词法

现代汉语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句法结构关系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等,绝大部分复合词也是按照这几类结构关系组成的。而“地道”属于什么结构关系呢?这需要先将“地道”拆分出来,先单独看“地”和“道”的意思。

首先分别看一下“地”和“道”的相关词义。

和“地道”有关系的“地”的词义大概有这几个:

(1)地球表面的土壤。

(2)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3)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道”的相关词义有:

(1)指法则、规律。

(2)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从“地道”作形容词的例证可知,这一用法产生时间略晚。“地道”作“技能、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够标准”“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这两个意义讲时,“道”选取的都是“法则、规则、规律”这一词义。而“地”有“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这一意义,思想、行为的活动领域,也包括为人处世、工作等。由此可见,“地道”的形容词词义,是由“思想或行为的某种活动领域的法则、规则、规律”这一意义延伸总结而来的。因此,作为形容词讲的“地道”,其词义是由复合词构词方式作用而来的,而“地道”属于偏正式结构。

2.3 “地道”一词词义的隐喻性

“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和经验来解释和经历另一件事和经验。”词义的引申不是任意的,必须接受客观因素的调节。“地道”从名词引申为形容词,其中也有隐喻机制的作用。“地道”作名词和形容词时,“道”的词义几乎没变,都是表示“法则、规律、标准”,而影响词义变化的便是“地”了。“地”有大地、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位置、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等解释,因此从名词引申为形容词,是因为选取了“地”[+人的社会位置][+思想和行动的领域]这两个语义特征。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隐喻认知,才会逐渐引申为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新意义,并为人所理解。

以上对“地道”的词义进行了归类,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可供大家参考和规范“地道”一词的使用。此外,也对“地道”是如何从名词延伸为形容词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以供参考,还有待继续考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一版)[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3] 杨小平.《后汉书》语言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1.

[4] 余喜华.地道和道地[N].台州日报,2007年9月1日第004版.

[5] 国学大师[EB/OL].http://www.guoxuedashi.com/hydcd/104645h.html.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83.

[7] 现代汉语语料库.[EB/OL].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index.aspx.

[8] 王浩垒.《地道·道地》[J].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民族和谐语言研究和应用中心,201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词义形容词规律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大少不同
形容词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