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华盛顿协议》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20-05-27李雅善崔可栩曹建宏王艳君徐成东崔长伟李洋杨俊梅南立军王振吉

高教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李雅善 崔可栩 曹建宏 王艳君 徐成东 崔长伟 李洋 杨俊梅 南立军 王振吉

摘  要:文章以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在总结专业近10年的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以《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要求为参照,提炼了实践技能培养的5种能力,梳理了实践教学的课程和内容体系,明确了不同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层次分级和面向对象,并就实践教学保障和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从而构建出了面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特色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华盛顿协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5-0084-05

Abstract: With the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specialty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specialty in recent ten years was summarized. By referr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s as posed in The Washington Accord, this paper sums up five kinds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sorts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s and contents of the system, thus clarify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objec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guarantee system and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optimi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specialty was constructed.

Keywords: The Washington Accord;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reform

《华盛顿协议》(The Washington Accord,WA)是1989年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六国发起的一项本科层次工程教育专业互认的多边协定,旨在建立多边认可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是世界上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1-2]。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国,这也意味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得到国际高等工程驾驭认证体系的认可,但是这也仅仅只是达到国际认证质量的门槛,与该协议的本质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3]。《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共分為12项,归纳为5种能力,该协议强调是否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1,4],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离不开实践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5-6]。而当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观念落后、师资队伍薄弱、实践基地不足、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7-8]。

为了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匹配的问题,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参照《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多年来改革与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为解决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提高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国际工程认证标准、国家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本科专业质量标准、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人才需求、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为参照,结合《华盛顿协议》国际实质等效要求设立的能力标准,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培养葡萄与葡萄酒行业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构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始终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在充分把握和领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的12个标准素质要求下研制的,并将标准素质要求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做了提炼总结,参考张学元等[9]的概述方式,形成了5大实践能力要素,即:学习、应用能力,调研、发现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合作、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基于此5大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构建了5大支撑体系,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监管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本文所构建的教学实践体系是在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资源,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立体多元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在实践教学资源保障的基础上,依靠严谨的实践教学监管体系,确保教学过程沿着预期目标发展,保证毕业生实践能力水平达到预设的实践能力要求。最后,通过多主体、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验证教学过程的目标达成度,为后续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总体来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五种能力、五大体系”,是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优化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总结以前实践教学得失的基础上,面向行业需求变革,以突出专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整合校内外各方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重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有机融入在了《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版)》中,限于篇幅,该人才培养方法在此就不具体详述。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个部分,共计160学分。除了实践教育平台外,其他三个教育平台均有实训环节,这些实践实训学分总计62学分,占总学分的38.75%,与以前的版本相比提高了实践实训环节的占比。从课程组成来看,主要包含了实验课程、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创业训练等,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实践实训内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于学生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提供了科学的遵循。

三、完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实践课程体系制定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调动校内校外各方资源,形成了内容多元、面向合理、分层递进、内外交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其总体涵盖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即课程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模块,每个实践教学模块下又包括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单元,共计14个实踐内容单元,具体见图2。实际上,图2体现的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学生第二课堂中涉及的实践部分总和,例如在图2中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创业训练、专业技能拓展、兴趣小组实训、社会实践全部或部分属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这里对第二课堂涉及的实践训练作简要介绍。在创新训练中,学生既可以结合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发布的创新实验项目申请,也可以结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进行创新项目申报,当然,学生也可以自主选题,由导师指导进行创新实验实践。科研训练主要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科研经验。创业训练中学生可以结合楚雄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等赛事进行创业训练,提升创业能力。专业技能拓展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技能的学生,去获得行业资格认证,如国际知名的WSET品酒师资格证书、国家三级品酒师资格证书、国家三级酿酒师资格证书等,此外,也鼓励学生参加行业技能比赛和学科竞赛。兴趣小组主要包括专业学生组织的酿酒小组、品酒小组、侍酒小组等兴趣小组,这些小组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自发进行专业知识训练,是对课堂实践教学的补充,也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举措。社会实践主要是结合学校寒暑假社会实践进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专业实际,认识社会,磨练意志。

在这些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单元中,其所处的地位和所面向的学生也不同,参考杨泽青等[10]的分层方法,将不同的实践内容单元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实践内容单元面向不同的年级学生,具体见图3。由图3可见,根据不同的实践难度,13个实践内容单元(毕业论文(校内)和毕业论文(校外)合并为一个)被分为四个不同的层级,由低层级到高层级依次为基础层次、提升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每个层级所包含的实践内容单元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开设,大致为较低层次的对应低年级的,较高层级的对应高年级学生。

四、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机制、师资队伍、资金、平台等,具体见表1。政策/机制保障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的运行颁布的规章制度,属于上层设计,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楚雄师范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领着应用型专业的转型发展,如《楚雄师范学院校级品牌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楚雄师范学院校级重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都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也获得了“楚雄师范学院高原特色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楚雄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建设专业”等项目支持。师资保障强调“双师型”队伍的配备,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双师型”师资队伍有保障,才能打造面向生产、质量过硬的学生实践技能。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双师型”教师,如从香格里拉酒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学院还注重从专业教师中选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前往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进一步夯实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资金保障是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确保实践教学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积极争取各方资金,为专业实践教学提升提供财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本专业从各级各类财政项目中争取到4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有力地支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五、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监管体系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监管体系主要由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监督管理体系组成,学校教学督导团每个学期都会不定时抽查实践教学情况,学院教学督导团每个学期均会定时或不定时循环抽查实践教学情况。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教研室也组建了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团队,由教研室主任、实验室负责人等团队成员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抽检。教学监督主要从出勤、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开展。此外,学院也从教学监控设备、学生教学记录反馈等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进行监管。

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在以前的实践中,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关注较少,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是评价主体单一和评价内容片面。评价主体往往只有教师,评价项目只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潜力及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为了提升葡萄与葡萄酒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在参考杨泽青等[10]研究的基础上,对评价主体及评价项目上进行了扩充完善,形成了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见表2。

七、结束语

本文立足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华盛顿协议》,针对其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结合我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实际,在总结楚雄师范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多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一条主线、五种能力、五大体系”为主体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具有立足实际、主题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特点,能够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具体的支撑。通过体系构建,理顺了实践教学的课程和内容体系,指出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与监管体系的重要作用,优化了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践教学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之路。该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本专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支撑高原特色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今后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在专业认證中占据先机。当然,在今后的具体转型实践中,还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双创驱动、以赛促学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提升,确保专业沿着国际化、标准化、内涵化、特色化之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25 Years Washington accord 1989-2014 [R].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Secretariat, 2014.

[2]樊一阳,易静怡.《华盛顿协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8):45-49.

[3]陈涛,邵云飞.理念与现实: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后的发展趋向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54-60.

[4]杨林,李圣文,左泽均,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GIS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12):123-126.

[5]张晓花,朱陈松,朱昌平,等.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

(11):209-213.

[6]董振宁,高莉,陈浪城,等.高水平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6):177-180.

[7]谢冰,孙成城,马云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170-171.

[8]许宜申,顾济华,陶智,等.基于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3):36-39.

[9]张学元,张道明,吕春,等.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3):76-80.

[10]杨泽清,肖艳军,刘丽冰,等.基于《华盛顿协议》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重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3):

176-180.

*基金项目:云南省本科教学教改研究项目“《华盛顿协议》视角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JG2018207);云南“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2018)

作者简介:李雅善(1987-),男,汉族,河南鲁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徐成东(1964-),男,汉族,云南姚安人,博士,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植物学。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